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多点突破,协同进化丨广东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7日 00:38 1 admin

当会走猫步的“小宇”机器人摔倒时,工作人员会下意识去扶它;当有小朋友呼唤时,机器人会快速转头,被抚摸时还会轻晃脑袋回应……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人机交互正在变得越来越自然。

当这些有了“温度”的机器人,应用在各行各业,无疑将创造出一个新的市场空间。“新能源汽车是高度同质化的,行业有句玩笑说造车就是‘4个轮子加沙发’,但机器人的应用广泛得多,未来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将有比较专业的机器人公司存在。”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说。

多点突破,协同进化丨广东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越疆在2025工博会展示全球首个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受访者供图

情绪价值

当观众抚摸傅利叶GR-3的腹部和头部时,它会用自己的“眼睛”,也就是两块屏幕给予反馈,比如加快眼睛眨动的频率,或是呈现星星的瞳孔来表达欢喜。

它还会晃动头部、轻微晃动身体或是通过眼神跟随,来表示自己正在聆听。机器人是眼睛先转还是头先转,眼睛和头部的转速是多少,傅利叶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这些,只为让它看上去更“亲人”。

入手一台机器人,似乎已无门槛。今年8月,众擎机器人公布主打陪伴的“头号玩家”SA02,号称“年轻人的第一台人形机器人”,售价3.85万元起。和其他动辄高1.75米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不同,SA02身高约1.25米,体重约25公斤。这种设计,有意降低了机器人的身高、体重,以减少机器对人的压迫感。

深圳大象安泰科技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则稍微贵一些,固定导览版和移动导览版价格分别在5.98万元和7.58万元,和众擎机器人不同在于,它们搭配硅胶仿真皮肤,红润细腻的皮肤显得对人更友好。

“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特性,就是让交互更加自然,更类人交互。”众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姚淇元说,互联网时代的交互是通过打字输入指令,这仍是在和设备打交道,但人类最自然的交互方式,还包括体态和语言,机器人载体恰恰能给到这种需求。

SA02走进家庭,可以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姚淇元说,对小朋友来说,与机器人交互,有了更强的情感连接,“你从来不会觉得电脑用累了会心疼,但对一个长得像人的机器人,是可能会产生共情”。

在他看来,机器人除了提供工具价值,还可以提供情绪价值,用户会逐步开始喜欢机器人,甚至希望它成为家庭一员。

这背后,当物质消费进入存量竞争,“情绪价值”便成为一大增量,尤其是在全球“孤独经济”持续放大的环境下,以泡泡玛特、迪士尼等为代表,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情绪价值,而在家庭场景,陪伴成为新的需求,随着大语音模型走向成熟,不同的智能体得以从数字形态与机器人的真实形态结合,让机器人进家庭成为可能。

场景破局

从情感陪伴到照料起居,厂商们正在极力拓展机器人的边界。

以医疗场景为例,从患者入院的导诊环节到夜间查房陪伴,再到与医院巡逻、搬运相关的动作,也已在尝试引入机器人。

在傅利叶CEO顾捷看来,康复需要大量的训练和互动,比如对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脑瘫、孤独症以及神经损伤、术后恢复等症状,都需要反复交互训练。而人形机器人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互场景:它可以与患者进行很多有价值的交互,比如陪着患者做康复训练等。

顾捷说,很多功能是具有共性的,比如交互技术、感知技术、决策技术,以及基于可靠硬件本体实现各种功能的技术,这让机器人“一机多能”。

迎宾也成为新的应用场景。大象安泰机器人就应用于咨询、迎宾、导览、讲解等服务。公司创始人蔺德刚介绍,人形机器人可以帮助企业省钱赚钱。一台机器人成本在五六万元,可以用5年,可替代一名迎宾员。传统商业引流成本越来越高,商家引入机器人可提高实体店的进店客流量,提升品牌科技感和新鲜感,“最多的时候,机器人可以帮助门店提升3倍客流”。

迎宾等形象展示正成为一项新的生意,以后新店开业,请两台机器人来一场动真格的格斗,保证门庭若市。比如,众擎T800格斗机器人走起路来虎虎生威,众擎方面宣布,将在年底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届时比赛会激烈地打到“冒火花”。

智元机器人则联手运营商,将定制机器人派送到门店、营业厅做接待、讲解等交互工作。接下来,还将继续拓展人形机器人在酒店、银行等服务接待的场景。

在速腾聚创市场总监谢阗地看来,机器人技术将率先用在工业场景,再逐步到商业、消费等场景。比如,上世纪60年代,司机是高级工程师,他们不仅能开车还会修车,从目前来看,最先使用机器人的也是一批工程师,而工业领域工程师非常密集,他们不仅能够开发任务,还能维护机器人。

此后,汽车维修保养的网店和服务无处不在,汽车也就进入寻常百姓家,而未来,机器人也将像汽车一样,成为普通人也能驾驭的机器。

订单转化

当应用百花齐放,机器人厂商的订单也就纷至沓来。

“未来三年内,旗下惠科全球生产基地将累计部署超过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覆盖从仓储物流、上下物料、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等全流程。”9月,深圳慧智物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深圳宣布,与智平方式达成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首个具身智能全面战略合作。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出货“捷报频传”,并逐步进入商业化阶段。“今年预计会有几千台出货。”姚卯青如是说。截至今年一季度,智元机器人出货量超800台,第1000台通用机器人已于1月下线。

今年7月,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共同中标中国移动旗下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1.24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这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一个实质动作,是行业最大单笔采购项目。

该纪录没持续多久,就被另一个纪录刷新。9月,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再获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

“下半年我们会真正进入到‘交卷’阶段。”姚卯青说,就目前来看,无论是进厂打工或者家居,人形机器人主要还是Demo(样本),很难说到底谁的能力更强,最主要的检验方式就是实战,一些头部公司会慢慢跑出来,并且产生比较高的营收。

多家企业同样面临“甜蜜的烦恼”。“我们现在基本上每下线一台,就要去交付一台,去年底新增了生产线以应对新需求,除了国内的主要市场,我们在美国、中东、欧洲等地也交付了很多海外客户。”乐聚CEO常琳介绍,公司去年交付量是100台,今年一季度订单量增长了200%,预计年销售将进入千台级别。

而在商业模式上,姚淇元则谈到,不一定是从硬件方面赚钱,可采取类似于苹果税的模式,收取一定服务费。例如,家庭用户购买学习陪伴机器人,订阅了399元/月的英语服务,机器人厂商、开发者都可在其中盈利。此外,用户可以更换机器人皮肤,使之具备不同的个性和形象,产生新的盈利模式。

众擎还采用开源的方式对机器人生态进行战略布局。“我们将底层运控到高层训练代码进行开放,用户能直接控制每个电机下发指令。”姚淇元类比iPhone生态发展历程:当年iPhone出现时,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开发APP,如今众擎希望通过开源让生态伙伴基于技术底座,研发不同场景的落地产品。未来机器人作为载体,需要行业协同建立生态,才能推动技术在更多场景落地。

南方+记者 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南方产业智库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