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国家级节点城市,选了一条“冷”赛道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7日 21:32 2 admin
国家级节点城市,选了一条“冷”赛道

热!热!热!三伏天里,有“人”比你还怕热?

你知道吗,某些“硅基生命”竟比“碳基生命”还娇气,“他”的理想工作区间非常狭窄,数据中心机房通常要求在18°C ~ 27°C,“他”没有人类的体温调节系统,完全依赖散热设备,一旦散热不及时,“他”的逻辑性、准确率就会大大降低,温度进一步升高,“他”那颗昂贵的“芯”甚至会提前停止跳动,散热瓶颈因此被称为人工智能的“热危机”。

在安徽省唯一的“东数西算”工程节点城市芜湖,建成了长三角首个完全使用单相浸没液冷技术的智算中心。

在这里,一排排GPU正“站”着泡“冷水澡”。与一些单位机房里的机柜只需要呆在空调房里不一样,这里的所有GPU单元、服务器连线和接口,全部浸没在“水”中。

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风扇开到最大也难驱散酷热,而如果站在冷水中,瞬间便感到凉爽,这种降温效果也适用于算力设备。

当然,普通的水肯定不能泡带电的机器,这是一种种特殊的合成液体。过去长期被国外巨头公司垄断,10年前价格曾一度贵过茅台,如今我国已可实现自主生产,不仅成本大大降低,还解决了含氟液体挥发和污染的问题,采用这种液冷技术的算力中心,比传统的风冷可节省一半的用电量,是绿色先进算力的一大突破。

“他”为什么怕热?

散热为什么会成为算力发展的瓶颈?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工智能发展太快了,短短几年时间,GPU功耗呈指数级增长,以ChatGPT为例,满负荷运行时每秒产生的热量相当于点燃2000支蜡烛;再比如英伟达GB200,芯片组TDP(热设计功耗)已达2700W,突破了传统风冷散热的极限。

国家级节点城市,选了一条“冷”赛道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超过全球电力消费的2%,而其中40%用于散热。基于“双碳”目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2025年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1.3,“东数西算”工程要求枢纽节点PUE≤1.25,这相当于给新建数据中心套上了能耗强制标准的“紧箍咒”(PUE是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好)。

芯片功率与机柜密度飙升,短时期内凸显了巨大的供需矛盾,使得散热管理成为一个关键的工程问题。传统散热方案跟不上算力大爆发,迫使算力基础设施发生根本性变革。

风冷散热的PUE通常在1.3至1.6之间,液冷技术导热效率是风冷1000-3000 倍,PUE可轻松降至1.1-1.2,具有明显的能效优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唐炜表示,未来,液冷将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这是需求和能源矛盾倒逼算力绿色变革。

据介绍,总投资额2.5亿元的芜湖液冷智算基地实现了“服务器-存储器-交换机”的“全液冷闭环”,在同等机柜体积下,计算密度将提升10倍,能耗与碳排放降低50%以上。不仅如此,基地未来还可以卖液冷设备给其他智算中心。

在绿色智算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上迈出领先一步,这一次,芜湖又走在了长三角的前面。

液冷技术哪家强?

“我们最早是做机房暖通的,当初选择液冷这个新方向时,它还很小众,我们判断可能全国整个市场也就1000亿左右规模,所以投这个项目风险还是挺大的,”安徽提尔液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海旺告诉记者。

经过5年左右的校企联合研发,2022年,提尔的液冷产品面市,而此时由于高性能算力需求爆发,液冷市场火爆程度远超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并且浸没液冷这个技术方向被认为发展潜力巨大。”

2023年,提尔液冷在甘肃省庆阳市建设了全国首座国产化单相浸没液冷智算数据中心。“国内浸没液冷自主研发生产的企业不算多,也就十几家吧,真正能做到全栈浸没液冷解决方案的,我们是第一个,并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也就是在2023年,眼光敏锐的芜湖产业基金率先到访这家企业,随后芜湖弋江区政府领导到访。公司联合创始人李雪强博士负责接待,他发现来访的区长也是一位博士,双方的沟通毫无障碍,流畅高效。当时,另一个城市也想招引提尔,芜湖的做法是用实际行动说话,2个月不到,基地建设用地完成招拍挂,项目签约当天,政府产业基金的相关投资已经到账。

“提尔液冷不仅代表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同时也是信创的产品,这是比较难得的。”芜湖市大数据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蓉介绍。信创产品是指中国基于自主核心技术研发、生产,并符合安全可控要求的信息技术产品,其核心目标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摆脱关键信息技术领域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公开信息显示,提尔自主研发的“信创浸没液冷平台”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典型应用案例”。

为什么是芜湖?

2022年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后,芜湖集群应运而生,成为长三角算力枢纽集群之一和中部六省唯一的数据中心集群,肩负着重要的战略使命。

短短3年多时间,芜湖集群从无到有,机架数从不超过5000个猛增到80000个,约可占到安徽总机架数的近一半。DeepSeek-R1大模型上线,华为云华东数据中心投运,抖音火山引擎长三角算力中心一期建成……15 个龙头企业数据中心落子,总投资额已超2800 多亿元。

经过三年建设,芜湖也对国家战略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今年5月,国家将在建和拟建的智算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都列入窗口指导,控制不在一线城市附近特别是八大枢纽节点附近的智算中心建设,不仅强调了PUE上限,同时明确要求绿电占比应超过80%。

安徽提尔液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秦国强介绍,芜湖基地能满足AI推理、仿真计算、金融级隐私计算与密码运算,PUE可低至1.08,同时绿电使用可达80%。

提尔选择芜湖,是搭乘国家战略,芜湖选择提尔,也是在押注新技术新赛道,两年后再看,双方的选择都非常正确。

“过去三年,芜湖在产业链中游的算力中心建设上发力,相当于为数据建好了高速公路,提尔的落户扩充了产业链的上游,接下来我们将不断丰富数据产业生态。”胡蓉分析道。

8月8日,长三角智算产业协同发展会议在芜湖举办,头部企业云集。蚂蚁密算副总经理林臣焱说:“浸没液冷解决的是更高性能、更高效的能源技术问题,和我们正在做的加密芯片非常契合,通过提尔落户的契机,我们期待与芜湖开展合作。”

中科紫东太初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孵化,是多模态大模型“国家队”,华东区总监姜乙辰谈到,提尔与芜湖洽谈期间,也邀请我们来考察过。芜湖的工业场景非常丰富,像工业质检等我们都很希望参与,提尔提供硬件底座,我们建设垂类大模型,本身我们也是合作伙伴。

2015年从美国硅谷回国创业,天津中存超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杰一直投身于存储产业:“我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中国在追赶美国时,大家一定要齐心合力,我们正准备进军智算市场,并且正在与提尔合作。”

芜湖算力集群建设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远影响。2024 年,《芜湖市建设算力中心城市促进办法》正式施行,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部直接以算力命名、聚焦算力全生命周期发展的市政府规章。2025 年,芜湖出台《芜湖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一流智算之城若干举措》,围绕国家 “东数西算” 战略部署实施 13 项系统性措施。

这座千年江城,不只有红皮鸭子、红豆酒酿的生活气息,还有奇瑞、海螺两家世界500强的工业底气,如今,更从智造之城向全国一流智算之城跨越,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算力赋能” 的典型范式。(江淮观察)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