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奥比中光官宣两款重磅新品——国内首款“一机多模”3D激光雷达,以及业内最适合户外机器...
2025-08-12 0
▲文 | 外企君小编 公共图库图 | Jérémy Glineur
“封闭技术帝国的裂缝中,出走的工程师正用开放理念重塑行业规则……”
——
1
特斯拉内部邮件证实解散Dojo超算项目,涉及硬件团队300余人将被整合至自动驾驶部门或选择离职。这一2018年启动、累计投入超10亿美元的战略项目,曾被马斯克视为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核心基础设施。
在2023年高调发布基于D1芯片的ExaPod计算集群后,Dojo却陷入实际算力利用率不足30%的困境。
到2024年底,特斯拉已悄悄将70%训练任务迁回AWS和谷歌云平台。项目负责人Peter Bannon的离职与约20名核心成员集体出走创立DensityAI,为这场技术豪赌画上句号。
作为特斯拉全栈自研战略的硬件基石,Dojo项目承载着马斯克用超算颠覆自动驾驶训练的野心。2019年首次披露时,马斯克宣称它能“处理真正庞大的视频数据”,将成特斯拉AI雄心的核心支柱。
技术架构上,Dojo选择了一条封闭而激进的道路。2021年AI日发布的D1芯片采用定制化设计,拒绝兼容行业通用标准。其巅峰之作ExaPod单集群算力高达1.1EFLOPS,理论可支撑每日1000万英里虚拟路测数据处理。
现实却给了理想一记重击。封闭架构导致与主流云服务兼容性差,实际算力利用率始终低于30%。摩根士丹利曾预测Dojo可为特斯拉增加5000亿美元市值,但2025年财报显示项目年度运营成本达2.3亿美元,仅贡献15%的自动驾驶模型迭代算力。
成本与效率的双重挤压下,技术理想主义终究输给了商业现实。当特斯拉工程师用Dojo训练自动驾驶模型时,高昂的电力成本和闲置算力在财务报表上划开一道无法忽视的伤口。
2
马斯克在X平台的回应揭示了战略转向的核心逻辑:“分散资源兵分两路去研发两款截然不同的AI芯片毫无意义。”这一表态彻底否定了Dojo引以为傲的封闭路线,标志着特斯拉从技术理想主义转向商业务实主义。
算力采购的全面外部化成为新战略主轴。特斯拉计划增加对英伟达GPU的依赖,并与AMD展开计算合作。更关键的布局是与三星签署的165亿美元AI6推理芯片生产协议。
这款芯片将同时服务于特斯拉电动车FSD系统与人形机器人Optimus,实现马斯克设想的“训练与推理芯片融合”目标。
战略重组伴随着人才布局的洗牌。Dojo团队解散后,约20名核心成员创立DensityAI并获得红杉资本1.2亿美元A轮融资。该公司转向基于英伟达H100与AMD MI300构建开放架构,与特斯拉的封闭路线形成戏剧性对立。
马斯克去年在财报会议上暗示:“考虑到Dojo3和AI6推理芯片,直觉上我们希望在那里找到趋同点,基本上使用同一款芯片。”
这一预见如今成为战略转型的最佳注脚,揭示科技巨头在创新与实用间的永恒博弈。
Dojo项目的终止并未让技术积累消散,反而催化了创新能量的裂变式释放。前负责人Ganesh Venkataramanan带领11名核心成员创立的DensityAI,成为Dojo技术遗产最重要的继承者。
新公司展现出与Dojo截然相反的开放生态基因。放弃特斯拉的定制芯片路线,转向基于英伟达H100与AMD MI300构建混合计算集群。其核心产品AutoTrain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客户按需调用算力资源,宣称可将单次训练成本降低40%。
DensityAI的融资进展验证了市场期待。红杉资本领投的1.2亿美元A轮融资,创下2025年自动驾驶基础设施领域最高纪录。更富深意的是,Rivian、Lucid等三家特斯拉竞争对手已与其达成测试协议,计划2026年一季度商用。
技术迁徙同时引发知识产权争议。DensityAI几乎复刻了Dojo的技术核心班底,包括前芯片架构负责人、分布式系统主管等关键角色。
这种“整体迁移”现象已促使特斯拉启动内部调查,暗流涌动的法律博弈成为行业新看点。
3
外企君小编观察认为,特斯拉的战略转向在行业引发连锁反应。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标杆企业,其放弃自研超算被视为“算力军备竞赛”降温的信号。
2023年全球车企在自研算力基础设施投入达87亿美元,但实际利用率超过50%的企业不足五家。
传统供应商迅速抢占中间市场。博世集团宣布与微软Azure合作推出“车云一体训练平台”,大陆集团则收购AI算力优化公司Neural Magic。
这些举措直指车企自建算力的痛点——提升现有基础设施利用效率,避免重蹈特斯拉的覆辙。
芯片巨头成为最大赢家。英伟达与AMD股价在消息公布后分别上涨3.2%和5.7%,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认可了开放生态的胜利。
这与英伟达Drive Thor芯片通过开放生态吸引20余家车企合作的现状形成呼应,凸显行业技术路线的分野。
更深远的变革在于产业格局重构。IHS Markit预测,到2027年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车企将从当前12家缩减至3-5家。
当L4级自动驾驶需要突破1000TOPS算力门槛时,多数车企将被迫在“自主研发的荣耀”与“商业现实的生存”间做出抉择。
三星晶圆厂的生产线上,为特斯拉代工的AI6推理芯片正源源不断下线;奥斯汀DensityAI实验室里,前Dojo工程师调试着基于英伟达芯片的混合计算集群。
当马斯克签署与谷歌云5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时,曾经梦想用Dojo超算征服自动驾驶的特斯拉,最终在效率与成本的十字路口低头。这场解散风波揭示的残酷逻辑正席卷整个科技界:再宏大的技术愿景,也需接受商业效率的检验。
相关文章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奥比中光官宣两款重磅新品——国内首款“一机多模”3D激光雷达,以及业内最适合户外机器...
2025-08-12 0
▲文 | 外企君小编 公共图库图 | Jérémy Glineur“封闭技术帝国的裂缝中,出走的工程师正用开放理念重塑行业规则……”——1特斯拉内部邮...
2025-08-12 0
金融界2025年8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的专利...
2025-08-12 0
先看个故事某年双11前夜,某电商公司的核心支付系统突然崩溃。症状很奇怪:系统稳定运行了8个月毫无问题,但就在双十一前突然开始疯狂创建数据库连接,30秒...
2025-08-12 0
金融界2025年8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西北工业大学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力通信网...
2025-08-12 0
【CNMO科技消息】近日,有数码博主曝光2025年上半年(1-6月)中国手机市场激活量排名,数据显示华为位居榜首,小米紧随其后,苹果则位列第四。CNM...
2025-08-12 0
来源:中国日报网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深刻重塑全球产业版图。伴随大模型技术的爆发式演进,千行万业正加速迈向数智化转型的深...
2025-08-1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