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OpenAI 已经沦为资本游戏的工具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7日 17:03 0 admin


OpenAI 已经沦为资本游戏的工具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美国的AI 建设,越来越变味了,越来越像资本的游戏了。昨天,美股另外一家生产GPU的公司, AMD的股价暴涨 20%了,盘中一度暴涨32%。

主要的原因,就是AMD和OpenAI 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合作消息。

透过 AMD 与 OpenAI 这个协议,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一场赤裸裸的以股权换订单、以泡沫撑估值的循环游戏。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事。

OpenAI 已经沦为资本游戏的工具

第一,简要梳理一下,这个协议的核心内容。根据合作协议,OpenAI 将在数年内,部署完成总规模高达 6 吉瓦的 AMD GPU 算力,这意味着OpenAI,需要采购约 300 万颗芯片,接近英伟达当前,每年出货量的四分之三。

作为交换条件,AMD 向 OpenAI 授予最多 1.6 亿股认股权证,行权价仅仅是象征性的每股 0.01 美元,而AMD的最新股价是203元。如果这笔认股权完全行使的话,OpenAI 最后将持有 AMD 约 10% 股份。

而这还不够,更值得玩味的是,认股权证的解锁,既需 OpenAI 完成算力部署,也需 AMD 股价达到特定的目标,其中一批认股权的生效,更是和 AMD达到 600 美元股价要求绑定,而协议签署的时候, AMD 股价才刚刚164.67 美元。

这种设计,实际上是把双方的利益深度捆绑,形成了 "OpenAI 买芯片推业绩,AMD 股价上涨解锁股权" 的闭环。

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个协议对 AMD 未来的业绩和股价,影响会如何呢?

如果 OpenAI 完成了全部 6 吉瓦的算力部署,可以说对 AMD 的业绩影响巨大。以单卡 2.5 万美元测算,300 万颗芯片将带来 750 亿美元营收,相当于 AMD 当前年营收的近 3 倍。

要知道 AMD 今年 AI GPU 收入,预计仅 65.5 亿美元,这个合作带来的收入增量,将把AMD的当前收入,直接翻了数十倍,每年可能新增上百亿美元的收入。

OpenAI 已经沦为资本游戏的工具

业绩爆发,财务报表的美化,必然会传导至股价,所以 600 美元的股价目标价,估计一定可以实现。那个时候,AMD 市值将突破 9000 亿美元, OpenAI 持有的 10% 股份市值,将达 900 亿美元,和它每股一美分的股权认购价格,这笔投资可以实现数万倍的增值。

第三个问题,openAI如何去履行协议,背后其实是资本大佬的游戏。

要完成这个协议的目标,OpenAI 能拿出真金白银来支付订单,这对OpenAI 来说,看上去绝非易事。OpenAI 年营收刚过百亿,最近抛出的订单规模极为惊人:先是与英伟达达成 1000 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再向甲骨文下达千亿订单,如今又承诺采购 AMD 数百亿美元芯片,累计承诺支出已接近3000 亿美元,是其年收入的30 倍。

这看上去,是opeai在画大饼吗。但是如果我们看透了背后的资本结构,就会发现,完成这个游戏,其实对于OpenAI来说并不难。因为奥特曼和苏姿丰,不过是资本的前台人物,真正的操盘者,是躲在背后的资本大佬。

我们要注意到,领航投资公司以及贝莱德集团,这两个财团的身影和作用。

领航投资公司是英伟达的第一大股东,持有8.36%的股份,同时也是AMD的第一大股东,持有AMD8.8%的股份。领航投资持有英伟达市值约3811.36亿美元,持有AMD市值约291.01亿美元。

与此同时,贝莱德分别是英伟达和AMD的第二大股东,分别持有英伟达7.38%和AMD7.70%的股份。贝莱德持有英伟达市值约3363.28亿美元,持有AMD市值约254.56亿美元。

这两个大佬,在AI领域,持有的股票市值8000美元,可以说,之前英伟达和opeai的协议,就是这两个大佬导演的游戏。那么Openai能不能履约,关键在于这两个大佬的背后如何操作了。

Opeai已经从英伟达那里,弄了1000亿美金,后续两个资本大佬再投资Openai,几百亿美元,或者帮助Openai通过加杠杆解决资金来源。那么执行与AMD的协议,基本就不是啥难事。

而Openai一旦完成与AMD的协议,包括完成与英伟达的合作,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这两个财团。所以这个游戏,看上去是奥特曼,苏姿丰,以及黄仁勋的游戏,其实他们三个都不过是提线木偶。这场游戏的本质,是华尔街大佬,亲自操作的,一套严丝合缝的财富增值计划而已。

OpenAI 已经沦为资本游戏的工具

第四个问题,美股的AI产业已经变味,开始沦为资本的游戏了。Openai与AMD的协议,和高盛之前批判的英伟达 "循环收入" 如出一辙,英伟达给AI公司投资,AI公司再用这笔钱买英伟达 GPU,最终形成虚增营收。

作为这个游戏的核心环节,OpenAI 本质上已成为,资本运作的工具和载体,用未来的股权预期换取当下的算力资源,再用算力故事撬动更多融资,然后帮助财团拉升股价。

这场合作,早就脱离了简单的芯片采购的商业模式,而是一套精心设计,利益绑定的资本游戏,与AI的发展初衷,越来越背离。这出资本大戏的背后,本周是美股 AI 泡沫的续命的迫切需求。经历两年暴涨后,英伟达市盈率已高达 153 倍,AMD 估值也随股价飙升至历史高位,支撑估值的真实业绩已经不足。

在这种背景下,资本大佬不得不制造 "循环游戏"来续命。这帮公司玩财务把戏,靠互相吹捧制造业绩增长的假象,就为了让全球资本继续相信美股科技股还有戏,给没啥真增长的市场拖时间。

但这套把戏已经快玩到尽头了,高盛都直接开怼了,说这种循环收入会拉低公司估值,根本就不是真赚钱,纯属会计手段。

市场也开始清醒了:AMD股价大起大落,英伟达股价扛不住压力,现在大家对这种"画大饼式合作"越来越警惕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泡沫游戏,会被市场不断看穿。

第六,反观中国 AI 建设,要冷静和理性。

在算力基建上,中国需要保持适度超前,但必须与产业升级需求紧密结合。我们一定要坚持 "应用牵引基建" 的务实路径,把AI 发展始终锚定在实体经济需求上。

既要吸收美国AI发展的经验,更要吸取借鉴他们的教训,尤其是摒弃他们变味的资本套路。

那么,大家有没有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AI 和算力建设的发展道路,会少走很多弯路,节约很多成本,会比老美走的更加行稳致远,务实理性,因此前景和空间也会更大。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