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网讯 华工科技11月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上游物料方面,公司与国内外核心芯片厂商已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会与上游芯片厂商预沟通...
2025-11-07 1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近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一颗来自太阳系以外的彗星——阿特拉斯(3I/ATLAS)。这是人类已知造访太阳系的第三颗星际天体,推测年龄约30亿至110亿年,这也是我国航天器首次观测到星际天体。
天外来客:
打开太阳系外科学奥秘的钥匙
阿特拉斯是人类已知造访太阳系的第三颗星际天体,天然的稀缺性使它在被发现之初就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刘建军:它就是太阳系的天外来客。它非常稀缺,从太阳系之外来的只有三颗,第一颗是2017年发现的,奥陌陌可能大家都知道,还有一个就是2019年发现的,这是第三颗从太阳系外来的。
科研团队通过对天问一号获取图像分析后发现,不仅可以看清阿特拉斯的彗核,还能够看到彗尾,也就是这颗星体明亮的尾部延伸部分。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刘建军:我们现在看到彗尾很大,几千公里,所以目前来看,彗尾里面很有可能有水冰和二氧化碳这些成分,这是需要去确认的。
由于阿特拉斯的天外来客独特身份,也就意味着它所携带的每一粒尘埃、每一滴冰晶,都不同于太阳系。而通过对比它与太阳系彗星的成分差异,就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太阳系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太阳系停留时间短 观测难度大
机会难得,但想要观测到这颗星际天体却并不容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阿特拉斯在太阳系停留的时间非常有限,不仅观测的时间紧任务重,这颗天体自身的独特性也给观测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基于阿特拉斯特殊的轨道,它在9月至11月期间距离太阳最近,随后逐渐远离太阳系。但在这个时间段,地球、太阳和天体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导致地球上的设备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观测。为此,我国科研团队选择了正在执行火星任务的天问一号环绕器进行观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问一号做好了准备,但阿特拉斯又给出了好几道难题。首先就是距离远,这颗星际天体距离火星大概有3000万公里,相当于地月距离的70多倍,并且它的体积较小,想要拍到它,挑战极高。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刘建军:它的彗核直径大概只有5.6公里,它速度快,大概能够达到每秒58公里。
由于阿特拉斯和天问一号的飞行速度都很快,因此两个处在高速运动中的物体,想要拍摄到另一方的清晰图像,就对相机的要求非常高,这也就是天问一号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刘建军:每秒86公里相对速度,需要光学的相机一直指向它,姿态的控制要非常稳定,所以对平台的控制精度的要求就比较高。
刘建军介绍,在克服了距离远、体积小、速度快的难题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后一道难题就是阿特拉斯的亮度非常低,想要在黑暗的宇宙当中给它拍照,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尽可能拍摄到阿特拉斯的清晰图像,科研团队将天问一号环绕器上搭载相机的曝光调整到了极限值。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刘建军:通常我们对火星的拍照可能都是毫秒的曝光时间,我们对这种暗弱的天体拍照,采用了1.34秒的曝光时间,每间隔1.5秒来进行拍摄,所以能够获取这些暗弱天体的信息。
团队协同作战
拼出星际天体完整信息
此次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观测星际天体,是由多个团队协作、互相配合,最终才得到了这些宝贵的观测图像。
由于天问一号环绕器与地球的距离很远,所以想要有效调动它,要克服延时等多项阻碍。不仅如此,由于对于阿特拉斯所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有效的拍摄时间较短,为此,在形成观测计划后,位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团队,就提前对天问一号的各项载荷状态进行了检查,并同步对阿特拉斯的轨道精度等进行测算。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刘少然:通过计算天问一号的精确轨道,以及结合阿特拉斯星体的轨道,最后得出了相对位置关系,给出了最终的精确的拍摄指向。
在掌握了阿特拉斯的基本信息之后,科学家团队需要针对此次观测试验提出具体的拍摄需求,再由飞行控制团队来执行。尽管流程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却并不容易。为此,两个团队在正式拍摄之前进行了两次演练,确保所有观测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最终,在两个团队的配合之下,成功获取了阿特拉斯的观测图像,让我们对这颗星际天体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而这次的成功,也让处于拓展任务阶段的天问一号收获了意外之喜。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刘少然:对于我们来说也确实是意外收获,突破了我们用地面望远镜和设备观测的局限,我们用地面的设备去观测它,效果还是差很多的,因为用火星环绕去拍摄,距离会缩短9倍。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徐静 陶嘉树)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证券日报网讯 华工科技11月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上游物料方面,公司与国内外核心芯片厂商已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会与上游芯片厂商预沟通...
2025-11-07 1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近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一颗来自太阳系以外的彗星——阿特拉斯(3I/ATLAS)。这是人类已知造访太阳系...
2025-11-07 1
每经记者:杨煜 每经编辑:黄博文丨 2025年11月7日 星期五 丨NO.1 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据央视新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
2025-11-07 1
由中国交建和中国港湾联营体承建的巴拿马运河第四大桥东主塔承台首层混凝土11月1日正式开始浇筑,标志着这项巴拿马“最重要的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是...
2025-11-07 2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于周四表示,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今年的年化收入有望突破 200 亿美元,并计划在 2030 年将...
2025-11-07 2
一场兼具知识与趣味的研学之旅。李云逸 摄11月5日,2025年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暨内蒙古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科普草原行乌海专场活动正式启动。首场活动走进乌...
2025-11-07 2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朗安(天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取料放料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1884...
2025-11-07 10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Snap(股票代码 SNAP)于周三公布第三季度营收超预期,并宣布与 Perplexity AI(私有股代码 PEAI.PVT)达成...
2025-11-07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