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济南人形机器人“狂飙”崛起

排行榜 2025年08月23日 21:03 2 aa

济南人形机器人“狂飙”崛起!

8月17日,济南造机器人——“行者泰山”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4x100接力决赛中获全国第三名。

如今,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济南机器人产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

今年以来,济南持续发力机器人产业,成立专班、出台扶持政策、发布三张场景清单、成立产业联盟......

在激烈突围中寻找破局之道,济南机器人产业版图快速扩张,布局打法愈发清晰。

济南人形机器人“狂飙”崛起

本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期间,“行者泰山”的表现可圈可点。(特别说明:当一项比赛派出2台机器人参赛时,机器人就分别命名为“行者”和“泰山”。)

8月14日举行的100米表演赛中,“行者泰山”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8月15日上午,1500米比赛中,“泰山”受串道机器人干扰,摔断左手臂,但依然坚持跑完全程,引发广泛关注;下午举行的400米比赛中,“行者”闯入8强。

8月16日,“行者”“泰山”分获100米障碍赛第四、第五名。

8月17日,“行者泰山”夺得4×100米季军。

优宝特的“行者泰山”,刷新了很多人对济南机器人的认知。

济南人形机器人“狂飙”崛起

济南机器人产业崛起的背后,是全产业链和应用场景的强支撑。

如今,济南机器人产业已形成“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在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工地,ALC条板安装机器人,让内隔墙施工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40%,更创造了高空作业“零安全事故”的行业奇迹。

依托头部企业引领与全产业链优势,济南的机器人产业正驶入创新驱动的快车道。

以济南高新区为例,作为济南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这里目前已拥有机器人上下游企业超500家,其中技术研发、制造类重点企业10余家,2024年实现总产值约31亿元,同比增长4.9%。

从核心零部件生产到机器人本体制造,再到系统集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在济南初步成型,机器人的应用版图正在不断扩大。

济南人形机器人“狂飙”崛起

济南机器人产业的技术突破并不是一家独大的龙头企业,而是在多个细分领域涌现出的一批“隐形冠军”。

优宝特的人形机器人所采用的关节均为自主研发生产;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10台焊接机器人组成一条车轴全自动生产线;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电力巡检机器人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应用……这些技术成果构成了济南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底座”。

这种分散但深入的技术积累,塑造了济南机器人产业独特的韧性。

当全球供应链波动时,济南企业能够依靠本地配套维持生产,当国际技术封锁加剧时,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

种种实践证明,济南通过本土企业的协同创新实现了技术自立自强。

政策助力让济南造“机器人”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目前,济南市已集聚各类机器人企业113家,核心产业规模约150亿元,占全省比重近50%。

前不久,济南机器人产业首批应用场景“三张清单”发布。

其中,“需求”场景清单首批共发布87个场景需求,覆盖制造业、教育、建筑、运输、巡检、卫生、文旅、农业、金融等领域。

除了场景开放,济南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提供载体空间,举办机器人创新大赛促进技术交流等。

这些政策正在逐步构建起有利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行者泰山”的夺冠不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机器人产业发展“济南探索”的胜利。

当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在这里深度耦合,产业政策与市场力量在这里同频共振,凡此种种,济南机器人产业呈现出的蓬勃朝气令人神往。

当济南探索遇上“中国制造”,必将碰撞出更多令人期待的火花。

来源:闪电新闻、鹏观高新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