一提到“稀缺战略资源”,大家先想到的往往是稀土,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还握着一批更金贵的“稀宝贝”——它们的全球储量比稀土少20倍,而且没有任何替代品,...
2025-10-21 0
一提到“稀缺战略资源”,大家先想到的往往是稀土,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还握着一批更金贵的“稀宝贝”——它们的全球储量比稀土少20倍,而且没有任何替代品,是芯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这些高端产业的“命门材料”。少了它们,手机屏幕造不出来,卫星红外探测器没法工作,甚至5G基站都没法传输信号。
更关键的是,国内有7家企业,在这些“稀宝贝”的开采、提纯、加工环节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不是说它们搞垄断,而是从资源掌控、技术突破到产能供应,目前国内还没有其他企业能轻松接棒。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些比稀土还稀缺的金属到底是什么,以及这7家企业如何守住产业命脉,目的不是推荐投资,而是让大家看清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硬核底气”。
首先得弄明白,这些“比稀土稀20倍”的金属,具体是哪几种?主要有4类,每一种都对应着无法替代的高端场景。
第一种是锑(tī) 。全球锑总储量也就150万吨左右,还不到稀土储量的5%,而中国的锑储量占了全球60%以上。别觉得它冷门,芯片制造里的“锑掺杂工艺”得靠它提升导电性能,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阻燃剂离不开它,就连光伏板的镀膜材料也得用锑。更关键的是,目前没有任何金属能替代锑——换成其他材料,要么芯片性能暴跌,要么电池阻燃效果不达标,成本还得翻好几倍。
第二种是锗(zhě) 。全球锗储量才8600吨,中国占41%,而且锗的提纯难度极大,必须达到99.999%的纯度才能用在高端领域。比如卫星通信的信号放大器、军用红外夜视仪的核心部件、光纤传输的关键材料,都得靠高纯度锗。没有锗,5G基站的信号会衰减一半以上,红外探测器根本没法捕捉夜间目标,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卡脖子”环节。
第三种是铟(yīn) 。全球铟储量仅5万吨,中国占30%,它最核心的用途是制造“铟锡氧化物(ITO)”——手机、电脑的液晶屏幕,光伏薄膜的导电层,全靠ITO。现在每块智能手机屏幕,都得消耗10毫克左右的铟,看着量少,但全球每年铟产量才700吨,早就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短期内没有替代方案。
第四种是镓(jiā) 。全球镓储量约23万吨,中国占80%以上,更特殊的是,镓不是单独开采的,大多是铝矿的“伴生矿”,提取技术复杂、成本高。它是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新能源汽车的功率芯片、5G基站的射频芯片,用镓做的氮化镓(GaN)芯片,比传统硅芯片耐高温、能耗低,未来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根本离不开镓。
这4种金属的稀缺性,不是炒概念炒出来的——要么资源总量少到可怜,要么提取技术壁垒极高,要么没有任何替代材料,而且全都是高端产业链的“刚需材料”。中国能在这些领域占据储量优势,只是第一步,要真正守住产业命脉,还得靠企业把“资源优势”转化成“技术和产能优势”,这7家企业就起到了这样的关键作用。
接下来聊聊这7家“不可替代”的企业,它们在各自领域的定位的不同,共同撑起了国内战略金属的产业链。
第一类是掌控锑资源和全产业链的企业(2家) 。一家在湖南,手里握着全球最大的锑矿,储量占国内25%,而且从采矿、选矿到锑品提纯,形成了全流程生产线,能稳定供应99.99%纯度的锑,国内芯片和电池企业的锑需求,有40%靠它供应;另一家在广西,主攻锑回收技术,能从铅锌矿尾矿里提取锑,把资源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缓解了原生锑矿的供应压力,现在国内再生锑的产量,它占了一半以上。
第二类是突破锗提纯技术的企业(2家) 。一家在云南,拥有国内唯一能生产8英寸锗单晶的生产线,锗单晶是红外探测器和卫星通信部件的核心,全球能做到这个技术水平的企业不超过5家;另一家在四川,从煤炭尾矿里提取锗的技术全国领先,每年产出的锗占全国30%,而且能稳定供应99.9995%纯度的锗,专供光纤和5G领域,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基站锗需求,基本靠它保障。
第三类是主导铟和镓产业链的企业(3家) 。其中1家在河南,是国内最大的铟生产商,从铅锌矿里提取铟的回收率达72%,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还能自主生产ITO靶材,直接供应给京东方、TCL这些屏幕厂商,不用依赖进口;另外2家在山西和贵州,山西的企业每年镓产量占全国40%,是国内最大的原生镓供应商,贵州的企业则突破了氮化镓芯片外延片技术,能生产用于新能源汽车芯片的氮化镓外延片,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企业的“不可替代性”会不会有风险?比如技术被超越,或者资源耗尽?其实不会,因为它们的优势不是靠“垄断”,而是靠“持续投入”——比如在锑的回收技术上,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5%以上;在锗的提纯上,不断攻克大尺寸单晶技术;而且国家把这些金属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对开采、生产、出口都有规划,不会出现无序开采或恶意竞争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的存在,让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有了“话语权”。之前国外某企业想垄断锗的供应、大幅提价,国内这两家锗企业很快扩大产能,把全球锗价稳定住了;铟的ITO靶材以前全靠进口,现在国内企业能自主生产,让屏幕厂商的成本降低了30%。可以说,这些比稀土还稀的“宝贝”,加上守着它们的7家企业,才是中国高端产业链“不掉链”的真正底气。
现在大家该明白,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优势,不只是靠“规模大”,更靠“掌握关键材料和技术”。这些冷门的稀缺金属,看似离我们很远,却关系着手机、汽车、卫星这些日常能接触到的产品;而这7家企业,虽然名字可能不为人知,却在默默守护着产业命脉。了解这些,比盲目追热点投资更有意义——它能让我们看清中国制造业的“硬实力”,也能更理性地看待产业发展的逻辑。
相关文章
一提到“稀缺战略资源”,大家先想到的往往是稀土,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还握着一批更金贵的“稀宝贝”——它们的全球储量比稀土少20倍,而且没有任何替代品,...
2025-10-21 0
近日,有网友在“问政四川”网络问政平台留言咨询,为何泸州到遵义的高铁迟迟无法报批,表示期待该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设。对此,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进行了回...
2025-10-21 1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齐齐哈尔华优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曹泷介,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
2025-10-21 0
IT之家 10 月 21 日消息,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已接受苹果公司提出的针对 YouTuber 乔恩・普罗瑟(Jon Prosser)的“...
2025-10-21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微信为什么挂不上附近人的号,以及微信上不了附近的人,别人也加不到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微信附近的...
2025-10-21 0
打开微信,点击进入朋友圈,滑动屏幕时若看到的多是几天前的动态,不少人会下意识感慨 “朋友圈凉了”。这种 “动态变少、互动减少” 的感受,在社交平台上引...
2025-10-21 0
多家机构对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二季度,即自然年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预测显示,其核心主题是 “战略投入期的增长与阵痛”:云业务在AI驱动下增长...
2025-10-21 1
「核心提示」消费级3D打印机正以“千元机”姿态走进普通家庭,成为年轻人实现“玩具自由”的潮流工具。作者 | 张经纬编辑 | 邢昀“实现手办自由。”这不...
2025-10-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