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Meta砸百亿元宇宙翻车!Z世代发5张通牒:美国企业该醒醒了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7日 00:13 0 aa
Meta砸百亿元宇宙翻车!Z世代发5张通牒:美国企业该醒醒了

Meta百亿美元砸向元宇宙,结果Z世代用脚投票——HorizonWorlds里87%的用户停留超不过5分钟,转头在TikTok上日均打开8次;耐克搞虚拟球鞋炒到上万美元,年轻人却骂着“割韭菜”转头买平价环保款;亚马逊强制加班的新闻刚爆,应届生直接取消入职,留言“工资再高也不做工具人”。

作为占美国总人口27%、手握超过3600亿美元消费力的群体,Z世代(1995-2010年出生)正在用行动改写商业规则。

他们不再被动接受企业灌输的“爆款”,而是主动给美国企业界发去5张“警世通牒”,每一张都戳中传统商业模式的痛点。

Meta砸百亿元宇宙翻车!Z世代发5张通牒:美国企业该醒醒了

1、

扎克伯格大概至今没搞懂,为啥砸了上百亿美元的元宇宙,会被15秒的短视频打得落花流水。

Meta财报里藏着答案:18-24岁用户在其平台的停留时长同比降了17%,而TikTok用户平均每天打开8次,CPM(千次曝光收益)比Meta的Reels高出37%。

Z世代对“创新”的定义很实在:不是炫技的概念,而是能解决问题的工具。

北美一项针对Z世代的调研显示,73%的受访者觉得VR设备“像老爸的健身环一样土”,55%明确表示“需要更好的滤镜而非虚拟会议室”。

他们宁愿用TikTok的AI换装模板拍2.3分钟就能完成的短视频,也不想花几小时在HorizonWorlds里捏个虚拟化身却找不到事做。

反观苹果能稳住年轻用户,恰恰是踩对了“实在创新”的点,iPhone的快捷指令功能让年轻人一键搞定健康码、外卖点单,AirPods的无缝切换适配多设备需求,这些“小创新”比元宇宙的宏大叙事更戳他们。

美国企业界该醒了:Z世代不缺新鲜感,缺的是“用得上”的创新,再拿空洞概念忽悠人,只会被直接拉黑。

Meta砸百亿元宇宙翻车!Z世代发5张通牒:美国企业该醒醒了

2、

“环保”“平权”成了美国企业的营销热词,但Z世代早练就了“火眼金睛”,专揪“伪善企业”的尾巴。

快时尚品牌H&M曾靠“环保系列”营销圈粉,结果被曝光其所谓的“再生面料”产品仅占总量的0.7%,旧衣回收箱里的衣服大多被焚烧或填埋。

Z世代瞬间炸锅,在社交平台发起#BoycottH&M运动,导致其北美区销售额当月暴跌22%。

更狠的是,有年轻人直接拿着H&M的宣传册去门店对比,现场拍视频揭露“环保谎言”,单条视频播放量超500万。

相反,户外品牌Patagonia从不喊空洞口号,而是真金白银做环保:每年把1%的销售额捐给环保组织,公开供应链的碳排放数据,甚至鼓励消费者“少买衣服,买耐穿的”。

这种“实在环保”反而赢得Z世代青睐,其北美区年轻用户占比从2019年的28%升到2024年的45%。

Z世代的逻辑很简单:我们支持向善的企业,但讨厌“营销式行善”。

美国企业要么真做环保、真搞平权,要么干脆不说;想靠“贴标签”骗好感,只会死得更惨——毕竟他们随手就能扒出供应链黑料,让虚伪营销翻车。

Meta砸百亿元宇宙翻车!Z世代发5张通牒:美国企业该醒醒了

3、

传统企业总爱居高临下地“教育用户”:“我们的产品最好,你们该买这个”,但Z世代不吃这一套,他们要的是“我参与,我定义”。

耐克曾想复刻“AJ热潮”,推出虚拟球鞋“Cryptokicks”,定价上万美元,结果被Z世代骂“割韭菜割到元宇宙了”。

反观安踏联合抖音发起的“球鞋设计大赛”,让年轻人投稿设计稿,获选者不仅能拿奖金,还能参与产品落地,最后推出的联名款3分钟售罄。

这种“共创模式”精准踩中Z世代的需求——他们不想当“消费者”,想当“参与者”。

美妆界的Glossier更是靠共创起家,品牌早期就在Instagram上征集用户对产品质地、包装的意见,甚至让粉丝给新品起名。

现在Glossier的年轻用户复购率高达70%,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参与做的品牌”。调研显示,68%的Z世代表示“会更愿意为参与设计的产品买单”,这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美国企业得转变思路:以前是“企业生产什么,用户买什么”,现在是“用户想要什么,企业造什么”。再搞单向灌输的营销,只会被年轻人视作“傲慢”,转头投入愿意听他们说话的品牌怀抱。

Meta砸百亿元宇宙翻车!Z世代发5张通牒:美国企业该醒醒了

4、

Z世代不仅是消费者,正在成为职场主力,他们给企业的“职场警世通牒”更狠:拒绝996,讨厌画大饼,把“尊重”看得比工资还重。

亚马逊就栽过跟头,2023年曝光的“强制加班”“监控员工如厕时间”等新闻,让Z世代应届生集体抵制,原本计划入职的1200名新人中,30%直接取消offer。

更打脸的是,有年轻人在LinkedIn上发起“亚马逊职场真相”话题,征集员工匿名爆料,两周内话题阅读量破亿,直接影响了亚马逊的校园招聘计划。

反观微软的“混合办公模式”却圈粉无数:允许员工每周3天居家办公,不用打卡,考核看成果不看时长。结果微软年轻员工的离职率比行业平均低40%,productivity(生产力)反而提升15%。

调研显示,76%的Z世代表示“不会接受没有弹性工作的岗位”,62%认为“领导的尊重比年终奖更重要”。

美国企业的“狼性文化”该更新了,Z世代不是“不能吃苦”,而是不吃“无意义的苦”;他们不是“没有野心”,而是不想用健康和尊严换业绩。

再拿“年轻人要多加班”那套PUA,只会招不到人、留不住人。

Meta砸百亿元宇宙翻车!Z世代发5张通牒:美国企业该醒醒了

5、

传统企业总爱守着官网、线下店等“老渠道”,但Z世代的注意力早散落在短视频、直播、社交平台的各个角落,抓不住流量新玩法,就等于失去年轻用户。

沃尔玛早期也犯过“渠道固执”的错,把重心放在线下门店,结果年轻用户全跑到Target的TikTok直播间抢折扣。

后来沃尔玛急刹车,在TikTok开“深夜折扣场”,让主播带着观众逛仓库挑好物,还搞“评论区抽奖送优惠券”,半年内TikTok账号粉丝涨了800万,带动线上销售额增35%。

反观Sears(西尔斯),死守线下门店和老旧官网,连Instagram都没正经运营,年轻用户根本不知道这个百年品牌还活着。

2024年其北美区销售额暴跌60%,申请破产保护时,有Z世代在社交平台问:“这是个新品牌吗?”

Z世代的“注意力法则”很明确:在哪活跃,就让品牌在哪出现,TikTok的短视频、Instagram的Reels、Twitch的直播,都是触达他们的关键渠道。

而且玩法要“软”,别硬推广告——比如Chipotle在TikTok上发起“吃墨西哥卷挑战”,用户拍创意吃法视频,品牌给优胜者送一年免费餐,既有趣又带货,比硬广管用10倍。

Meta砸百亿元宇宙翻车!Z世代发5张通牒:美国企业该醒醒了

结语:

Z世代给美国企业的5张“警世通牒”,本质上是在改写商业规则:从“企业主导”到“用户主导”,从“概念营销”到“实在价值”,从“单向管理”到“双向尊重”。

那些听懂信号的企业已经尝到甜头:微软靠弹性办公留住年轻人才,Patagonia用真环保赢得消费者,沃尔玛靠短视频抓回流量。

而听不懂的企业,要么像Meta那样在元宇宙里浪费资源,要么像Sears那样被年轻人遗忘。

Meta砸百亿元宇宙翻车!Z世代发5张通牒:美国企业该醒醒了

数据显示,到2025年Z世代将占美国劳动力的35%,消费力突破4600亿美元,他们不是“叛逆的一代”,而是“清醒的一代”,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该用脚投票给谁。

美国企业界该真正重视这届年轻人了:别再用老眼光打量他们,别再用旧玩法忽悠他们,要么跟着Z世代的需求变,要么被Z世代的浪潮淘汰。

毕竟商业世界的规则从来都是:谁抓住了新一代消费者和劳动者,谁就抓住了未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