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Momenta CEO曹旭东:智能驾驶助中国AI走向世界

排行榜 2025年10月27日 05:32 0 aa
Momenta CEO曹旭东:智能驾驶助中国AI走向世界

Momenta CEO曹旭东表示,随着硬件成本和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步迅速优化,智能驾驶未来将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功能,同时将成为新车竞争的胜负手。Momenta要率先实现“搭载1000万台新车”的规模。

如果说智能化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竞赛的下半场,那么智能驾驶则是这场淘汰赛中当之无愧的赛点。一个最新的证据是,在刚刚闭幕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不仅有来自政府部门、企业和学界的嘉宾纵论“解锁智能驾驶的关键密码”,还有搭载不同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试乘体验环节。

“智能辅助很重要,⽽且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未来会逐渐变成⼀个标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智驾的摩尔定律 。”在Momenta CEO曹旭东看来,随着硬件成本和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步迅速优化,智能驾驶未来将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功能,同时将成为新车竞争的胜负手。他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驾驶的产品变得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未来甚至会以超过“两年⼗倍”的惊人速度飞速发展。

作为国内最早投身智能驾驶赛道的科技公司之一,Momenta近年来的市场表现印证了智驾摩尔定律的神奇。从2022年首次搭载量产新车起,短短3年内,该公司研发的辅助驾驶系统已累计搭载车型超160款,覆盖比亚迪、奇瑞、上汽等主流中国车企,以及奔驰、宝马、丰田、本田等头部跨国车企。

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期间,有多位业内专家指出,中国AI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产品与交付能力,已成为全球车企应对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解决方案。智驾出海也成为中国AI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路径。

正如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所说,AI人工智能已成为关乎车企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变量”,得益于市场纵深与体制机制优势,中国市场有望出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苗圩指出,要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协同发展,科学有序推进AI技术落地,逐步拓展驾驶辅助等应用场景;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规则制定,推动中国标准走向国际。

“国家正在制定的智驾安全强标,是基于过往所有事故场景的总结,既包括智能辅助驾驶事故,也包括人类驾驶事故。”曹旭东举例说,像“大雾天进出隧道时遇到事故车”这类极端复杂场景,都被纳入标准考量范围。这个事情实际上弥补了⾏业此前存在的重⼤短板,有利于整个⾏业的发展。

有分析认为,如果这个强标落地,并且能够有效地执⾏,中国的智能辅助的标准有可能成为全球最为先进的、最为严格的标准,能够引领全球的智能辅助在安全上持续的发展。

曹旭东介绍说,Momenta坚持“一个飞轮,两条腿”战略。“一个飞轮”是Momenta创立之初即确立了的技术洞察,由数据驱动、海量数据以及闭环自动化三部分组成,推动量产辅助驾驶(Mass Production)与自动驾驶(Scalable Robo)“两条腿”走路的产品战略,通过量产车上人类司机的海量驾驶数据自动化地训练算法,实现算法的快速成长。“两条腿”是Momenta的产品战略,指量产辅助驾驶(Mass Production)与自动驾驶(Scalable Robo)。“左腿”量产辅助驾驶(Mass Production),致力于提供领先行业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输出源源不断的数据流。“右腿”自动驾驶(Scalable Robo),致力于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并反馈给量产产品技术流。基于统一的传感器平台,两条腿相互协同,形成高效打通。

据了解,基于强化学习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该公司的量产辅助驾驶系统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都有5到10倍的提升。

在曹旭东看来,明年城市辅助驾驶的市场格局将会初步确立,“到时候中国市场可能就剩下2到3家头部企业,全球可能也就3、4家。”他表示,⾃动驾驶技术发展的上半场可能是⾼阶辅助驾驶,下半场则将⾛向⽆⼈驾驶。

“⽆⼈驾驶赛道不排除还会有⼀些新的‘超级玩家’进⼊,因为毕竟这个市场既能创造价值,又能带来回报,是⼀个⾮常巨⼤且极具挑战的市场。 曹旭东表示“在行业供应商里,我们应该会是最早达到千万台规模的企业。”

“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实现Robotaxi‘车端无人’。”曹旭东表示,与部分Robotaxi公司使用改装车、搭载成本昂贵的传感器、耗费高成本算力不同,Momenta将采用更偏向量产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Momenta将使⽤量产传感器,这样可以复⽤海量的量产数据,并且通过量产车来识别各种各样的L4级别的安全的Corner case;另⼀⽅⾯,Momenta也将使⽤量产的芯⽚和量产的域控,这样⼀旦技术成熟后,就能更快地实现大规模L4级自动驾驶量产。”他告诉记者,从辅助驾驶走向完全无人,可以看作一场“汽车机器人”的进化。

在这样一场由AI赋能的、史无前例的行业进化浪潮中,创新素质和市场规模显然将极大地影响最终的竞争结果。从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从Robotaxi到城市智慧交通,中国市场不仅对外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汽车交通领域深度融合的发展前景,更期待着更多具备创新实力和规模效应的企业,勾勒出未来出行的无限可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远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出行周刊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