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从“算力高地”到“产业沃土”,武清这个产业园如何赋能京津冀数字未来?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9日 20:56 0 aa

  你是否经历过游戏画面丝滑切换、语音助手对答如流、AI越来越“懂”你的瞬间?这一切流畅数字生活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看不见却至关重要的“引擎”——算力。

从“算力高地”到“产业沃土”,武清这个产业园如何赋能京津冀数字未来?

  在京津冀交汇的腹地,有一座因“算力”而崛起的创新高地——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村数智创新园。

  前瞻布局,铸就“硬核”底气

  作为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上的关键节点,这里不仅是天津市唯一聚焦云数据应用的主题园区,还是中国科协数字产业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在这片仅1.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部署智能算力超10000P。中国电信建成了京津冀首个国产液冷万卡智算资源池;蔚景数科为数据构建“主动免疫”的安全护甲......这一切,都在为京津冀的数字未来筑牢高质量、安全可信的“算力底座”。

  高村数智创新园的算力优势,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已埋下伏笔。

  2014年,园区与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合作规划,锚定“大数据+智慧产业”赛道,以前瞻性基础设施夯实发展根基。

  “要实现高效算力,稳定的电力和高速的网络是两大基石。”园区负责人表示。为此,园区构建了高等级的电力保障——110千伏+220千伏双等级变压系统布局,足以满足人工智能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园区通过大带宽专线直连北京,将两地间的数据传输延迟控制在0.5毫秒内,几乎达到“瞬时响应”,完美契合了金融交易、在线游戏、工业互联网等对网络速度要求极高的业务需求。

  产业集聚,构建繁荣生态

  “园区以‘算链+数链+智链’为主线,重点布局健康医疗、轨道交通、经济指数、商务金融、数字创意五大产业集群,已吸引近千家企业落户。”园区负责人介绍。

从“算力高地”到“产业沃土”,武清这个产业园如何赋能京津冀数字未来?

  走进园区的数智产业载体——清数科技园,智谱AI已在此设立环渤海总部,目前已完成展厅和办公区的装修,未来将致力于先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

从“算力高地”到“产业沃土”,武清这个产业园如何赋能京津冀数字未来?

  据悉,智谱还计划在园区打造国家级大模型综合评测中心、深度学习培训中心、AI普及教育中心,助推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化发展,助力武清成为环渤海区域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在园区企业蔚景数科的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测试新一代安全芯片。该芯片基于可信计算3.0技术标准,集“主动免疫”与“综合防护”于一体,可动态感知并抵御恶意代码入侵,为能源、工业控制、智慧交通等多领域数据安全提供保障。目前,公司产品已服务全国超100家客户。

从“算力高地”到“产业沃土”,武清这个产业园如何赋能京津冀数字未来?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基于自主可信计算研发的医院网络安全体系项目,已入选天津市网络安全应用场景案例库,并在南开医院开展应用试点。天津市商业健康保险可信数据空间项目申报书已报送国家数据局,计划在天津市商保平台落地实施。此外,公司还针对医疗机构互联互通测试中的“可信验证”环节开发专用技术,相关测试工具正在开发中。

  依托蔚景数科等创新企业的持续深耕,高村数智创新园正逐步形成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场景应用于一体的可信数据产业创新生态。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铁路主数据中心也落户于此。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李平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全国4.8万公里高铁的实时‘脉搏’,都汇聚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主数据中心。”

  “中国铁路主数据中心于2018年底建成投入运行,项目总投资22.7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园区负责人告诉津云新闻记者,该数据中心是中国铁路第一座大型数据中心,主要承载铁路行业核心数据存储、12306网站数据交换及全路集中应用系统部署。其信息系统集成工程首次采用国产中标麒麟操作系统,标志着铁路关键领域信息技术国产化的重要突破,也让高村数智创新园成为国家交通数字化的“关键节点”。

从“算力高地”到“产业沃土”,武清这个产业园如何赋能京津冀数字未来?

  突破瓶颈,展望协同未来

  强劲的企业活力带动园区经济指标持续跃升。

  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高村数智创新园招商引资到位额14.34亿元,同比增长95.36%;固定资产投资11.75亿元,增长54.98%;部分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11.02亿元,增幅达121.89%。

  然而,随着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园区产业发展空间不足成为突出瓶颈。但值得期待的是,日前,武清区高村镇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方案已获自然资源部审批,是天津市首例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方案。高村数智创新园作为核心优化区域,预计将新增30万平方米产业承载空间,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超百亿元,为构建京津冀“云—边—端”协同算力网提供核心支点。

  “差异化是园区发展的关键,”园区负责人向津云新闻记者坦言,“依托环京区位、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我们不做大规模存储,而是聚焦高价值算力服务与京冀产业协同。如何深化企业间数据、算力资源联动,将是下一步突破重点。”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