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我国第三大水电站实现机器人廊道巡检;上海三甲医院试用人形机器人;软银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 雷克速览

AI科技 2025年10月11日 22:07 0 admin
我国第三大水电站实现机器人廊道巡检;上海三甲医院试用人形机器人;软银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 雷克速览

我国第三大水电站实现机器人廊道巡检;上海三甲医院试用人形机器人;软银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 雷克速览

精彩抢先看

❒《中国发展报告2025》显示,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处于起步期,市场规模有望在在2035年突破万亿元。

❒世界第四、中国第三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已实现机器人廊道巡检业务全覆盖。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运用冰下双运动模式AUV,成功开展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冰底形态和冰下海洋环境综合观测。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张涛教授团队研发的全国首款临床诊疗具身智能轮式人形机器人在上海三甲医院进入试用阶段。

❒阿里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负责人林俊旸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表示,已建立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的小型团队。

❒青心意创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情绪步态”大模型,机器人可以自主学习,并选择不同步态、外显表情。

❒软银集团宣布将收购瑞士重型电机巨头ABB公司的工业用机器人业务,计划2026年完成收购。

❒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在官网发布了公司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工程方法,能用人类肺细胞制成微型生物机器人。

我国第三大水电站实现机器人廊道巡检;上海三甲医院试用人形机器人;软银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 雷克速览

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市场规模2035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撰写并于日前在京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5》显示,当前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处于起步期,在具身智能大模型研发和产品制造方面具有较好基础,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4000亿元、在2035年突破万亿元,并将引领带动交通物流、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等多个应用领域新质生产力进一步跃升。

来源:新华社


我国第三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实现机器人廊道巡检全覆盖

近日,中国三峡集团发文,世界第四、中国第三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已实现机器人廊道巡检业务全覆盖,意味着三峡集团对285.5米级高坝运行状态的感知和监控更加全面、准确、快速。

来源:IT之家


我国“双模AUV”成功开展北冰洋冰底环境观测

近日,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运用冰下双运动模式AUV,成功开展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冰底形态和冰下海洋环境综合观测。双模AUV是“十四五”期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围绕北极海冰及冰下海洋环境立体观测需求研制的水下机器人装备。科考队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健表示,双模AUV可在海水中以2至3节的速度航行观测,也可贴附在冰底近距离爬行观测,满足不同学科的多样化观测需求。

来源:新华网


云深处发布人形机器人DR02

10月9日,云深处科技正式推出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DR02。作为全球首款具备IP66防护等级、可适应全天候户外作业的人形机器人,DR02集强运动性能、智能感知系统、高算力单元与模块化设计于一体,旨在突破环境限制,为安防巡逻、工厂作业等多行业场景提供可靠、高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重新定义行业级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边界。

来源:潮新闻


魔法原子发布首个面向行业应用的四足机器人MagicDog Y1

10月10日,魔法原子正式推出首款面向行业应用的智能四足机器人MagicDog Y1。该产品具备45kg持续负载、6m/s奔跑速度及-20℃至55℃宽温工作能力,搭载多模态传感器实现全地形自主导航,适用于工业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其IP67防护等级与7×24小时续航设计,标志着四足机器人技术商业化落地迈出关键一步。

来源:IPO早知道


上海三甲医院试用人形机器人

近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张涛教授团队研发的全国首款临床诊疗具身智能轮式人形机器人,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进入试用阶段,为患者提供预诊服务,完成步态、肌肉力量等检查,多模态分析信息后形成辅助诊断建议发送给医生。

来源:上观新闻


阿里入局具身智能

近日,阿里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负责人林俊旸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表示,已建立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的小型团队。他表示,多模态基础模型正转变为基础智能体(agents),这些智能体可以利用工具和记忆通过强化学习进行长视野(long-horizon)推理,“它们绝对应该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来源:广角观察


中国科大研制水环境下复杂运动软体机器人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彭晨晖教授、蒋景华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冯帆教授团队合作,针对软体机器人在水下如何高效、无缆、可编程地运动这一挑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单片式、光响应的水下拓扑液晶凝胶剪纸的设计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先进功能材料》杂志。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我国高校联合团队成果实现灵巧手拧瓶盖

近日,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发KineDex灵巧手操作学习框架,通过“手把手”教学方式实现高精度触觉数据采集。其核心创新在于将人类动作直接映射到机器人灵巧手,同时实时捕捉触觉反馈,解决了传统遥操作效率低的问题。在拧瓶盖、挤牙膏等9项任务中,KineDex平均成功率74.4%,数据采集效率比遥操作提升2倍以上。该技术已应用于星动XHAND1灵巧手,相关论文被CoRL2025会议接收。

来源:量子位


全球首个机器人“情绪步态”大模型发布

近日,由青心意创研发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情绪步态”大模型正式发布。在该大模型加持下,机器人可以自主学习,并选择不同步态、外显表情,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策略来实现流畅、自然、富有感染力的多模态情绪表达。目前Cyan青心意创已基于情绪步态、多模态具身算法与交互技术,布局人机交互、大文娱等多类场景,并正在面向更广范围开放售卖与定制化服务。

来源:Cyan青心意创

我国第三大水电站实现机器人廊道巡检;上海三甲医院试用人形机器人;软银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 雷克速览

软银将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据外媒报道,软银集团8日宣布将收购瑞士重型电机巨头ABB公司的工业用机器人业务。收购金额约为8000亿日元(约合52.4亿美元),计划2026年完成收购。ABB机器人业务的竞争力之强在全球屈指可数,软银将力争通过其与自身从事的人工智能(AI)强强联手,加速发展势头。

来源:参考消息网


Figure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发布

10月9日,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在官网发布了公司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介绍影片着重反映了Figure 03更为精密的手部结构。新闻稿表示,其手指更柔软、更具顺应性,接触面积更大,能稳定抓取各种形状与大小的物体。公司指出,每个指尖能感知仅3克压力,以区分“稳定握持”与“即将滑落”的状态,从而实现精细的操作控制。

来源:科创板日报


肺细胞制成的微型生物机器人问世

近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工程方法,他们用人类肺细胞制成微型生物机器人。这些由纤毛驱动的机器人被称为AggreBots,未来随着对运动模式的控制能力提升,它们有望在人体复杂环境中执行特定的治疗性或机械性任务,例如输送药物。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

来源:科技日报


马斯克回应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练功夫:是AI不是遥控

10月4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发布了一段“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学习中国功夫的视频。视频显示,“擎天柱”机器人正与专业人士学习中国功夫,它展示了用于自卫的武术技巧,且并非单纯模仿专业人士的动作,而是精准应对每个招式并进行反击。在该条视频评论区,有网友提问“擎天柱”是由远程操控还是人工智能(AI)驱动的。马斯克回应称,“AI,而非遥控操作”。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日本计划明年试制纯国产人形机器人

据外媒报道,日本村田制作所、早稻田大学、机器人制造商tmsuk等10月2日发布消息称,计划明年3月进行纯国产人形机器人试制,拟明年年末完成分别重视功率和追求高聪敏度的两款试制机。

来源:IT之家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