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与华为的合作,已悄然升级。双方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采购”关系,而是进入了“深度拥抱”的2.0时代。这一转变的核心,是从单点技术合作转向全链条的生态融...
2025-10-27 0
在新疆西北角的克拉玛依,曾经连草都难以扎根。今天却绿树成荫、河水穿城。过去黄沙遮天,如今碧水绕城是因为 “引额济克” 工程。
从 1997 年动工、2000 年 8 月正式建成通水至今,这条 475 公里的人工水脉成功让世界重新审视中国对环境工程的理解能力和执行效率。
克拉玛依的地理条件几乎可以用“绝望”来形容,年降水量不到 100 毫米,蒸发量却是这个数字的十几倍。树种上了,活不了;草种下去,风一吹就没影了。
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还不到 1%,空气里总是裹着灰,生活在这里,像是天天在经历一场沙尘版的生存游戏。
国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1997 年 3 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一项被称为 “引额济克” 的国家级工程正式启动,目标是从额尔齐斯河引水到克拉玛依。
这条河横跨中哈边界导致跨境水资源协调很难实施,中哈两国通过《中哈利用和保护跨界河流联合委员会》机制长期协商,达成调水共识,工程全长 475 公里,是当时国内最长的混凝土衬砌人工引水渠道。
20 多个工程会战团上万人奔赴工地,昼夜施工,三年多时间里几乎没有停歇。土工程中要穿越山体、翻越戈壁、跨越断裂带,建成的隧道、渡槽、倒虹吸等高难度渠系建筑多达 554 座,其中顶山隧道等地质复杂段施工难度极大,需格外谨慎作业。
在外界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中国已经用一条水渠,把克拉玛依从地图上 “黄” 回了 “绿”。
水一通,变化立竿见影;城市不再靠石油 “吊着点气”,有了真正可持续的生态基础。克拉玛依河成了城市的新生命线,两岸绿地、湿地和生态走廊逐步成型。
绿化覆盖率从原来的 1% 一路飙升到 2017 年的 43%,截至 2025 年已提升至 44.24%,原本单调的城市轮廓被一层层绿色包围,城市的气质也随之改变。
克拉玛依从一开始就把节水作为基础原则,滴灌、喷灌、中水回用都成了城市绿化系统的标配,农业灌溉也逐步向精准灌溉转型像富城油砂矿采出水处理项目年节水 97.2 万立方米。
水资源综合回用率达 87.1%,工业用水万元 GDP 耗水量仅 37.7 立方米,位居全疆前列。在水资源依然紧张的背景下,这座城市不仅要绿,还要绿得科学、绿得稳,局部小气候的改变也越来越明显。
随着绿地面积扩大,沙尘天气变少,空气中湿度上升,动植物种类也比过去丰富了不少。2022 年数据显示,克拉玛依空气优良天数达 342 天,PM2.5 浓度全疆最低;城市水质达标率 100%,核心湿地水体透明度超 60 厘米,生态改善成效可感可测。
过去外界常把中国的生态治理当作短期工程看待,但当一个干旱城市连续几十年稳定推进绿化、节水、生态修复,这种持续性本身就说明了问题,中国真的是在一步步把沙漠变成人可以留下来的地方。
克拉玛依一直没有止步于自身转型,近几年我国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把一整套治沙治水的技术体系推广到中亚、西亚甚至非洲地区。
草方格技术、光伏压沙、耐旱植物育种这些看似 “土”,却实用得很并在哈萨克斯坦推广中国节水滴灌技术,实现治理模式的共享。
中亚国家长期面临荒漠化和水资源紧张的双重挑战,中国在克拉玛依、毛乌素、库布齐沙地的经验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中国靠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政策的长期持续。
这种治理理念与某些西方国家的 “项目制” 思路明显不同,后者往往是阶段性投入,项目结束了,资金撤了,问题可能又回来了。国际上对 “中国方案” 的反应也在悄然转变,有人开始关注中国治沙背后的组织能力与政策定力。
在全球每年超过 240 亿吨土地退化的背景下,克拉玛依的变化是中国生态治理系统性、科学性的集中体现。这种转变,不在于它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创新,而在于它持续做了一件很多国家坚持不了的事。
“引额济克” 水渠背后是中国对生态治理系统性的理解,是从政策、工程、管理到技术,一整套联动机制在运转。项目启动靠的是国家意志,项目推进靠的是组织协同,项目成效靠的是技术硬核。最终,这种 “集中力量办大事” 的机制成了难以被复制的优势。
中国没有把生态变绿当作高科技秀场,过去,很多西方观察者对中国生态治理持观望态度,认为中国的做法 “不可持续” 或者 “资源浪费”。
但克拉玛依的案例正在打破这种偏见。它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出了质量、活出了样板。这种从 “油城” 到 “绿城” 的转型,更是生活方式与生存逻辑的重塑,而这恰恰是很多干旱地区城市当下最缺的东西。
“引额济克” 是一条人工水渠,把克拉玛依从沙漠边缘拉回了现代城市体系。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不仅能在经济上高速增长,也能在生态治理上稳步前行。
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与生态退化双重压力的背景下,克拉玛依的实践无疑提供了一个真实、可感、可复制的参考样本。
信息来源:
世界水日 | 点赞中铁五局参建的这些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工程.中铁五局.2021-03-22.
相关文章
东风与华为的合作,已悄然升级。双方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采购”关系,而是进入了“深度拥抱”的2.0时代。这一转变的核心,是从单点技术合作转向全链条的生态融...
2025-10-27 0
图为玻璃面板幅面(图源: RENA)先进封装已成为后摩尔时代芯片算力提升的核心手段。随着晶体管不断缩小,芯片尺寸达到光罩极限,将大芯片分割成更小的Ch...
2025-10-27 0
前言面对日益沉重的债务压力与人口老龄化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将人工智能视为化解困境的突破口。市场对其推动经济爆炸性增长抱有极度乐观的预期。然而,人工智能在...
2025-10-27 0
在新疆西北角的克拉玛依,曾经连草都难以扎根。今天却绿树成荫、河水穿城。过去黄沙遮天,如今碧水绕城是因为 “引额济克” 工程。从 1997 年动工、20...
2025-10-27 0
你还在用AI做客服、写文案?其实它能帮你重构整个电商链路。这篇文章讲透AI在电商中的五大应用场景,结合实战案例,帮你从“工具使用者”变成“链路设计者”...
2025-10-27 0
编者按:本文系第十一届张江高科·芯谋研究集成电路产业领袖峰会分论坛上,张江高科总经理何大军的主题演讲。 当前,国内AI 模型性能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
2025-10-27 0
拒绝参数,只谈体验,关注导盲犬小抠,真实解读您熟悉的数码产品,本文阅读预计耗时3分钟。近两年来的国产手机圈,呼吸灯这个设计又慢慢回归,无论是旗舰机型还...
2025-10-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