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破解城市排水难题 兴合环保“零堵塞”技术入选山东绿色低碳技术成果

今日快讯 2025年11月02日 17:09 3 admin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高新区重点推荐企业——兴合环保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合环保”)自主研发的“海绵城市零堵塞渗排水系统”技术成功入选,标志着该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价值与应用潜力获得省级权威认可,为全省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治理提供了优质技术解决方案。

破解城市排水难题 兴合环保“零堵塞”技术入选山东绿色低碳技术成果

核心实力突破技术痛点

作为专注于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全年雨水排放收集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兴合环保自2019年成立以来,始终以“破解城市水问题,助力低碳转型”为核心使命,在渗排水技术研发领域持续深耕。此次入选的“海绵城市零堵塞渗排水系统”技术,正是公司多年技术积累的核心成果,针对性攻克了传统渗排水材料长期存在的两大痛点:一是解决“易堵塞”难题,通过创新材料结构设计与流体力学优化,大幅提升系统抗堵塞能力,确保长期稳定排水;二是突破“承压不足”瓶颈,采用高强度复合材质,在提升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实现约30%的结构荷载降低,适配更多复杂建筑与市政场景。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技术在经济性与环保性上实现双重突破。在成本控制方面,通过材料配方优化与生产工艺升级,每平方米造价较传统系统节约1/3至1/2,显著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升技术推广可行性;在绿色性能上,技术全程遵循低碳理念,与传统渗排水方案相比,可减少施工阶段碳排放,且系统使用寿命延长5~8年,间接降低后期维护产生的资源消耗。经权威机构检测,该技术综合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在多个城市市政道路、住宅小区、公园绿地项目中应用,有效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助力城市构建“渗、滞、蓄、用、排”一体化的海绵体系。

技术实力获权威认可

《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作为全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技术指引,聚焦水治理、大气防治、固废处理、节能降碳四大核心领域,筛选标准严格,仅收录具备技术先进性、示范带动性与市场应用前景的优质成果。

兴合环保技术的成功入选,不仅是对企业研发实力的肯定,更体现了山东省对海绵城市建设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视,为全省工业企业、投资机构选择绿色低碳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兴合环保进一步拓展市场、推动技术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链布局强支撑

能够在技术竞争中脱颖而出,源于兴合环保对创新能力的持续打磨与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支撑。目前,公司已构建“研发—生产—施工—服务”一体化运营体系,在管理体系上,通过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知识产权、能源管理5项国际标准体系认证,同时斩获中国绿色建材三星级认证、国家海绵城市渗排水行业首张“碳足迹”认证证书,成为行业内少数同时具备绿色建材与低碳认证的企业之一。

破解城市排水难题 兴合环保“零堵塞”技术入选山东绿色低碳技术成果

在技术成果储备上,兴合环保更是行业内的“创新标杆”。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拥有国家专利140余项,软件著作权6项,国内领先科技成果2项,主导编制国家图集1项、华北专项图集1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2项,多项技术成果被纳入行业规范,为海绵城市渗排水领域的技术标准化发展贡献力量。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公司还建有市工程研究中心、市企业技术中心、市技术创新中心、市重点实验室、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五大创新平台,形成“平台支撑研发,研发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省新材料领军入库企业等多项荣誉,成为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的重点培育企业。

多维度发力助绿色转型

此次技术入选省级目录,对兴合环保而言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下一步,该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海绵城市零堵塞渗排水系统”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深化与市政、住建等部门的合作,在省内重点城市开展技术示范项目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与城市需求,对技术进行迭代优化,开发适配北方寒冷地区、南方多雨地区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技术应用场景。

同时,兴合环保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双碳”目标下的技术创新方向,围绕雨水资源化利用、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升级等领域开展攻关,力争推出更多绿色低碳技术成果。此外,公司还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标准制定、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行业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共同提升山东省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全省绿色低碳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兴合力量”。

泰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辖区内绿色低碳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对接、资源整合、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助力更多像兴合环保这样的创新企业脱颖而出,为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大众新闻记者 李培乐 通讯员 陈国栋)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