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我国第四大水电站:9年投资546亿元,年均发电量超400亿度!

今日快讯 2025年07月27日 22:32 0 admin

我国水电建设史上,一直有“三峡最大,锦屏最难”的说法。这里的锦屏说的正是雅砻江上发电量最大的锦屏水电站。它被国内外水电界公认为是施工难度最大、工程技术与施工环境危险最大的超大型水电站。

我国第四大水电站:9年投资546亿元,年均发电量超400亿度!

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中国的水电建设者们,锦屏水电站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大型水电工程领域的坝工技术、隧洞施工技术、机电设计制造技术。

得天独厚的建造条件

在我国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中,雅砻江中下游河段位列第3位,干流技术可开发水电总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这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在四川凉山州境内形成了一道150公里的“大河湾”,天然落差达300多米,对于水电工作者来说,这是个绝好的大坝修建地。

我国第四大水电站:9年投资546亿元,年均发电量超400亿度!

另一方面,该区域内地势陡峻,存在着断层、倾倒变形、变形拉裂及深拉裂缝等多种不良地质特征,被地质学家称为“水电工程禁区”。上世纪60年代,锦屏水电站就已经进入国家战略规划,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与资金条件,直至21世纪初才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2005年11月,装机容量360万千瓦的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正式开工,次年底实现大江截流。在锦屏一级水电站建造的同时,2007年1月30日,规模更大的锦屏二级水电站也拉开了建设的大幕,二级水电站总投资近300亿,装机容量480万千瓦,年平均年发电量242亿千瓦时,与一级水电站形成“一厂两站”的布局。

我国第四大水电站:9年投资546亿元,年均发电量超400亿度!

突破“五高一深”的极限挑战

锦屏水电站被公认为世界建设难度最大的水电工程,其核心难点源于独特的“五高一深”地质特征——高山峡谷、高拱坝、高边坡、高地应力、高水头及深部卸荷。坝址所在的雅砻江河谷呈典型“V”形,两岸谷肩高差近千米,基岩卸荷带水平深度达50米,岩体中发育大量断层与软弱夹层。河床覆盖层厚达35米,由块卵石、粉土层等复杂沉积物构成,给基础处理带来巨大挑战。在水电站早期的建设过程中,许多建设物资都需要人背肩扛来运送。

我国第四大水电站:9年投资546亿元,年均发电量超400亿度!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建设305米世界最高双曲拱坝,犹如在“豆腐块上插钢针”。为解决左岸深部卸荷裂隙问题,建设者开挖了30公里工程洞室,灌浆钻孔总长近10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混凝土温控更是精密到极致:骨料预冷至7℃以下,浇筑仓内布置百万米冷却水管,确保大坝无裂缝。

如果说锦屏一级的挑战在地表,那么二级电站的4条平均长16.7公里、埋深超2400米的引水隧洞,则创造了地下工程的魔鬼考验。隧洞穿越10MPa级高压含水层和100MPa级高地应力区,一度遭遇世界罕见的超强岩爆与突涌水灾害。

我国第四大水电站:9年投资546亿元,年均发电量超400亿度!

在岩爆最强烈洞段,地应力足以将数百公斤岩石弹射数十米,建设者需穿戴防弹衣与军用钢盔作业。建设团队创新采用“立体排水系统”——在引水洞下方增设排水洞,形成总长超120公里的“地下长城”,并通过微震监测技术预测岩爆风险。为解决独头掘进9公里的通风难题,研发了巷道式通风系统,确保深埋隧洞的施工安全。

2013年8月30日,总投资高达246亿元的锦屏一级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2014年7月12日全面建成投产,年均发电量174亿千瓦时。同年11月29日,锦屏二级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宣布正式投产运行。至此,锦屏水电站14台6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年均发电量高达416亿千瓦时。以年均发电量来计,超越了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为我国第四大水电站,仅次于三峡、白鹤滩、溪洛渡。

我国第四大水电站:9年投资546亿元,年均发电量超400亿度!

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500万吨,上缴税收近35亿元。与此同时,锦屏水电站的建成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意义深远。近80亿立方米的库容不仅缓解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还通过拦沙作用减少三峡水库淤积,成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