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太空太阳能发电终将迎来曙光?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1日 12:29 0 aa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科学家们就梦想将太阳能电池板送入太空。尽管早在70年代就已确认其技术可行性,但真正的太空太阳能竞赛直到近期才拉开序幕。驱动这一转变的,是日益紧迫的全球电力需求增长。随着世界电气化程度加深、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以及脱碳期限迫近,对创新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变得空前强烈。太空太阳能发电,终于迎来了大放异彩的时机。

太空太阳能发电终将迎来曙光?

这项新兴技术依靠巨型卫星收集高强度的太阳光,通过微波或激光将其传回地球。地面接收站捕获能量后将其转化为电力,并入电网。这种能源具备高度可调度性,因为卫星覆盖范围极广,能灵活地将能量传输至需求最迫切的地区。

太空太阳能的发电潜力极为惊人。由于电池板位于云层和大气之外,且不受地球自转影响,它们能全天候、不间断地接收高强度的纯净阳光。因此,这类系统有望提供颠覆性的清洁能源供应。

据伦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测算,太空太阳能可减少欧洲对地面可再生能源高达80%的需求,并将电池储能需求削减三分之二以上。更关键的是,它能使欧洲能源系统总成本降低约15%。相关报告指出,在“发电、储能及电网基础设施成本”方面节省的费用,预计每年将达359亿欧元。

太空太阳能发电终将迎来曙光?

世界经济论坛近期文章强调,太空太阳能能量密度更高,意味着能源系统所需的关键矿物资源将大幅减少。该系统“为提供同等持续电力,所需的关键矿物数量比配备大规模储能的地面方案少几个数量级”,从而“提供了一条更可持续的道路,缓解了国际能源署所指出的关键资源压力”。

尤为重要的是,与地面太阳能电站相比,太空太阳能系统所需土地资源微乎其微。我们不仅将太阳能板“外包”至太空,地面接收站也相对小巧且大多透明,非常适合土地复合利用。这将极大缓解当前公用事业级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土地稀缺问题。

随着太空太阳能的显著优势获得更多关注,相关投资正迅猛增长。美国、英国、中国、日本、欧洲及全球多地的实验室纷纷加速研发进程,知名私人投资者也开始涌入这一领域。例如,罗宾汉联合创始人拜朱·巴特特去年便创立了太空太阳能初创企业Aetherflux。

然而,在实现商业化规模应用前,太空太阳能仍面临关键挑战。世界经济论坛指出,最突出的问题在于私人融资模式——其通常围绕早期初创企业构建,而非支持长期基础设施项目。尽管太空太阳能在长期内将是巨大的成本节约者,但其投资回报周期长且难以精准预测。

太空太阳能发电终将迎来曙光?

正因如此,初创企业正寻求政府合同以推动项目落地。Aetherflux的投资方之一——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合伙人克里斯蒂安·加西亚向CNBC表示:“我们认为军方客户规模足够庞大,且需求足够复杂。若能满足其要求,我们就能构建卫星星座并实现规模运营。届时,技术成本将显著下降,从而得以拓展至其他客户群体。”

尽管挑战犹存,但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宏大叙事中,太空太阳能已从科幻构想蜕变为值得期待的务实方案。当清洁能源的追求突破大气层的束缚,人类或许正站在一场能源革命的新起点。

#太空太阳能发电# #能源转型#

文章来源:Is Space-Based Solar Power Finally Ready to Shine? | OilPrice.com

翻译、编辑:中国国际能源舆情中心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