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一早,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称:造车和重启造芯,几乎是同时做的决策,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说实话,“同时供家里两个孩...
2025-09-26 0
盾构机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地下挖隧道的大家伙,像条巨型蚯蚓,能一边啃土一边往前拱,帮着建地铁、海底隧道啥的。要是没有它,城市交通得乱成一锅粥。早年间,挖隧道靠人工,危险又慢,现在靠这机器,效率高多了。
各国在这块儿的技术水平不一样,差距挺明显,尤其是掘进速度这事儿,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成本。标题里问中美德日盾构机的差距,日本3.6米每小时,德国6米,那中国呢?
先说盾构机的来头。最早的盾构概念是19世纪初的事儿,英国人马克·布鲁内尔搞出来的。他在1825年启动泰晤士河隧道项目,用了个铁框架护盾,让工人安全挖土。那时候速度龟速,一天推进几英寸,工程拖了18年才完工。盾构机从那时候起步,慢慢演变成现代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也就是TBM。欧美国家先玩儿起来,日本德国后来居上,美国有点儿掉队,中国是后起之秀,但现在追得飞起。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在盾构机上居然垫底。他们的主力生产商是罗宾斯公司,设备主要针对硬岩地质,掘进速度一般在每小时2米到3.6米左右。比如他们给中国四川二滩水电站项目造的12.42米直径机器,速度就2米多点儿。美国市场小,基础设施老化,投资少,导致技术更新慢。相比之下,日本盾构机中规中矩,日立公司出的贝莎号,直径17.5米,重7000吨,用在美国西雅图隧道上,每小时掘进3.6米。这速度不算顶尖,但日本注重精密,设备稳定,适合复杂地质。ただ,日本机器贵,定制周期长,不太接地气。
德国在这块儿一直是老大哥,海瑞克公司是代表,S-880号直径17米,每小时能到6米,在慕尼黑地铁项目里表现抢眼。德国盾构机强在高效排土和适应性,全球大直径机器前十里,德国占一半多。他们的技术积累深,从二战后就开始搞,标准化高,耐用。但德国也面临问题,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慢,现在市场份额被挤压。
中国盾构机起步晚,90年代还得进口美国德国的,12米直径都造不出。但这些年进步神速,现在掘进速度正常地质下5到10米每小时,根据土层调整,甚至突破10米。举例,2020年京华号直径16米,用在北京项目里,速度稳在8米左右。2024年山河号直径17.5米,在济南下井,掘进效率高,全球瞩目。中国机器灵活,性价比高,能定制各种地质,从软土到硬岩都行。全球新盾构机70%是中国产,出口到欧洲亚洲,帮着建高铁隧道、水利工程。
为什么中国这么快?一是需求大,地铁高铁项目多,逼着技术迭代。二是企业发力,中铁装备、铁建重工这些国企带头,研发投入大。从0到1,2008年第一台国产盾构下线,速度3米多,现在翻倍。比方说,长江隧道项目,用15.4米领航号,日推进12到16米,月纪录上千米。相比德国6米,日本3.6米,中国不光追上,还超了。数据上看,中国速度是日本两倍,德国一倍多,美国四倍不止。这差距不是吹的,工程实践证明。
再细说各国机器特点。美国盾构机偏硬岩,速度慢但耐磨,适合山区隧道,但整体落后,市场依赖进口。日本强在精细控制,贝莎号在西雅图卡过,但修好后稳。德国强调模块化,S-880在复杂层里6米稳拿,但贵。中国突出适应性,泥水盾构、土压平衡多种类型,价格低一半,交付快。全球看,中国从进口国变出口国,2023年后份额70%,德国日本加起来不到20%,美国更少。
发展历程上,美国上世纪60年代巅峰,罗宾斯公司领头,但后来基础设施投资减,技术停滞。日本70年代起飞,日立小松这些企业搞出口,贝莎号是代表,但地震多,地质复杂,限制速度。德国从海瑞克起步,80年代全球领先,Tuen Mun号17.6米,用在香港项目,速度1米多,但那是地质原因,正常6米。中國1990年代依赖进口,2000年后自主研发,2010年出口新加坡,2020年超德国。现在,中国TBM总量全球第一,4000多台在用。
差距还体现在大小上。最大盾构机,中国造的18米级,德国17.6米,日本17.5米,美国12米多。中国长江隧道15.4米领航号,重万吨,推力大。速度影响因素多,地质、刀盘设计、排渣系统。中国优化这些,AI控制推进,减少故障。比方,软土区中国机器5米,硬岩10米,德国统一6米,日本3.6米固定多。
市场角度,中国盾构机便宜,德国日本贵两倍,工期短一半。全球项目,中国中标多,如巴黎地铁、意大利隧道。美国本土少用,依赖日本机器。未来,中国继续领跑,研发智能盾构,速度15米目标。德国日本跟进,但份额难追。中国经验分享一带一路,帮发展中国家建基础设施。
总的来说,差距明显,美国落后,日本中等,德国先进,中国领先。掘进速度,美国2-3.6米,日本3.6米,德国6米,中国5-10米甚至更高。
这不光是数字,反映国家工业实力。盾构机推动城市发展,高铁地铁靠它。中国从跟跑到领跑,值得骄傲。但技术永无止境,各国还得努力。
相关文章
9月24日一早,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称:造车和重启造芯,几乎是同时做的决策,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说实话,“同时供家里两个孩...
2025-09-26 0
盾构机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地下挖隧道的大家伙,像条巨型蚯蚓,能一边啃土一边往前拱,帮着建地铁、海底隧道啥的。要是没有它,城市交通得乱成一锅粥。早年间,...
2025-09-26 0
有一个段子……说在微信上,有至少1000万中国人在安道尔,每个人的好友列表里几乎都躺着几位“安道尔人”。 安道尔在哪里?难道是什么新兴的网红打卡地?为...
2025-09-26 0
你家里的路由器是怎么摆放的呢?有些人会把路由器藏起来,毕竟它们的外观看起来不算多么美观;有的人会直接放客厅;图片来源:网络也有人利用路由器可以转动的天...
2025-09-26 0
9月24日,中兴通讯作为阿里云的重要合作伙伴,以“科技向善,AI兴实”为主题亮相2025云栖大会,全面展示双方在智能算力、极致算力、无损交换、智算中心...
2025-09-26 0
伊隆·马斯克的言论总能搅动全球视野,这次关于美国遗忘登月技术和埃及人失传金字塔建造秘诀的比喻,更是直击人类文明的痛点。从一个南非出生的企业家,到Spa...
2025-09-26 0
在人工智能掀起一波技术新浪潮的当下,如何让AI赋能千行百业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在上海,“人工智能推介官”——一个具有人工智能思维、会用人工智能工具、...
2025-09-26 1
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9月24日,记者从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科技厅)获悉,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将于9月28日—29日举行。本次大会...
2025-09-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