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空天跨域协同技术前沿与挑战研讨活动在京举办『航天视窗』(1383)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7日 08:14 0 aa
空天跨域协同技术前沿与挑战研讨活动在京举办『航天视窗』(1383)

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734期】

国 内 航 天

空天跨域协同技术前沿与挑战研讨活动在京举办

10月12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空天跨域协同技术前沿与挑战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研讨活动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白成超、军事科学院创新院助理研究员李星辰担任执行主席,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姚美宝、哈尔滨工业大学副研究员颜鹏担任学术秘书。

主旨报告环节,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红军以“空天跨域协同视角下商业航天产业升级与大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实践—迈向航班化空天运输时代”为题,针对“航班化太空进出”目标,探讨大规模进入太空的关键前沿技术,并结合产业实际提出技术协同、政策支持、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建议,为推动空天跨域协同发展与太空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实践参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有关专家作“无人系统空天跨域协同发展设想及关键技术进展”报告,针对空天跨域信息融合、跨域通信、协同任务管控等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思路,以推动无人系统空天跨域能力提升。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空天跨域协同顶层架构、多域联合协同探测技术、多域互联动态组网通信技术等话题,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其中,中山大学教授卢镇波介绍了空天跨域协同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情况,认为跨平台自主管控技术与跨域协同体系对大规模低空应用中的信息传输、导航定位、航路管控具有重要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明提出要结合航天思维深入探索体系优化路径,重视通信、网络等要素的空天协同体系支撑作用。大家一致认为,空天跨域协同技术的发展正从平台分立走向体系融合,其核心驱动力在于紧贴实际需求,以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体系构建的瓶颈。当前需重点攻克跨域智能协同管控、异构信息融合、动态组网通信等基础共性技术,进一步推动数据、通信、服务的标准化进程,加速多平台多维数据融合解析技术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异构系统间的“语言不通”问题,确保天、临、空、地各类平台能无缝互联、实时互动,最终形成高效、自主的协同能力。

空天跨域协同技术前沿与挑战研讨活动在京举办『航天视窗』(1383)

(来源:中国宇航学会 微信公众号)

深蓝航天130吨级可复使液氧煤油发动机20秒整机点火试验再次成功

近期,深蓝航天130吨级可重复使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RS 20秒整机点火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试验中,发动机起动-持续工作-关机全流程平稳运行,推力、混合比、组件温度等关键参数均符合预设指标,圆满达成预设的试验目的。

试验中所用雷霆RS发动机此前已完成首次整机试车,本次基于首次全系统点火试车获取的核心参数,进行了迭代优化,对雷霆RS发动机系统协调性与推力室关键特性进行了全面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推力、室压、混合比等关键核心指标均达到设计预期,参数偏差处于工程可控范围,为后续发动机全工况循环测试等工程化应用推进奠定了基础。

相较于首次试车,本次圆满成功标志着雷霆RS发动机正式从“短时启动运行”阶段,迈入“长时稳定工作”的关键进阶阶段。

本次雷霆RS发动机20秒整机试车的圆满成功,为发动机后续全工况测试积累了一定数据支撑,为大运力运载火箭星云二号一子级动力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

(来源:深蓝航天 微信公众号)

国 际 航 天

日本成为美Rocket Lab公司主要发射服务市场

10月14日,美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火箭从新西兰1号发射场成功升空,将日本合成视角公司的一颗第三代StriX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送入高度583千米、倾角42度的轨道。

日本已成为电子火箭的最大市场之一。日本多款国产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持续延误。原计划发射JAXA卫星的埃普西隆-S火箭因三年前发射失败及发动机屡次测试故障仍处停飞状态,而日本太空一号公司的凯洛斯火箭两次发射均失利,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公司的零号火箭首飞已推迟至2027年之后。

(来源:航小宇 微信公众号)

空天跨域协同技术前沿与挑战研讨活动在京举办『航天视窗』(1383)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编辑 | 刘恺玥

校对|刘心继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