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疆日报】新疆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评...
2025-10-24 0
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历经频繁洗牌:小米、华为、VIVO轮流登顶。
据Omdia及IDC榜单数据,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VIVO以3700万台的销量占领榜首,市场份额为17.3%左右,华为与苹果则在15-16%的区间内争夺季亚军,守住了基本盘。小米、OPPO和荣耀三家厂商则各有其压力。

小米手机市场份额从第一季度的18.6%滑落到第三季度的14.7%,排名第四。受小米SU7起火事件影响,营销之神雷军某音掉粉29万登上热搜,享受企业家IP荣光的同时,也被“深渊”深深地凝视着。荣耀进入2025年以来,几乎消失在了主流机构的前五榜单中,第三季度靠中低端主流机型重返IDC榜单前五,市场份额为14.4%,与OPPO并列第五,而在Omdia榜单中,荣耀依旧是“others”。
出乎意料的是VIVO和OPPO,同样脱胎于步步高集团,两者却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VIVO侧重音质与游戏体验,强化年轻化与细分市场,以足够“稳”的渠道网络和市场策略,份额逐季递增,顺利登基为皇。
OPPO强调快充与影像技术,主打时尚与高端,但IDC数据显示,OPPO的市场份额在2023年第一季度还高居国内第一,2024年全年则滑落至第四,进入2025年,OPPO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5.7%、15.5%、14.5%,看似变化不大,排名却从前三跌落到第五名,趋势值得警惕。
2021年原OPPO副总裁刘波喊出“高端市场三分天下必有其一”的口号,2025年10月16日,在推动高端化突破的OPPO Find X9系列发布会上,产品负责人周意保“我们尊重苹果,但也自信,OPPO只做最强,不做平替!”这句发言掷地有声,残酷的保五争四却透底品牌在高端市场竞争力不足的事实。
三十周年的关键节点,OPPO还深陷屏幕“绿线”问题,引发品控与售后危机,暴露了其在技术可靠性、用户信任及品牌心智上的短板,直接隔开了OPPO与消费者,削弱了其与iPhone竞争的底气,给这场承载品牌转型野心的关键战役蒙上一层阴影。
对于OPPO跌出市场前三的现状,我们或许可以从「一条绿线」管中窥豹。
2025年以来,OPPO手机多次因一条神奇的绿线被用户们送上热门,比如一位OPPO Find X3 Pro摄影师版的使用者表示,手机2021年9月激活,2025年6月突现绿线。
本以为这是个例,可翻看小红书的帖子才发现,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有用户反馈自己用了不到一年的OPPO Find N3,内屏突然出现一条刺眼绿线,还有网友在评论区吐槽,自己的OPPO手机半夜系统自动更新,等一觉睡醒前置摄像头开始漏液;另有不少Reno 12、一加OnePlus 9 Pro的用户,同样控诉在充电时遇到了抹不掉的绿线。

在黑猫投诉中,以“OPPO”为关键词的帖子共计2万余条,其中明确提到“屏幕绿线”的多达500余条,在媒体公开报道中同样曝光了多起这样的案例,几乎可以认定这是一起较大规模的关乎产品质量的“绿线门”危机。
另根据某书博主燕Da侠整理的OPPO 165款机型数据发现,大致30款是屏幕绿线重灾区。主要集中在OPPO Find x2/x3/x5全系列;OPPO Reno5/6/9系列;一加8/9/10/11系列;一加Ace 2/Ace 5系列。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出问题的手机似乎藏着一个相似的时间规律——大多是用了快四年的时候。
其实绿线问题是有缘由可寻的,重灾区的Find X3与X5系列部分机型采用的是三星6.7英寸E4材质AMOLED屏幕,而这块屏幕后来被业界普遍验证存在潜在隐患,所以不少手机厂商都被坑了一把。
让用户真正气愤的是售后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国内国外双标的可恶嘴脸。
Find X3 Pro摄影师版使用者表示,在激活四年内的质保关键期,广州售后却以“无购买记录”为由拒保。离谱的是,检测过程中因操作粗暴导致边框压痕、后盖皮质脱胶,检测后,在未进行修理的情况下便原样退回。
另有大量用户反应,工作人员开口问发票,没有就不能享受免费维修,激活超过四年则直接明确拒绝,过保换屏必须花钱,少量用户在投诉和据理力争后,获得了免费换屏的机会。
总之舆论汇集成一句:“如果过了四年就不给我免费更换屏幕,是不是意味着OPPO的产品寿命最多只有四年?”
而在大洋彼岸的印度出现同样的情况,境遇却大不相同,处理起来非常顺畅。
2024年,一加手机印度首席执行官对用户承诺,若屏幕出现绿线问题,OPPO印度用户提供终身保修服务。“OnePlus是第一个为印度用户提供绿线问题终身保修的品牌,展示了我们对技术和用户至上理念的信心”,这也被国内用户批判“国内外售后双标”。
目前OPPO方面没有就“绿线门”事件做出公开回应,如何直面质量危机,挽回公众信任,摆脱“双标”标签,避免演化为另一个西贝,OPPO需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
《论持久战》中有一个观点说道,打胜仗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以及“最后胜利”这一必然规律。而中国手机市场目前所处的状态,应当就是在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阶段,至关重要。
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的高端机销售份额升至28%,这部分机型售价在4000元以上,消费群体画像清晰,利润率和品牌商业价值高,高端旗舰机成为厂商必争之地。
OPPO锚定的关键战略正是「高端化」,直接对标苹果,且丝毫不隐藏其野心。
自从2011年首次推出Find系列到如今,在高端化道路上,OPPO已走过十余年的探索期,在5G、AR、影像、折叠等技术领域持续创新、耕耘与收获。在高端化围城里,OPPO曾尝到过甜头,直到今年一季度,OPPO Find X8系列还在持续畅销。
今年OPPO的开发者大会上,OPPO发布了极光、潮汐、繁星编译器三大流畅引擎,针对AI能力推出一键闪记功能,支持图文、视频、餐码等跨场景记忆。
最新的OPPO Find X9系列上,OPPO再度加强与哈苏的合作,推出了8K超清照片,试图以画质革命打破僵局,让每个普通人都拥有专业级的创作自由。
但站在宏观角度复盘其成绩,却早已隐忧暗藏。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OPPO已从中国市场前三中跌出,保五争四;在全球市场同样不乐观,IDC数据显示,OPPO手机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排全球第四,到第三季度已跌出全球前五,沦为 “其他” 序列。
本质原因是,OPPO在争高端的道路上,太过依赖硬件堆叠和高价策略,核心创新技术还不足以支撑。
比如OPPO的VOOC闪充技术曾独树一帜,但随着百瓦快充的普及,早已失去差异化优势;在折叠屏领域,由于起步较晚,铰链与系统优化均落后于三星等厂商;在影像算法、拍照效果等方面,与苹果等高端机型也存在一定差距。而华为却凭借Mate系列的技术创新,在苹果固守的高端市场为国产手机撕开一道口子,随后接连推出的满血鸿蒙生态、旗舰芯片、全球通信卫星电话、昆仑玻璃屏等一系列黑科技,更是依托于中国供应链构筑起坚实的生态技术系统护城河。
而在业内认定为高端化象征的芯片和操作系统等自研技术上,OPPO曾是苹果华为三星之外的手机厂商中,最有可能第一个触摸到最底层芯片的天花板的——2019年成立移动芯片设计公司ZEKU(哲库)。可惜,投入数百亿的芯片自研计划“马里亚纳”也因技术积累不足而被迫关停,给了OPPO的核心技术当头一棒,不仅错失构建技术壁垒的机会,更造成巨大资源浪费。
在高端品牌形象的建立方面,OPPO试图通过明星代言和营销活动来提升品牌形象,但在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用户口碑等方面,与苹果、三星和华为这三家厂商相比,还明显落后一个段位。
幸运的是,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6月,OPPO的同品牌换机率为45%,仅次于苹果的52.9%,用户忠诚度底子不错。这个指标直观展现了品牌黏性与信任度,表示用户依然愿意“托举”你的下一代产品。
不过信任这件事是双向的,一旦裂开一道口子,崩塌的速度可能比想象中更快。当OPPO用户们遭遇"绿线门",售后推诿、维权困难的场景在脑海中一幕幕闪过,品牌过往积累的信任资产,或许又将面临新一轮的压力测试。
OPPO的中年危机,还是来了。
相关文章
【来源:新疆日报】新疆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评...
2025-10-24 0
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历经频繁洗牌:小米、华为、VIVO轮流登顶。据Omdia及IDC榜单数据,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同...
2025-10-24 0
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自发布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分布式能力和全场景智能互联体验吸引着全球目光。2025年10月22日下午,华为正式推出了鸿...
2025-10-24 0
智能手机市场迎来品牌们旗舰机型的大秀肌肉时刻,各大手机厂商也是铆足了劲。 2亿长焦、升级最新处理器、定制电竞/影像副芯、深度定制屏、大容量电池、端侧A...
2025-10-24 0
一年一度“双11”大促如火如荼,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不同花样的促销活动。然而,10月22日,有商家向记者反映,京东在今年“双11”期间推出了新的经营要...
2025-10-24 1
新型系统通过水流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德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仅需水和压力就能发电的全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地球第二大丰富元素 —— 硅的微观孔洞中利用...
2025-10-24 0
文|清扬编辑|清扬互联网时代,网络的风向复杂又多变,前段时间还是围绕着奢侈品、跑车和派对,如今却是声泪俱下的“哭穷式卖货”,画面反差相当离奇。先是澳门...
2025-10-24 0
互联网有一条玩笑,叫做"搞黄色是第一生产力"。从最早的录像带到影碟机,从图片网站到短视频平台,成人内容始终是新技术和新模式普及的试验场。上世纪80年代...
2025-10-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