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27日 22:37 0 aa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整理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事实证明,哪怕是天价薪酬,好像也真的留不住顶尖人才。

回想 7 月初,当 Meta CEO 扎克伯格挥金如土,官宣从 Google、OpenAI 等地挖来了多位顶尖 AI 研究员、并组建了一支名为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MSL)的新团队时,外界都以为 Meta 将在 AGI 赛道上掀起一场“狂飙突进”。

然而,现实却给了这个社交巨头一个意外开局:MSL 成立还不到两个月,就迎来了一波关键员工离职潮,其中不乏核心老将和高薪新秀——更令人瞠目的是,有两名研究员入职 Meta 还不满 1 个月,目前已重返老东家 OpenAI 了。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天价薪酬、豪华阵容,却激起了团队摩擦

自 Llama 模型发布以来,扎克伯格对 AI 人才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为此,他不仅开出高达九位数薪酬的待遇,还亲自通过邮件、WhatsApp 与顶尖研究人员沟通,有时甚至多次约见那些最初拒绝 Meta 的候选人,最终说服他们加入。

据外媒报道,Meta 在上周宣布暂停招聘前,已为其 AI 团队招募了超过 50 人:

● 来自 Google 的 13 人

● 来自 Apple 的 3 人

● 来自 xAI 的 3 人

● 来自 Anthropic 的 2 人

其中,有不少人都拿到了超 1 亿美元薪酬的合同。

这种“疯狂挖角”的行为,一度让 OpenAI CEO Sam Altman 公开抱怨,称 Meta 的做法“令人反感”,并在内部备忘录里直言:“我已经数不清他们试图挖走多少人去当他们的首席科学家了。”

不过,如此天价薪酬也并未彻底稳住人才,反而还激起了Meta的内部摩擦。一些老员工对新人的高薪与快速晋升心生不满,团队内部甚至因此出现了“离职潮”。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离职员工概览:Meta 老将与新秀都在离开

据悉,近期从 Meta 离职的大多是公司老将,曾参与核心 AI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

● Bert Maher:在 Meta 工作 12 年,曾参与开发 PyTorch(全球广泛使用的 AI 训练工具)和 Triton(优化 AI 模型运行的编程语言与编译器)。本周,他宣布加入 Anthropic,并在 X 上表示将致力于让 Anthropic 的 AI 聊天机器人 Claude “跑得更快”。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 Tony Liu:在 Meta 工作 8 年多,曾管理 PyTorch GPU 系统团队,这些系统是训练和运行大型 AI 模型的核心基础设施。上周,Liu 在 LinkedIn 上宣布离职。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 Chi-Hao Wu:AI 与机器学习专家,在 Meta 任职超过 5 年,本月加入 AI 初创公司 Memories.ai,担任首席 AI 官。他向媒体透露,一些 Meta AI 员工会因为公司不断的重组而感到工作不稳定。

● Aram Markosyan:在 Meta 工作超过4年,研究大规模 AI 模型的安全与公平性,以及智能眼镜功能。目前他也已离职,但去向不明。

还有部分 Meta AI资深员工选择跳槽到 OpenAI:

● Chaya Nayak:在 Meta 工作近 9 年,曾担任生成式 AI 产品管理总监,负责选举透明度项目、数据共享计划,并参与 Llama 大语言模型开发。近期她宣布加入 OpenAI,负责特殊项目——这业界被视为 Meta 的一次重量级人才流失。

● Afroz Mohiuddin:资深工程师,曾在 Google 工作 14 年,去年加入 Meta,已于本月离职并加入了OpenAI 技术团队。

除了老将,如开头所说,近期新入职 MSL 的研究员同样出现了离职潮:

● Avi Verma:斯坦福计算机科学本科毕业,曾在 Tesla 担任高级机器学习工程师,也曾在 OpenAI 任职,加入 Meta 不到一个月就重返 OpenAI。

● Ethan Knight:曾在 OpenAI 实习,后加入马斯克的 xAI,再被 Meta 挖走,但很快也回到了 OpenAI。

● Rishabh Agarwal:今年 4 月加入 Meta 从事生成式 AI 研究,之后转入 MSL。但本周一他在社交平台上宣布离职,原因未明。他表示,“不继续留在 Superintelligence 实验室是一个艰难决定,毕竟这里有极高的人才和算力密度。但在 Google Brain、DeepMind 和 Meta 走过 7.5 年后,我想尝试另一种不同的风险。”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面对这些新老员工的陆续离职,Meta 发言人 Dave Arnold 表示:“在激烈的招聘过程中,有些人会选择留在原公司而不是开始新工作,这是正常现象。”

不过,从外界视角来看,这已经是 Meta“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计划启动以来,最明显的人才流失信号。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扎克伯格的“超级智能”梦,面临现实考验

从以上的离职名单来看,扎克伯格的“豪赌式招聘”显然遭遇了现实冲击。

这波离职潮不仅涉及老将,也包括新加入的高薪人才,说明至少现阶段Meta 在内部管理、组织稳定性以及招聘策略上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与挑战:

(1)内部管理:高频率的团队重组、经理更换频繁,使部分员工感到不稳定。

(2)人才留存:即便提供天价薪酬,仍难留住研究员,尤其是那些已经在业界建立起影响力的顶尖人才。

(3)外部竞争:OpenAI、Anthropic 和 Google 在 AI 领域持续创新,Meta 在人才争夺、技术积累上压力巨大。

与此同时,这一系列人事动荡也已释放出一个关键信号:Meta 的“超级智能”之路并不平坦。即便有巨额资金加持,真正能否稳住顶尖人才、形成有战斗力的团队,仍是扎克伯格面临的最大挑战。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网友吃瓜:入职一个月就能拿到 800 万美元?

不过,要不说这届网友都“看热闹不嫌事大”呢——那边 Meta 还正处于水深火热的“离职潮”中,这边有网友已经开始吃瓜,甚至还有闲情粗粗盘算了一把:

以 1 亿美元年薪为准,那两个在 Meta 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回 OpenAI 的研究员,拿到了 800 万美元(税前)!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对此,一位目前在 Meta 就职的研究员讽刺道:“可笑,你这是在假设那些离开的人真的都拿到了 1 亿美元的签约金。”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那么,你对于近期 Meta 在 AI 方面的频繁调整和人才流失又有何看法呢?

参考链接:

https://www.wired.com/story/researchers-leave-meta-superintelligence-labs-openai/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meta-superintelligence-team-researchers-exit-ai-push-2025-8

https://x.com/_arohan_/status/1960426268031377739

【活动分享】2025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ML-Summit)北京站将于 2025 年 10 月 16-17 日在北京威斯汀酒店举办。大会共 12 大主题、50+ 海内外专家,聚焦大模型技术和应用变革。详情参考官网:https://ml-summit.org (或点击原文链接)。

“干1个月赚了800万就跑路?”小扎「天价挖角」惨遭翻车:刚入职1个月,两名AI大将就闪回OpenAI!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