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25年19座诺贝尔奖!日本"批量"生产诺奖真相曝光,3大机制亮了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09日 12:12 0 admin

近日,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出炉,引起全网热议。

有获奖得主因为去露营遇到暴雪断联的,也有靠获奖数成为焦点的。

其中,来自日本的科学家坂口志文,登上了热搜。

25年19座诺贝尔奖!日本"批量"生产诺奖真相曝光,3大机制亮了

坂口志文与两位美国科学家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要知道,这已经是日本2000年以来第19次获奖。

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一个国土面积仅占全球0.25%,人口不到世界2%的岛国。

却能够在科学界频繁亮相,接连摘得诺贝尔奖这一科学最高荣誉?

25年19座诺贝尔奖!日本"批量"生产诺奖真相曝光,3大机制亮了

其实,他获奖的研究成果,早在1978年就已奠定基础。

1978年坂口志文为免疫识别机制奠定基础开始,日本的科研战略就显示出前瞻性。

那会日本研发经费刚突破GDP 2% ,于是就开始大力投资研发。

25年19座诺贝尔奖!日本"批量"生产诺奖真相曝光,3大机制亮了

到1999年,科研经费增长了31倍。

2000年至2021年期间,日本基础研究的比例占到了12.28%,远超其他国家。

这种长期的稳定支持,也让科研人员能够不需要担忧经费方面的问题。

25年19座诺贝尔奖!日本"批量"生产诺奖真相曝光,3大机制亮了

日本诺奖背后的3个“反套路”

日本能出这么多诺奖,不是靠掐尖或者突击,反而有几个跟常见思路不一样的做法。

第一个是教育不搞“重教轻研”。

现在不少地方觉得老师只要把课教好就行。

但日本1947年教育改革后,东京、京都这些老牌大学,70%的老师都觉得“搞研究比教书更重要”。

25年19座诺贝尔奖!日本"批量"生产诺奖真相曝光,3大机制亮了

比如之前拿诺奖的益川敏英和小林诚,俩人合作几十年,从来没为谁署名多吵过架。

这种合作的劲,就是从上学时跟着导师做研究慢慢养成的。

而且日本选人才不看“出身”,拿诺奖的田中耕一以前留过级,中村修二还在乡镇企业干过研究员。

要是只盯着名校尖子生,这些人可能就被埋没了。

25年19座诺贝尔奖!日本"批量"生产诺奖真相曝光,3大机制亮了

第二个是科研花钱“不图快”。

很多人搞科研总想着“快出成果”,但日本知道基础研究急不来。

就像他们的研发经费,不都砸到能马上赚钱的应用研究上,反而拿出 12% 以上投给看起来没用的基础研究。

而且不管经济好不好,给科学家的稳定经费都不砍。

坂口志文的研究从做出来到拿诺奖等了47年,要是中间经费断了,可能就没这个成果了。

25年19座诺贝尔奖!日本"批量"生产诺奖真相曝光,3大机制亮了

第三个是文化里的“容错和务实”。

日本科学家没那么多“名利包袱”,学士院院士年薪不到30万,拿文化勋章也没奖金。

但大家还是愿意一辈子搞研究,因为觉得这是“该做的事”。

而且他们搞科研不封闭,从以前通过荷兰学西方技术的“兰学” 传统,到现在跟国际学界无缝对接。

25年19座诺贝尔奖!日本"批量"生产诺奖真相曝光,3大机制亮了

比如小林诚和益川敏英一个做理论、一个做实验,跨领域合作特别顺。

这种不功利、重合作的氛围,反而让科研能扎下根来。

其实日本诺奖井喷,正是这种“为科学而科学”的理念,使得他们能够专更科研。

这种精神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值得大家学习。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