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8日 04:08 0 aa

射电望远镜等诸多新型望远镜的出现,感觉就像为我们人类打开了感知宇宙的全新窗口。因为射电望远镜超越了我们肉眼的极限,将宇宙深处前所未见的宇宙图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众所周知,宇宙中不止有可见光的景象,还有各种各样不可见光的景象,我们肉眼只能看到可见光的范畴,如果不借助射电望远镜之类的观测设备,我们是没法看到不可见光的景象的。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在2020年12月之前的几年时间内,我国500米口径“天眼”和美国350米口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这样的话,随着地球自转,我们可以更好地观测宇宙。很遗憾,美国那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大“天眼”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在2020年12月轰然坍塌,变成了垃圾场。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美国“天眼”轰然坍塌

说到“天眼”大家第一时间都是联想到我国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而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功能其实也是很强大的。在我们的天眼出现之前,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性能很先进,曾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科技工程之首。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阿雷西博天文台原负责人罗伯特•克尔声称借助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他可以“听到蚂蚁在火星表面上行走。”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造价高达2.6亿元,在1963年建造,后来它的口径扩建到了350米。从1963年落成到2016年,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始终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望远镜,直到我们的500米口径天眼诞生。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在投入使用的几十年时间内,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虽然名义上是用来进行宇宙深空的探测研究,但是建造这台射电望远镜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反导。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在“防御者”导弹防御计划中启动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制造计划,希望借助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发现核弹头,然后实现精准拦截。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所以在冷战期间,美国这台“天眼”非常繁忙,除了用来进行宇宙观测外,还要去搜集前苏联的电子信号,包括前苏联那些从月球表面反弹回的雷达信号。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在冷战结束后,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就正式转向科研方面了,主要的任务就是搜索那些存在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还要兼顾寻找外星生命的迹象等工作。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虽然美国财大气粗,但是在后期给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项目投入的资金却不断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维护工作就难以保证了。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在2020年12月1日凌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发生坍塌,重达820吨的电子接收器掉下来,砸到了下面的球形反射面上,这下就彻底变成垃圾场了。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对于人类来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轰然坍塌,确实是一大损失。毕竟美国这个“天眼”虽然年久失修,但是功能还是比较强大的,进行维护升级的话,还是可以帮助科学家观测宇宙。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射电望远镜有什么新发现

这些年来,科学家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射电望远镜观测宇宙时,不断取得新的发现。

例如科学家在利用南非的MeerKAT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了来自40亿光年远的“宇宙呼吸声”。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当然,并不是说宇宙真的在“呼吸”,而是接收到了中性氢信号,这是一种波长为21厘米的射电辐射,用于探测星系中的气体分布,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一种信号称为宇宙“呼吸声”。通过研究这一种信号,科学家可以“听到”来自几十亿光年远的星系中气体的运动、聚集与恒星形成过程。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这一次科学家一共识别出11个星系发出的中性氢信号,其中有一个红移值为0.3841的星系,创下了我们人类迄今为止利用干涉技术探测到中性氢信号的最远纪录。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我国500米口径天眼射电望远镜也有很多发现。据报道,自从投入使用至今,“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1152颗脉冲星数量。这一数量早已远超同一时期国际上其它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可能有一些网友好奇,我们的天眼为什么要寻找脉冲星。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当那些中等质量恒星演化到晚期,燃料燃烧殆尽后,就会坍缩成一个极端致密的天体,这一种天体就是我们所说的脉冲星。脉冲星的质量虽然还是非常大,甚至可能比太阳更大,但是它们的尺寸却很小,直径可能只有10公里左右。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也正是由于脉冲星的质量实在是太大了,而直径却这么小,所以它有巨大的密度。这么大的密度、压力,使得脉冲星核心的魔都已经超过了核物质,相当于把原子核压碎了。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科学家表示,这些脉冲星记录了很多恒星的信息,所以这些脉冲星也被科学家称为揭示宇宙奥秘的天体物理“实验室”。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脉冲星甚至口红颠覆我们人类对经典物理的认知。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早在1967年,科学家就发现了第一颗脉冲星,从那时候开始,科学家寻找脉冲星的工作就没有停止过。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研究这些脉冲星,甚至可以通过脉冲星来进行精确的测量。因为脉冲星的转速一般都非常快,最快的脉冲星转速高达几百次每秒。科学家表示,脉冲星是宇宙中精确度非常高的“时钟”,我们可以通过脉冲星来建立更好的时间基准,还可以用来导航。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我国除了“天眼”这一台射电望远镜外,还有其他的射电望远镜,其中一个就是由6台射电望远镜组成的“观天巨眼”。这6台望远镜虽然没有FAST口径那么大,但它们分布在祖国的天南地北,这样一来的话,6台射电望远镜组成的观测网有效口径就等效于中国国土面积那么大。

美国耗资2.6亿,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已成为“垃圾场”

这一个“观天巨眼”有一个功能,那就是为在宇宙深处飞行的航天器进行测轨定位。众所周知,那些飞往宇宙深处的航天器和地球进行通讯时需要通过无线电来实现的,当前我们的天问二号探测器正在飞往遥远的小行星,这一个“观天巨眼”可以接受天问二号探测器传回的信号,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就能知道探测器飞到哪里了,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向探测器发出指令。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