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滨州籍航天员张洪章“打卡”太空!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1日 21:57 0 admin
滨州籍航天员张洪章“打卡”太空!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10月31日晚11时44分,在邹平市临池镇政府的一间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电视屏幕的直播画面,屏息以待——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即将启航,而乘组中,有一位来自滨州的骄傲:滨州籍航天员、载荷专家张洪章。

现场观看直播的,是张洪章的家乡亲属。火箭点火前的每一声倒数计时,都牵动着大家的神经。当“点火”的指令发出,橘红色的烈焰从火箭尾部喷涌而出,所有人紧绷的情绪在那一刻化作如释重负的欢呼与掌声。

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飞行乘组名单正式公布,张洪章与航天驾驶员张陆、飞行工程师武飞共同组成“飞天阵容”。这位39岁的科学家,成为继王亚平、宋令东之后第三位进入太空的山东籍航天员。他即将开启为期约6个月的“太空出差”,在“星辰大海”完成他矢志报国的梦想。

小乡村“飞”出航天员,家乡父老共同见证荣耀时刻

消息传回张洪章的老家邹平市临池镇望京村,他的亲戚、邻居、老师都无比兴奋。小乡村“飞”出了航天员,让这个平静的村庄一夜间沸腾。

“我的弟弟非常优秀!他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我们全家都为他骄傲!”张洪章的姐姐张洪恩说,话语里满是骄傲和自豪。“知道洪章要执行神舟二十一号飞天任务,我们都为他骄傲。风里雨里,等他回来好好聚聚!”张洪章家乡的“发小”们也齐聚到一起,开怀畅饮,共同观看神舟二十一号发射直播。

31日晚上九点半,张洪章的姐姐姐夫、叔婶、堂兄嫂、侄子外甥等20余名亲属,早早地来到临池镇政府会议室,一起等待神舟二十一载人飞船发射直播,见证属于张洪章的荣耀时刻。张洪恩还专门挑了件红色的衣服,“红色显得吉祥、喜庆,祝愿弟弟一切顺利、旗开得胜。”张洪恩说。“给舅舅加油,希望他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回来!”张洪章的外甥外甥女,也都给他送上了祝福。

小小的会议室里,喜悦的气氛无比浓烈,小桌上也摆满了充满祥和寓意的小摆件——形如柿子、寓意“柿柿如意”的按摩锤,寓意“薯你最棒”的临池蜜薯,以及象征“平安顺利”的丰水梨,表达临池镇父老乡亲对张洪章的衷心祝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时刻也终于到来。

“9,8,7……”当倒数计时开始,全场忽然变得异常安静,只能听见相机快门按动的声响。很多人紧紧地攥住手,仿佛在默默地为航天员们发力、祈福。

“6,5,4……”此时,张洪恩第一个跟着电视直播一起倒数,立刻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所有人一起加入倒数计时的声浪。

“3,2,1,点火!”张洪章的堂妹张宏秀已经哭花了脸。看着火箭升空、耀眼的尾焰点亮夜空的画面,现场所有人都有一种骄傲与自豪的共情。11月1日0时05分,当正式宣布“神舟二十一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时,大家终于可以肆意、激动地鼓掌欢呼。

“真的非常激动,弟弟终于成功了。带着祖国的期待和人民的嘱托,去完成他的任务,把他的青春奉献给星辰和大海。作为洪章的家人,我们会把理解和支持作为他前进的动力。有这样的弟弟,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荣耀。”张洪恩说,“弟弟能有这样的机会,非常不容易。不仅是他多年努力付出的结果,更要感谢国家给他这样的机会,离不开国家对他的培养。”

从实验室到“星辰大海”:科研尖兵的新战场

能够以科研人员的身份成为航天员,得益于张洪章深厚的科研背景。2008年,张洪章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3年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担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担任高性能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研究组组长,在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多个储能领域成果丰硕。

作为此次任务的载荷专家,张洪章的核心职责是在中国空间站“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开展科学实验与应用研究。他的工作将涉及航天医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微重力物理、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诸多领域,包括实验操作、观测、数据采集与分析等。

张洪章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专业,尤其是能源储能、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与航天关联非常密切。张洪章曾说,他的研究领域是一个综合学科,涵盖物理、化学、数学、材料等,与空间站的研究领域高度契合。

在此次航天任务中,张洪章将重点关注电源领域的科研工作。“我具体从事过电源领域,做过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这也是航天电源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出征前的记者见面会上,张洪章向大家介绍,“在轨时我会关注相关电源的工作状态,我自己也设计了相关实验带到空间站,希望能取得满意成果。”

除了自身专业项目,他还将与乘组及地面团队协作,接续开展百余项空间科学实验与试验,涵盖微重力物理、航天医学、生命科学及新技术应用等,力求最大化空间站的综合应用效益。

艰苦训练成就飞天梦想,矢志科技报国

从科学家到合格航天员,转型之路充满挑战。张洪章坦言,转椅训练曾是一大难关,要克服眩晕感,必须训练到临界值。为增强体能,他坚持锻炼,体重从最初的近75公斤减至69公斤,肌肉量显著增加。

能够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科研,张洪章视之为宝贵机遇。他曾说,对于他这样的科研人员而言,可以在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做科研,就能实现许多老一辈科学家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解决以往难以攻克的难题。“我定将倍加珍惜,全力投入,希望将地面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与智慧化为现实,助力中国科技取得更大突破。”他说。

生活中的张洪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钟情太极拳、朗诵和中医。“这些爱好可能感觉与年龄不符,但太极拳是对身心非常有益的运动,”他说,“在空间站闲暇时,我希望能打打太极拳、朗诵诗歌。所学的中医理疗、按摩手法,若队友有不适,也能帮他们放松。”

“国之大者在我心!”努力以丰硕成果,推动国家科技进步

神舟二十一号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7次飞行任务。乘组将在太空中与神舟二十号乘组轮换,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应用、出舱活动、货物进出舱、设备安装与回收、科普教育等多类任务。

“航天员在太空,一方面照料空间站运行维护,更重要的任务是让空间站有更多产出,”张洪章强调,“建站为应用的目标始终未变。我们在地面刻苦训练,就是为了更高效执行任务,助力更多科学产出,服务社会,推动国家科技进步。”

能将亲自参与设计的实验带上太空,是每位载荷专家的夙愿。张洪章深感幸运,也满怀期待。“国之大者在我心!”他表示,“在中国空间站这个国家级实验室,我们将竭尽全力完成每一项凝聚科技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科研项目,助力中国在科技领域实现更大跨越与突破。”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