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中广核工程主导编制的首个IEC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4日 06:30 0 aa

中广核工程主导编制首个IEC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填补核设施人机接口领域全球空白

中广核工程主导编制的首个IEC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025年10月13日,中广核工程设计院主导编制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EC 63435《核设施—人机接口—操作员支持系统》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核电企业首次牵头主导IEC国际标准实现“零突破”,并填补了国际核设施操作员支持系统领域长期缺乏统一标准的空白。

标准突破: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引领”

IEC 63435聚焦核设施人机接口中的操作员支持系统,规范了核电站控制室设计、人机交互逻辑、操作员辅助决策支持等核心要素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该标准由中广核工程设计院牵头,联合德国、法国、俄罗斯等6国专家历时3年编制完成,历经全球专家意见征集、技术验证及多轮修订,最终以全票通过国际评审。其发布不仅解决了核设施操作员支持系统长期存在的“标准碎片化”问题,更确立了中国在核电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话语权。

战略意义:核安全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支撑

作为全球核电领域的首个操作员支持系统国际标准,IEC 63435的发布具有三重战略价值:

  • 核安全维度:通过统一的人机接口设计规范,降低人为操作失误风险,提升核电站运行安全性;
  • 产业升级维度:推动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向“标准化+智能化”转型,例如标准中规定的动态风险评估模型、智能告警分级机制等,可直接应用于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等机型;
  • 国际规则维度:打破欧美国家在核电标准领域的长期主导格局,为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去”提供“标准护照”。据中核集团统计,该标准已纳入“一带一路”核电合作项目技术参考框架。

企业实力: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

中广核工程此次突破并非孤例。近年来,其已主导编制ISO 23222《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价》等多项国际标准,形成“核设施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在核电仪器仪表领域,中核工程牵头立项的IEC压力变送器标准(2025年1月立项)正推进全球首个安全重要压力变送器全生命周期技术规范。这些努力共同构建起中国核电标准“硬联通”与“软联通”并进的生态格局。

行业影响:从“中国标准”到“全球共识”

IEC 63435的发布引发国际核电界广泛关注。德国核安全研究所专家评价称,该标准“为全球核电站控制室设计提供了中国方案”;美国核学会年报指出,其“动态风险评估模块”代表了核电人机交互技术的未来方向。在国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其列为“十四五”期间核电标准化建设标志性成果,并推动纳入国家核安全法规体系。

未来展望:标准引领下的核电新纪元
随着IEC 63435的发布,中国核电企业正从“标准参与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型。中广核工程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核设施人工智能应用(如IEC TR 63468:2023)、工业互联网系统架构等前沿标准研制,构建覆盖核电全产业链的“中国标准群”。正如IEC主席所言:“当标准成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桥梁,中国核电正以标准为翼,飞向全球能源转型的蓝天。”

从“华龙一号”的技术突破到IEC标准的全球输出,中广核工程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核电这一“国之重器”领域,中国不仅能建造先进的核电站,更能制定引领全球的技术标准。这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的跃升,正为中国核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