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阿斯麦CEO:中国开发光刻机很努力,但想追上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9日 07:57 0 aa

阿斯麦CEO克里斯托夫·富凯最近说了一句实话,直接把中国在光刻机领域的努力推到了聚光灯下。

他表示,中国确实非常努力地在做光刻机研发,但距离阿斯麦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这话不拐弯抹角,既肯定了中国的投入,也摆明了行业现实。这场关于光刻机的全球技术赛跑,其实就是一场看谁能笑到最后的马拉松。

阿斯麦为什么一直能在前头?中国凭什么能迎头赶上?这些问题背后,既有技术的门道,也有国际竞争的风浪。

阿斯麦CEO:中国开发光刻机很努力,但想追上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技术差距的现实:阿斯麦站在高地,中国正全力追赶

说到光刻机,圈内都知道阿斯麦占着绝大部分高端市场份额。它手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门槛,谁想进来都得过阿斯麦这一关。

这家公司的设备特别复杂,光一台EUV光刻机,零部件数量多得吓人,配套的供应链横跨全球,光是装配和调试就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阿斯麦的核心技术,比如极紫外光源的效率、纳米级别的精度、系统的稳定性,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追平的。

阿斯麦一直在更新自家的技术,从没停下脚步。比如新一代的高数值孔径光刻机,瞄准的是更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

阿斯麦CEO:中国开发光刻机很努力,但想追上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些设备对技术要求极高,全球能做出来的企业屈指可数。阿斯麦的技术被众多芯片厂认可,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的首选设备。

反观中国,虽然在光刻机研发上投入巨大,但在一些核心环节上还有差距。比如最关键的光源技术,中国目前的转换效率还比阿斯麦差一大截。

还有超精密的光学系统、稳定的机械控制,这些领域中国还在补课。

要想从实验室的样机走到大规模商用,过程非常漫长,各种测试、验证、优化,每一步都得脚踏实地。

阿斯麦的设备已经在全球各种顶级晶圆厂里用得得心应手,而中国的设备还在逐步突破工艺验证关卡。

说到底,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补上的,需要时间、经验和持续投入。

阿斯麦CEO:中国开发光刻机很努力,但想追上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的努力与突破:创新路线和产业链协同渐显成效

虽然差距存在,但中国的追赶速度同样让人印象深刻。面对阿斯麦设置的技术和专利壁垒,中国没有盲目跟风,而是选择了差异化的技术路线。

比如在光源技术上,中国走激光诱导放电等离子体这条路,虽然目前效率还不高,但优点是成本低、能耗小,等工艺成熟后有望缩小同阿斯麦的距离。

除了光源,中国在电子束光刻等领域也有自己的探索。

这些技术虽然现在还无法全面替代高端EUV光刻机,但已经能在一些特定工艺段发挥作用。技术路线的多样化,给中国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避免了被外国企业“卡脖子”的风险。

阿斯麦CEO:中国开发光刻机很努力,但想追上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硬件设备上,中国企业也在不断攻关。上海微电子等公司已经能量产90纳米的光刻机,更先进的28纳米机型也在做客户验证。

虽然和国际最顶尖的设备还有差距,但国产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更值得一提的是产业链上游的突破。国产的光学部件、机械系统、控制软件等逐步实现了自主可控。

像双工件台、核心光源这些关键部件,国产化程度不断提升。华为等龙头企业还牵头组建了产业联盟,推动操作系统、控制平台的本地化开发,进一步完善了整个生态链。

中国的主要晶圆厂已经为国产设备预留了生产线。经过实际生产测试,国产设备在成本控制、维护便利性等方面逐渐展现优势。

国家政策也加大了投入,专项基金和产业扶持,让整个光刻机产业有了更坚实的后盾。

阿斯麦CEO:中国开发光刻机很努力,但想追上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追赶之路不易:经验积累、生态构建和全球竞争多重考验

中国在光刻机领域取得的突破确实值得肯定,但要想从跟跑变成领跑,这条路远没有想象中好走。

首先,阿斯麦积累的技术经验,是几十年沉淀下来的“独门绝技”。

光靠投入资金,短时间内很难把所有的技术都吃透。尤其是EUV光刻机的制造、调试和维护,需要大量现场经验和工艺诀窍,这些都得一点点积攒。

高端光刻机对人才的要求极高。全球懂得这门技术的专业人才并不多,谁都想招到高手,但培养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往往要花上好几年甚至更久。

阿斯麦CEO:中国开发光刻机很努力,但想追上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虽然在加速培养人才,但人才储备和国际巨头相比还有差距。

光刻机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协作网络。阿斯麦能做到行业领先,离不开背后成熟的全球供应链。

中国虽然在推动供应链国产化,但要把所有环节都打通,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践。

国际大厂对阿斯麦设备早已形成了信任和依赖,而国产设备要赢得市场和口碑,同样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国际政治环境也给中国光刻机发展带来新的挑战。美国联合盟友对中国实施高端设备和技术出口限制,关键技术和部件的获取受到很大影响。

中国有一些反制手段,比如稀土资源,但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也成了所有企业都要权衡的难题。

阿斯麦CEO:中国开发光刻机很努力,但想追上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球产业链的复杂性,决定了光刻机这场竞争,不光是技术比拼,更是全球资源和政策的较量。


结语:创新体系与耐心比拼,马拉松才刚刚开始

阿斯麦的CEO说得没错,中国在光刻机领域的努力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但追赶的路还很长。

技术领先不是一蹴而就,背后是几十年的工艺积累和无数次失败的试错。

阿斯麦依靠成熟的生态体系和技术壁垒,依然是高端市场的“守门人”。但中国凭借自己的创新路径和产业协同,已经在一些细分领域看到希望。

未来几年,中国有望在28纳米及以上的设备上实现大规模应用,基本满足国内大部分芯片厂的需求。

阿斯麦CEO:中国开发光刻机很努力,但想追上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新技术路线的推进,中国会继续缩小和国际巨头的差距。长期来看,全球半导体格局会变得更加多元。

中国只要保持战略耐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既突破关键技术,也完善产业生态,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光刻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能力和产业协同的较量。这场马拉松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追赶和赶超的脚步。中国正走在路上,世界都在看。

参考资料:
ASML:中国芯片制造技术落后西方10-15年.观察者网.2024-12-27

日媒:中国正努力开发自有光刻技术,囤积阿斯麦设备库存为取得突破赢得了时间.观察者网.2025-07-16

阿斯麦的好日子还有多久.南风窗.2025-09-05

中国半导体厂商加快国产替代步伐.财经.2024-09-09

国产EUV光刻机有重大突破!.市场资讯.2025-07-01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