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经理怎么入门?需要懂技术吗?提示词怎么写?模型怎么选?这篇文章将从最基础的能力框架讲起,结合真实场景与工具建议,帮你搭建一套清晰的成长路径。适...
2025-09-18 0
AI产品经理怎么入门?需要懂技术吗?提示词怎么写?模型怎么选?这篇文章将从最基础的能力框架讲起,结合真实场景与工具建议,帮你搭建一套清晰的成长路径。适合刚入行或正在转型的产品人快速建立认知。
在过去一百年里,产品经理 (Product Manager) 的角色,就像一位不断换装的主角——舞台背景变了,剧本风格变了,但他们的使命始终如一:站在用户与需求的中间,打通「用户-场景-需求」的价值闭环。
1920-1980:宝洁时代——品牌/销售型PM
宝洁公司率先提出「品牌经理」(Brand Manager) 制度,负责快消品的推广和销售。相当于给每个品牌配一个主理人,像养孩子一样照顾它的成长,——从产品定价、卖点包装、广告投放再到销售渠道,全程负责,让消费者掏钱买单。
1980-1990:IBM时代——软件型PM
随着软件行业兴起,产品经理开始关注软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他们需要了解用户需求,协调开发团队,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1990-2022:苹果/微信时代——移动互联网型PM
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聚焦在用户研究和体验设计,快速迭代产品,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举个例子,就像一位餐厅老板,需要不断推出新的菜品,才能吸引顾客。
这个时代里,微信 (WeChat) 用极简的交互和丰富的生态牢牢黏住用户、苹果 (Apple)用极致的价值观重新定义了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
2022-至今:ChatGpt 时代 (AIGC)——AI驱动型PM
ChatGPT等大模型的涌现标志着AI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产品经理的角色再次迎来变革,PM 的画像与实际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
行业内主要有以下四类 AI产品经理 的画像:
(AI驱动型PM的分类)
传统的「需求-设计-开发-上线」四步曲的工作内容有了一些变化: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生成式大模型就像一个智能内容工厂,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各种内容。而 AI 产品经理需要做的,就是告诉模型,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然后把它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嵌入到产品架构的各个节点中。
同时,在产品从 0-1 和从 1-N 的过程中, AIGC 也可以帮助产品经理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以及根据用户案例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进而完善产品功能。
1,模型能力 (Prompt 工程 & Agent 设计)
不再只是写 PRD,需要综合考虑成本、质量、效率,通过提供「提示词」和「上下文」让模型生成更优质的内容,借助低代码平台搭建工作流来给 LLM 赋能,增加其「任务规划」「工具调用」和「上下文记忆」的能力,实现 AI 嵌入产品设计,成了新版本的焦点。
2,数据标注 & 模型运营
数据标注: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数据质检
模型运营:模型选型、模型评测、评估体系、模型微调
3, 我们从 PRD 入手,来看看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具体变化:
传统的 PRD 侧重于详细描述产品的功能、流程和用户体验,而AI 产品经理的 PRD 则需要更多地关注AI模型的输入与输出,以及如何利用模型能力来解决用户问题。
1,用户业务流程会因为模型能力的介入而改变。比如交互不再基于静态的内容池,而是动态的。传统交互设计中,内容池是有限的,即使需要人工标注,也终究可以穷尽。而 AI 赋能后,内容是生成式的,让原本固定的内容池,变成了实时生成、无限试错,功能和交互随之改变。
2,PRD 的核心内容从功能描述转变为Prompt 设计和 Agent 协作。AI产品经理需要在PRD中详细定义如何通过提示语(prompts)来引导AI模型,使其产生对用户有用的、可控的、合规的内容。
3,新增数据标注和模型运营。AI产品经理需要在PRD中明确数据采集、清洗、标注、质检的方式,以及如何选择和微调模型,使其更符合产品场景的需求。这和传统PRD注重功能需求有很大区别。
4,PRD 需要考虑 AI 的稳定性与合规性。AI产品经理需要在PRD中明确如何应对AI可能带来的幻觉、偏见与法律风险,在“能力上限”与“安全底线”之间找到平衡。
(传统产品经理 VS AI产品经理)
这一阶段的 PM,已经从过去的数据分析师、体验设计师,进化成了「炼金术师」——他们的核心能力不再只是需求的翻译,而是掌握驾驭模型的能力,将其炼成能落地的产品能力和商业价值。
可以这么理解,它更像一个理解业务场景和 AI 技术的总工程师,协同算法工程师、研发工程师 (前端和后端)、运营、用户体验、数据标注、测试工程师等团队,设计并落地一套交互逻辑严谨、借助模型能力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具体场景下的需求。
换句话说,AI 产品经理不仅需求是翻译官 (把具体的业务需求转化为抽象的产品设计),也是模型能力的架构师与炼金术师。
AI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AI技术,其实还是产品经理。
需求来源:竞品方、客户方、业务方、行业动态。
需求价值:真需求,伪需求,poc 验证(在需求立项之前,仅仅依靠用户调研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和算法工程师沟通,用最小的成本做一个快速的技术验证,即POC=Proof of Concept,来确认项目可行性,效果的上限与下限)。
考虑商业化:市场空间、商业模式、北极星指标。
1,设计
业务需求抽象成产品设计 (原型图,交互流程图)。
2,落地 mvp 产品与模型效果优化
a. 模型选型与 API 调用
(OpenRouter-Model Comparison)
b. 数据集构建与模型效果评估
(数据集构建与模型效果评估)
c. PPL 编排与节点优化策略(Prompt、Agent、RAG、微调、MVP、意图识别等等)
模型本身、Prompt 与 Agent、功能与交互,这三者相互影响,也共同影响着模型效果。比如,在电商的服装套图的场景下,通过提示词生成 4 张图片,形成一组电商套图。由于模型本身的原因,4 张图片的模特面部不完全一致。
(PPL 编排与节点优化策略)
此时需要进行逆向排查:模型本身 → Prompt与Agent →功能与交互
(逆向排查)
d. 风险监控:输入与输出两个方面。比如电商服装参考图的版权问题,生成图片的合规性(涉及洗图和生成限制)。
e. 最终上线方案
3,版本规划 (涉及里程碑事件,比如模型迭代、功能更新、界面改版等等)4,项目管理
从一个需求诞生,把需求转化成 idea,用最小闭环验证其可行性,最后落地开发,以及上线后的跟进 (使用体验、市场反馈),持续迭代,协调企业、产品、客户三方,负责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涉及大量的跨团队协作,比如需求评审、信息同步、建立共识)
(版本规划与项目管理)
产品功能完善 (比如电商生图工具的素材库更新)
真实线上数据
(用户数据指标与badcase)
1,OpenRouter官网:https://openrouter.ai/,PromptPilot官网:https://promptpilot.volcengine.com/
2,这里是总结的AI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3,这里推荐3个提示词框架,可用于生产级的prompts,保证模型输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由 @黄晓泽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ixabay,基于CC0协议
相关文章
AI产品经理怎么入门?需要懂技术吗?提示词怎么写?模型怎么选?这篇文章将从最基础的能力框架讲起,结合真实场景与工具建议,帮你搭建一套清晰的成长路径。适...
2025-09-18 0
中国网财经9月13日讯 可供大模型训练的人类数据越来越少,Scaling Law正在缓慢失效,智能的上限,如何再次突破?9月12日,在2025 Inc...
2025-09-18 0
IT之家 9 月 17 日消息,据 @数码闲聊站 消息,小米 17 系列手机最新跑分已现身 Geekbench。数据显示,新机搭载的骁龙 8 Elit...
2025-09-18 0
机器人板块全线大涨,特斯拉产业链龙头表现强势。特斯拉有两大新进展:一是马斯克以371 - 396美元购入257万股特斯拉股票,价值10亿美金;二是其全...
2025-09-18 0
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于2025年9月16日至1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本届大会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分享国际质量发展新趋...
2025-09-18 0
湖北日报讯 (记者黄磊)网购、打车、点外卖、看病挂号……这十年来,几乎所有的生活服务都已经搬到线上。为了使用这些服务,每下载一个新的 APP,进入一个...
2025-09-18 0
上个月我表弟抱着电脑找我哭诉,说他做跨境电商亏了三万块。我凑过去一看,他桌面密密麻麻堆满了文件夹:“亚马规则大全”“2024 选品秘籍”“物流避坑指南...
2025-09-18 0
最近美国在芯片上的动作越来越没底线,一会儿禁这个出口,一会儿卡那个产业链,摆明了想把咱们的半导体产业摁住。但咱们没跟着乱,9月13号商务部直接放出两个...
2025-09-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