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何小鹏:人形机器人明年底量产,软硬件标准要符合甚至超过“车规”

排行榜 2025年11月07日 07:16 0 admin

“汽车在全球是10万亿美元的市场,一年生产9000万台车;而机器人则是20万亿美元的市场。当然它不会这么快(实现),可能需要10-20年的时间,届时可能会有2亿台甚至更多的人形机器人。”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出了对机器人产业的乐观预期。

何小鹏:人形机器人明年底量产,软硬件标准要符合甚至超过“车规”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5日,广东广州,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长何小鹏在公司总部举行的AI日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小鹏汽车下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视觉中国 图

11月5日,小鹏汽车在2025小鹏科技日活动上发布了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全新一代IRON作为小鹏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拥有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等,将于2026年底量产。

发布会上,IRON走着猫步出场,高度拟人的身形和姿态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

在何小鹏看来,“更拟人”的机器人才是未来机器人的核心发展方向。

他提到,未来高等级的机器人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更拟人”的机器人有三大好处:第一,机器人想达到“聪明”就不能用规则,而是要用AI来驱动,只有从人类世界才可以学到最多的数据;

第二,家庭、工厂等应用场景基本都是为人类设计的,越像人就越容易适应环境。

第三,长相像人更容易让消费者有亲和感,这样才会有销量,进而通过规模效应推动成本下降,形成正向循环。

押宝机器人赛道的何小鹏,也在期待着机器人行业“iPhone 4时刻”的到来,“汽车的发展很多时候是偏第一曲线的线性,因为汽车跟强安全监管相关、跟强政策相关,飞机更是如此。我认为,机器人如果过了技术和产品的拐点,会有一个非常高速度的成长。不知道哪一年会有类似像iPhone 4一样在苹果的转折地位。”

他认为,机器人未来也将出现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从此进入到千家万户。相信在全球公司的努力下,或许5-10年后就会形成一个高度飞跃,“换个角度,我没有想过10年以后,一年能卖多少机器人,但肯定会超过汽车、超过100万台。”

“但从短期的角度来看,机器人的量产还要过很多很多个关。”何小鹏强调。

他介绍,小鹏正准备投入一个自动化工厂来确保工艺和高质量。公司用了5-6年才发现,从量产的角度来看,机器人若使用“消规”根本做不到可靠稳定。机器人的量产和软硬件标准其实大部分要符合“车规”,少部分甚至要“超过车规”,才有可能最终做成高质量的机器人。

以电池为例,即将量产的人形机器人IRON将率先应用全固态电池,其中有着高度的安全考量:机器人被应用在家庭等人员密集场所,对热失控的风险管理不容有任何差池。

此外,何小鹏还透露,小鹏汽车的机器人将开放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未来全球的其他公司、其他个人,都可以用小鹏的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去实现更多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人形机器人是小鹏汽车“AI和物理世界融合”的核心载体之一。

在2025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围绕“物理AI”发布了四项应用,除前述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外,还有小鹏第二代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小鹏Robotaxi、,以及汇天两套飞行体系。

其中,小鹏汽车将在2026年推出三款 Robotaxi车型,同时还将启动Robotaxi试运营。飞行汽车方面,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于11月3日试产并顺利下线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规划年产能1万台,将加速2026年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实现大规模量产。

澎湃新闻记者 吴遇利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