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中荷芯片博弈:荷兰被中国精准卡脖子的深层逻辑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8日 02:12 0 aa

2025年10月,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强行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没收其99%股权并冻结资产。此举看似强硬,实则暴露其产业链脆弱性——安世半导体虽在荷兰注册,但70%-80%产能位于中国东莞与上海,年产量超500亿件芯片。中国商务部迅速反制,禁止其中国工厂向海外出口芯片,直接切断全球供应链命脉。


中荷芯片博弈:荷兰被中国精准卡脖子的深层逻辑

荷兰的“空壳掌控”源于双重误判:一是低估中国产业链控制力。安世半导体核心生产线扎根中国,荷兰仅握股权却无法操控生产;二是高估美国庇护效力。美国虽施压荷兰打压中企,但中国反制时,美方未提供实质支持,反而加剧荷兰企业困境。


中荷芯片博弈:荷兰被中国精准卡脖子的深层逻辑

此次事件折射三大警示:其一,全球产业链已深度融合,单边制裁必遭反噬。荷兰禁令导致特斯拉、苹果供应链受阻,欧洲汽车芯片库存告急,价格暴涨;其二,中国通过精准反制展现产业自信,既捍卫330亿元投资权益,又警示“泛化国家安全”的荒谬;其三,荷兰若执意追随美国技术封锁,将损害自身营商环境,国际投资者或因政策不确定性撤离。


中荷芯片博弈:荷兰被中国精准卡脖子的深层逻辑

正如专家所言:“真正的产业主导权不在股权归属,而在实际生产能力。”中荷博弈证明,在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才是破局之道,单边对抗终将两败俱伤。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