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以赛为引,看智能化新阶段新挑战

今日新闻 2025年08月26日 10:10 1 aa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吴琼
以赛为引,看智能化新阶段新挑战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8月17日,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以下简称“大赛”)于浙江省桐乡市闭幕。历经半年多的初赛、复赛选拔,近20万名参赛学子中有1万余名选手进入决赛环节,赛事规模再创新高。

决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参与到超级工匠、机械装载、智能编程等13个赛项的比拼中,每一个项目都兼具挑战性与趣味性。

“超级工匠”比赛项目的选手们配合默契、争分夺秒,现场设计、组装遥控特种车和射击装置。只见赛道上,一个个“能量球”被精准装入车中,稳稳送抵指定位置。紧接着,遥控小车在精心设计的装置辅助下,灵活穿梭,勇闯险关,最终成功抵达终点。

同一时间,机械装载、机械设计、无人机精准操控、编程智控—机械臂协同、太空基地等比赛项目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随着一个个代码指令的生成,科技蓝图也在青少年们手中一点点构建而成……

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作为教育部白名单赛事,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并已连续举办三届。大赛面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的在校学生,以“培养人机协作能力、激发融合创新思维、提升设计实践素养”为核心目标,设“劳动技能”和“智能设计”两大赛事类别,旨在通过竞赛活动,充分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机协作、融合创新、设计实践等综合能力。

为更好发挥教育与产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大赛延续“赛会融合”模式,同期举办教育大会与成果展,邀请院士、企业代表等共商青少年科创人才培养路径。

与大赛同期举办的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上,多位院士、行业专家,及来自学术界、教育界、产业界的100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该会议以“数字化赋能教育发展,新质力夯实人才根基”为主题,围绕智能技术驱动教育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探讨自动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前沿趋势与创新策略。

大会发布了《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图谱》和《教育大模型技术路线图》两项成果,为数字教育时代的人才精准培养与学科发展提供科学指引与强大工具支撑。

当下中国正处于智能化新阶段,这一阶段不仅会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还给自动化科技工作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大会指出,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培养智能教师,使因人施教变为现实,极大提升知识教育的效果和公平性;二是实现知识芯片和人脑的结合,使人们获得知识的效率大大提高;三是促进人工神经网络和人脑神经网络结合,不断增大创新潜力;四是形成新的教育制度和新的教育评估方法。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