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消息】10月16日消息,许昌市人民政府日前发布关于科技创新奖励的决定,决定对2024年度为许昌市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262家单位给予奖励...
2025-10-16 0
来源:【中国能源报】
“在电力行业,AI正从‘效率工具’跃升成为‘生存要件’。对此,实时高质量的数据是前提,高可靠的通信网是基石,这将需要重新定义场景数字化、重定义通信目标网、重定位网络安全。”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举办的全球电力峰会上,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的观点一出,持续引发了全行业的高度关注。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数智化被公认为是驱动新型电力系统演进的核心引擎,“AI+电力”成为重要抓手。也正因此,从行业层面到电力企业均在积极开展如何利用AI推动智能化转型的探索。凭借全球领先的ICT硬实力,结合在电力领域多年深耕细作,华为不仅给出上述前沿而精准的判断,体现了其对电力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与责任担当,更是以数字底座为基实现从发电、输变电、配用电到电力基础设施的全场景覆盖,展现了用好AI跃升电力行业智能化的全球样本。
解决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首要问题,AI必是“刚需”
AI为何越来越被视作电力行业“刚需”?孙福友用一组数据直观展示了现实需求所在:2025年上半年发生的十余起大停电事件,影响了超过12亿人次,系统极致稳定成为电网企业的头等大事;到2030年,中国分布式光伏将达10亿千瓦,电动汽车达到1.1亿辆,各类调节性负荷会上升到9%以上,需要电力系统极致灵活。
“极致稳定与极致灵活既矛盾又统一,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孙福友分析称,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生产运行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电力平衡稳定是头等大事,数字化、智能化随之成为攸关企业生存的刚需。为了解决难题,AI将在电能全过程中发挥核心价值,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及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如其所言,预计到2030年,我国风光发电量将超过30%,从而进入失稳频发高发区段。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既需要电力安全保障、电网安全韧性的平稳兜底,也对系统提升灵活调节能力、优化能源配置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直面考验,AI必将由“效率工具”跃升为“生存要件”,从精准预测到最优求解出发重构电力生产运行模式。
孙福友举例,面向未来,主网更坚强,配网则需更透明和灵活。“比如在配网侧,我们要关心反向重过载,海量分布式光伏功率断崖式骤降而系统无感。这就需要AI体系性发挥作用,如新能源功率预测、负荷预测、调度求解、稳态、暂态计算等场景,也包括AI加持的市场机制在生产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高需求、高挑战是激发AI发挥重要作用的驱动力,要真正发挥好AI所引领的创新力、调节力和数字力,实时高质量的数据是全面释放AI潜力的前提所在,高可靠的通信网则是基石。“数据跨主体流动才能产生价值。这需要可信、可控、可追溯的电力数据交换空间,通过联接多方主体、基于共识规则,为 AI 提供持续、可靠、多维度的数据供给,为业务间、上下游、生态链的数据交换建立可信任的机制,消除各利益干系方对数据交换的担忧。”孙福友表示。
筑牢基础加持数智化,构建AI触手可及的通信目标网
当AI不再仅仅是提升效率的辅助手段,而是作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兜底关键,其自身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若是基础不牢,安全稳定必然不保。“极具可靠性的通信网络是实现实时高质量数据的基座,我们必须要重新定义数字场景以及通信目标网络,重新塑造网络的安全性。没有通信,就没有保护、没有自动化、没有信息化、没有数字化,也就没有AI使能。”孙福友对此提出,“站在后天看明天,决定今天怎么做”的通信目标网规划尤为重要。
事实上,通信早已被众人熟知,常常却又最容易被忽视。为了更好凝聚行业智慧、形成广泛共识,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联合多家权威机构与企业共同编制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通信目标网白皮书》(简称《白皮书》),于近日正式对外发布,为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提供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支撑“双碳”目标落地。围绕通信目标网,白皮书着重强调了“主网智强、中压融合、低压透明、高速安全、天地一体”的20字特征,为全行业带来权威参考。
以前瞻视角统筹当下建设,场景与技术相互结合与促进,通信目标网的特征具体可理解为:主网通信是电力系统通信的“大动脉”,需要在全面光纤化的基础上,加强智算通信的能力,以支撑数字孪生和智能化;中压通信是目前电网通信最薄弱的环节,需要光纤网和无线专线融合,以支撑配电网的弹性组网与分布式能源的灵活接入;低压通信作为电网的“神经末梢”,需要实现透明化,能够实时感知全量、全要素运行状态;随着接入点的倍增,安全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高效的通信网是电力系统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否则将成为阻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孙福友强调。
基于数字底座,打造覆盖电力全场景的智慧解决方案
在通信与智算双轮驱动下,华为依托“数字能力+云管边端协同"技术架构,构建了覆盖发电、输变电、配用电全环节的电力数字化解决方案体系。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实现了电力全场景智能化覆盖,更通过AI深度赋能电网运营,打造了全球电力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标杆范式,为电力基础设施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样本。
以配用电为例,其作为供电系统的毛细血管保障着“最后一公里”。但目前在部分区域,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并网数量的急剧上升,带来的功率反送、电压越限、反向过载等问题影响着电能质量。当分布式光伏达到亿千瓦级体量,低压分布式光伏超75%的大规模接入,让电网实时平衡难度更大,甚至威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针对痛点,华为通过构建配网AI模型,与HPLC高频数据采集、融合终端柔性调控能力结合,实现台区级未来24h的15min粒度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及负荷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该技术方案通过智能建模中控技术实现优化模型的自适应迭代,解决预测与调度模型的泛化性难题,实现分布式光伏就地最大化消纳,保障台区安全稳定运行并提升分布式光伏可调可控能力。在陕西,华为联合国网陕西电力联合创新和规模验证,实现了低压400V台区透明化,以实时感知、集中管理与调控和秒级响应,完成低压分布式新能源管理,这也是峰会期间发布的2025电力全球样板点。
再如,针对配电场景,华为聚焦擅长的通信和智算部分,与合作伙伴打造基于云-管-边-管-端架构的整体解决方案,让配网单点数字化走向开放的、可持续的、体系化的数字化;针对发电场景,华为提供的智慧电厂方案,实现统一数字平台、统一视频分析平台、全厂统一网络、全栈自研操作系统,智慧新能源方案让集团可视、区域可控、场站可感……基于领先的数字底座和ICT技术应用,华为已是全球电力行业跃升数智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根据最新发布的《电力行业全球数智化指数(GDII)》,截至目前,全球50%的国家仍处于传统电网发展阶段,亟需数智技术支撑本国电力系统持续演讲,同时电力企业数字化投资对企业安全运行能力和盈利能力影响极大。这背后,意味着数智化转型仍有巨大挖潜空间,建议未来投资应提升到3—5%,形成滚雪球效应。在此过程中,华为将带来更多新思路、新突破,赋能全球电力行业发展。
本文来自【中国能源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大河财立方消息】10月16日消息,许昌市人民政府日前发布关于科技创新奖励的决定,决定对2024年度为许昌市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262家单位给予奖励...
2025-10-16 0
10月15日,为期3天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简称“湾芯展” 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汇聚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展商,以“不一样的...
2025-10-16 0
官宣卖车后,京东开始“招兵买马”。10月15日晚,招聘平台脉脉上显示,京东汽车已释放多个岗位。其中,零售事业部算法岗年薪最高可达123万元(35k—6...
2025-10-16 0
来源:【中国能源报】“在电力行业,AI正从‘效率工具’跃升成为‘生存要件’。对此,实时高质量的数据是前提,高可靠的通信网是基石,这将需要重新定义场景数...
2025-10-16 0
光明网讯(记者 张佳兴)10月16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当地时间10月15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庆祝活动上,中国“三北”工...
2025-10-16 0
IT之家 10 月 16 日消息,艺卓中国今日发布 FlexScan EV2410R—— 一款适用于商业及其他应用的 24.1 英寸 WUXGA 分辨...
2025-10-16 0
尼康公司今日正式宣布推出尼克尔 Z DX 16-50mm f/2.8 VR 标准变焦镜头,专为 Z 卡口 DX 格式微单相机用户打造。这款镜头突破性地...
2025-10-16 0
2025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将于2025年11月在武汉市召开。年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
2025-10-1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