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小巨人” 领跑硬科技——“专精特新企业倍增”专项行动点燃产业新引擎

AI科技 2025年11月01日 04:16 1 admin

【来源:泉州晚报】

泉州网10月31日讯(融媒体记者 宋尧 通讯员 洪家鸿)走进科盛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生产测试车间,一台台即将交付的四向穿梭车正以±2毫米的定位精度快速穿梭。公司总经理曾国耀指着大屏幕上的实时数据说:“这条智能分拣线投用后,分拣效率提升3倍,人工减少85%,错发率从0.3%降至0.02%。去年我们打造的智能分拣系统,实现了从‘扫码识别—视觉定位—机器人分拣—自动装箱—智能溯源’全流程自动化,单日最高处理4.8万条订单,通过自研‘多规格视觉识别模块’与AI算法,准确率达99.98%,客户满意度达99.8%。”

科盛智能的飞跃,正是泉州“专精特新企业倍增”专项行动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一组数据令人振奋:“十四五”以来,泉州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86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7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家(含近期公示名单),重点“小巨人”企业19家,数量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一、第二、第二(不含厦门单列或自评)。

“专精特新企业是泉州未来产业发展的金苗子和生力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丹蓉表示,“十四五”期间,泉州制定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方案,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开辟“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有我精”的新领域、新赛道。方案围绕“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能力提升、专精特新特色园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人才素质提升等六大行动,构建全方位培育体系。

专项行动的创新之处,在于“精准滴灌”与“生态构建”并举。曾国耀表示,在政策支持下,企业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突破,不仅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更通过技术输出带动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单个项目突破—行业技术升级—产业生态赋能”的良性循环。

政策赋能不仅体现在新兴的智能物流装备领域,更深刻地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在洛江区,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生产基地里,工人们正在调试最新研发的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设备。这款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实现了沥青混合料从生产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铁拓机械总经理高岱乐介绍:“我们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在设备大型化、节能环保化、智能化以及低温拌合、逆流式加热、连续式搅拌等方面持续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2024年研发费用1668.16万元,占营业收入3.66%。”截至2024年末,企业拥有562项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荣誉,并先后参与起草12项国家、行业、协会或团体标准,从“单一设备生产商”迈向“行业标准制定者”。2024年,铁拓机械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专精特新企业的跃升,离不开人才的有力支撑。泉州通过实施专精特新人才素质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团队,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科盛智能依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进高层次研发团队;铁拓机械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长安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科研院所进行技术研发合作。此外,市工信局常态化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从智能物流到工程装备,泉州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轨迹,折射出城市产业生态的深刻变革。李丹蓉表示:“政府角色从管理者转变为创新生态构建者,通过政策礼包、要素倾斜、平台搭建,推动企业从‘单打独斗’走向‘生态共赢’。”随着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泉州专精特新企业正从“小而美”走向“精而强”,从“泉州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将继续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翼,助力泉州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行稳致远。

我的获得感

科盛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国耀:

在专精特新专项扶持政策的有力引导与支持下,我们企业在智能物流装备领域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先后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一系列核心装备,实现软硬件系统深度融合,构建起全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这些突破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与智能化水平,也有效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让我们感受到了政策护航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市场竞争力增强。

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岱乐:

得益于专精特新专项扶持政策的持续赋能,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于北交所成功上市,在生产制造模块实现了多项智能制造场景的落地应用,进一步夯实了高质量发展根基。我们也将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企业战略、技术研发、生产运营和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积极推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协同提升。

“十四五”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成绩单

●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869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73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家(含近期公示 名单),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累计培育重点“小巨人”企业19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以上排名不含厦门单列或自评)

责任编辑: 黄冬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