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月光洒向机器人瞳眸,当传统灯会与赛博表演同台共舞——这个国庆黄金周,深圳龙岗以一场“科技与诗意齐飞”的文旅实验惊艳四方。全区大运天地、龙岗万科广...
2025-10-09 0
文|坐看云起时
编辑|坐看云起时
“近视的人多了,眼镜店反倒黄了?”
曾经躺着就能赚钱的全国眼镜店,
老板随便干一年就能回家买套房!
然而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却是,
没有电商冲击的眼镜店还是黄了,
这种“反噬”甚至还是早有预料!
所以眼镜店的未来将要何去何从?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如今我们走在大街上,近视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可曾经随处可见的眼镜店,反而一家接一家地消失了,可是我们若是回想十来年前,不少城市的商圈、学校周边,那时候的眼镜店可谓“遍地开花”。
那时候做眼镜生意,很多人都觉得是“稳赚不赔”,特别是在一些热闹的街道上,简直就是隔几步就要开一家,有的甚至不惜扎堆也要开眼镜店,店里总是亮堂堂的,镜片镜框摆得整整齐齐,生意看起来也很不错。
那时候配一副眼镜动辄几百上千,要是选个进口镜架或薄一些的镜片,价格那就更不用说了,可即便如此顾客依然络绎不绝,尤其到了周末或寒暑假,家长带着孩子来配镜的场面都是十分常见。
其中一方面戴眼镜的人确实越来越多,日常的学生群体更是消费主力,另一方面这行当也有它的特殊性——验光、试戴、调整镜架,全都离不开实体店的服务,所以即便电商发展得十分迅速,眼镜行业却一度没受太大影响。
但恐怕很多人不知道的却是,眼镜的成本并不像标价那么高,江苏丹阳这样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县级市,却是全国乃至全球的镜片生产基地,那里一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产业园,供应了全国约70%、全球近一半的镜片,所以在行业里流传着一句话:
“丹阳的镜片,像萝卜白菜一样论斤卖!”
虽是一句调侃但是却也道出了实情,摆在眼镜店柜台里面同样的镜片,在丹阳的出厂价可能连门店标价的两成都不到,一些国际品牌的镜架在当地可能一两百元就能拿到。
可只要一旦放进城市商场的专柜,价格立马翻上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所以也难怪过去常常就有人说,开眼镜店简直就像开了台“印钞机”,一些老板经常毫不夸张地说,自己干一年就能在老家买套房!
可最近这几年情况却悄悄变了,关门的眼镜店越来越多,根据统计全国范围内三年里关掉的眼镜店超过六万家,我们平时走在街上也能感觉到,很多老店悄悄贴出了“转让”的告示,即便没关的店里也常常冷冷清清,有时只见店员坐着发呆,半天不见一个顾客......
曾经被认为是“躺赚”的行业,如今也一度迎来了自己的“寒冬”,但是这个时候还是有很多人想不通:明明现在近视的人也没少,为什么眼镜店就不行了呢?其实任何行业的变化都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眼镜店如今的困境也早有征兆......
过去进眼镜店配眼镜总有点忐忑,店员一口一个“非球面”、“阿贝数”、“高折射率”,听着高级可咱们普通人根本闹不清那是什么意思,最后往往只能顺着人家的推荐选个“抗疲劳”“防蓝光”,可结账时一看价格,心里直接咯噔一下,但是被忽悠地也只好认了。
那时候眼镜店大多开在学校、医院旁边,不少人都是觉得贵有贵的道理,为了防止自家孩子的度数再加深,许多家长就算咬咬牙也非要配“专业”的眼镜,可没想到这份“专业”里头水分却不小......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这些“信息差”逐渐被打破,原来“阿贝数”是衡量镜片清晰度的,“折射率”越高镜片可以做得越薄,现在年轻人再配镜很少直接冲进店里,小红书、抖音上搜一搜,镜片什么材质、什么参数、出厂价大概多少,心里早就有了一本账。
社交媒体上“59元丹阳直发”“299元蔡司镜片送镜框”的广告更是满天飞,甚至就连验光也有了新办法:去医院花几十块钱验一次,数据就能直接发到手机上,再用APP自测瞳距,只需三十秒就能搞定。
不少人先去实体店试戴镜框,记下型号,转身就到网上下单,有平台统计这种“只试不买”的顾客能占到四成,店家原本花了大几万元租的旺铺,现如今不知不觉成了“免费试戴间”,人来人往但是真正掏钱的人却没几个。
回想网络不发达的年代,大家配镜只能去街边店,可是如今“进口”“设计师联名”这类话术,在年轻的消费者面前越来越不管用,因为他们早就提前在网上做足功课,把镜片的门道摸得清清楚楚,不再为模糊的“专业”二字买单。
说到底传统眼镜店最大的软肋,恰恰是自身的“专业度”不够,全国持证验光师仅三万名,大多还集中在正规医院,这意味着很多眼镜店里为你验光的人,可能只是一个受过几天培训的销售人员,根本就没有给你验光的专业资质!
之前央视就曾曝光过眼镜店的验光乱象:记者总共暗访五家眼镜店,但是却得出五种不同结果,这其中最离谱的一家,度数误差竟超过500度,这已经不再是谋财,而是害命!
今年8月长沙一名12岁男孩在街边店配了一副“多点离焦镜”,当时根据眼镜店的人说能延缓近视,可戴了半年,孩子总说眼睛累,看东西模糊,家人赶紧带他复查,才发现度数反而涨了100度!
更让人愤怒的还是,后来专业医生检查后说,那家眼镜店的验光根本就不准,镜片光学中心对不准瞳孔,甚至就连最基本的镜片质量也不合格,完全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山寨产品!
一副不合格的眼镜,不仅不能帮助控制视力,反而还要加速视力下滑,可普通消费者哪懂这些?眼镜店正是利用这种信息不透明,长期维持自己的虚高利润,如今信息壁垒被打破,虚假的“专业”被揭穿,这个行业也迎来了它的反噬......
近年来不少传统眼镜店面临关门歇业的困境,但也有一些门店在危机中摸索出新路,他们的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全部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有一类门店选择“向上走”,主打专业与深度服务,例如宝岛眼镜,过去主要靠销售高价镜片盈利,如今则把重心转向“视觉健康管理”,尤其在儿童近视防控领域下了不少功夫。
他们不仅提供专业镜片的配制,还为每位孩子建立详细的视力档案,包括每季度跟踪眼轴长度变化、定期调整矫正方案,并且还提供每月一次的免费复查。
一副防控镜片或许要卖到1200元,但在家长看来这不只是买了一副眼镜,更是为孩子买了一整套长期、专业的视力保障,这种模式瞄准的是注重专业服务与长期价值的高端客群,靠专业深耕单客价值来赢得自己的一份市场。
另一类门店则选择“向下走”,走出一种极致性价比路线,比如目仓眼镜,他们借助社交媒体推出“99元配镜套餐”,顾客可以在线下完成验光后,线上下单,再到店取镜。
通过直接与镜片厂商合作、精简门店装修、减少库存压力等方式,他们把镜片价格压到原来的三分之二甚至更低,尽管单副眼镜利润很薄,但凭借稳定的客流与规模效应,一些门店年流水依然能突破千万,比起往年的巅峰期恐怕也差不了多少。
还有一些店尝试“跨界延伸”,把眼镜店升级为复合空间,上海有家网红眼镜店,就在店内开辟出一片咖啡区,墙面上设计了不少适合拍照的主题背景,镜框也按“文艺复古”“日常通勤”等风格陈列。
不少人本来只是来配镜,结果顺便喝杯咖啡、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无形中也带来了一种额外客流,店主透露加入咖啡业务后,进店人数增加了四成,咖啡本身也成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也有店铺围绕同一人群做“需求延伸”,例如一些原本主卖老花镜的店铺,逐渐引入助听器、防蓝光护目镜等产品,把单一顾客的价值从平均800元提升到1500元左右,同样也实现了客单价的显著增长。
这些门店的路子虽然各不相同,但本质上都是回归商业的常识——把顾客真实的需求放在首位,需要专业服务的,就做深做透,追求实惠的,就把成本控制到极致,注重体验的,就把空间和场景做得更舒心。
说到底眼镜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去泡沫化”的转型。
过去那种依赖信息不透明、靠高毛利生存的模式正逐渐被淘汰。
而真正能留住顾客的,永远是那些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价值。
忽悠的时代已经过去,实打实的服务与产品,才是活下去的根本。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交流!
1.搜狐网:全国眼镜店开始倒闭潮!明明没有电商冲击,为啥还会自己干到黄?
2.新华网:这座小城让世界“眼前一亮”
3.澎湃新闻:“20元的镜架,卖400元是行情”!一副眼镜动辄上千,钱都被谁赚了?
相关文章
当千年月光洒向机器人瞳眸,当传统灯会与赛博表演同台共舞——这个国庆黄金周,深圳龙岗以一场“科技与诗意齐飞”的文旅实验惊艳四方。全区大运天地、龙岗万科广...
2025-10-09 0
IT之家 10 月 8 日消息,科技媒体 Wccftech 昨日(10 月 7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针对 AMD 可能投资英特尔并采用其芯片代工服务的...
2025-10-09 0
良率与价格调整:从谣言到现实的温和落地TSMC的2nm工艺(N2节点)已进入试产尾声,预计2025年底实现量产。根据最新供应链反馈,该节点晶圆价格约为...
2025-10-09 0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坐看云起时编辑|坐看云起时“近视的人多了...
2025-10-09 0
美国的GPS全球闻名,俄罗斯卫星系统同样出色,殊不知虽然被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但这其中还是有着不小的技术差距。美国精度能到0.1米,俄罗斯能...
2025-10-09 0
极目新闻记者 杜光然近日,有消息称大疆官方网店预告多款产品将进行降价,10月9日0点至10月14日24点,Pocket3相机标准版从3499元的建议零...
2025-10-09 0
IT之家 10 月 9 日消息,法国科技媒体 consomac 昨日(10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苹果公司正悄然调整其零售店内的 MagSafe...
2025-10-09 0
日前,三星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0.5微米像素的2亿像素图像传感器——ISOCELL HP5,标志着移动影像技术迈入新的里程碑。这款备受期待的传感器已确认...
2025-10-0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