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重塑竞争格局,晶科的Tiger Neo 3.0和BC作为高效组件的领先代表,各自用不同方式推动这一进步。Tiger Neo 3.0历经三年打磨,...
2025-10-06 0
有个洛阳的00后,现在在一线城市待着。
一到周末,他就约朋友喝酒、尝试各种新鲜事,比如去体验新开的线下剧本杀,或是跟着博主学做手冲咖啡。
可一回老家,画风立马变了,爸妈围着他转,话题离不开“找个稳定工作”“隔壁家孩子都订婚了”。
这种“两幅面孔”的日子,他过了好几年,不是故意装,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平衡。
现在的00后,一半时间泡在互联网里,刷到的都是“自由至上”“活成自己”的内容;另一半时间得面对现实,家里长辈讲的还是“稳定最重要”“按规矩来”。
以前总被自媒体带偏,比如看到几个女权相关的案例,就觉得那是社会主流,后来才发现,自己根本没经历过多少真实生活,那些“暴论”不过是为了流量。
后来他进了互联网大厂,才算真正见识到“价值观碰撞”。
他先去的是家电商大厂,里面讲究消费主义,性别平等做得也不错,要是觉得上司因为性取向针对自己,说出来大家都会站他这边。
可后来调去社交大厂的2B部门,氛围完全不一样了,同事大多是年纪大的,聊的都是“赶紧settledown”“踏实干活别折腾”,爸妈那套传统观念在这儿反而很吃香。
他跟我聊过对“传统”的看法,分了三类,我觉得还挺实在的。
第一类是传统和现代能对上的,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其实就是现在说的延迟满足。
他爸就是这么做的,以前他英语不好,他爸每天5点起床陪他背单词,不说教,就自己先做到。
这种父辈的坚持现在真少见,很多00后总想着走捷径,其实慢下来重复的事,反而能攒出劲儿来。
第二类是传统和现代对不上,但他认传统的。
比如男尊女卑和女权的事儿,他说就算在最宽松的大厂,女生人数也少,容错率也低。
本来想反驳他“女权不work”的说法,后来想想,他说的不是否定女权,是看到了现实,就算是靠智力的行业,比如产品经理、设计师,优秀男性比例还是高。
这不是性别歧视,是00后容易把网上的理想状态,当成了现实里的常态。
第三类是传统和现代对不上,他站现代的。
比如“天地君亲师”那套,他觉得就是封建管理的手段,没什么平等可言。
他还举了个例子,自己头像用了张重影的照片,他爸觉得花里胡哨,可他觉得能让人好奇,愿意来聊两句。
“人跟人之间,得有非共识才有增量”,要是都按老规矩来,哪还有新想法呢?
讲完这个洛阳00后的纠结,再说说另一个女生的故事。
她小学在小县城读的,毕业那年突然跟爸妈说要去大城市上初中。
那时候她才12岁,爸妈不理解,但还是依了她,在城里买了房。
现在她回想起来,说那是第一次自己做重大决定,跟她“软乎乎”的性格完全不符。
后来她大学毕业去了杭州,第一次离家的时候,在机场厕所看见爸爸,俩人抱着哭了半天,飞机上也没止住。
本来以为到了新城市能顺顺利利,结果实习就栽了跟头。
她试用期要给大boss汇报,小boss先让她过一遍,她就直愣愣说了很多改进建议,还提到了小boss可能被解聘的风险。
结果呢?小boss找了HR,回来就说她有问题,没通过试用期。
她后来反思,说那时候太“横”了,要是换现在,可能会先想想再说。
不过她也不后悔,因为那家公司成长性不好,就算“装”着通过试用期,也没什么意思。
现在她在新公司,偶尔也会“装”一下,不是妥协,是知道“人总要活着,得挣钱糊口”。
这才是现实,00后别总想着“整顿职场”,你啥资本都没有的时候,硬刚不是本事,是给自己添堵。
这个女生有个习惯,坚持了4年,每天复盘。
她跟我说,刚开始就是随便写写,后来慢慢发现,文字能帮她理清思路,还练出了“感受力”。
比如她给朋友讲易烊千玺演的痴呆儿吞糖那段,朋友听哭了,她才知道自己能抓住别人没注意的情绪细节。
她还帮过不少人,有个厦大本科、港大研究生的朋友,总觉得爸妈催相亲是把自己当商品,跟家里闹得很僵。
她就跟朋友说,“爸妈不是不爱你,是他们那代人觉得‘嫁个好人’就是好归宿,他们的爱就到这儿了”。
后来朋友想通了,不跟家里对着干了。
如此看来,00后帮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梳理自己的内耗,你帮别人想通了,自己也少了点纠结。
不过她也说,真诚不能没边界。
比如家里请亲戚吃饭,有人吃了很多还嫌不好吃,她觉得不礼貌,可爸妈没当回事。
她以前会直接说,现在知道“每个人的底线不一样,没必要强求”。
这种分寸感,其实是反内耗的关键,别为了别人的错,让自己不舒服。
最后再说说第三个00后,他生在香港,家境不错,长辈们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脾气。
比如他姥姥,因为建议舅舅领养孩子,得罪了舅妈,舅妈过年都不来,可姥姥一点怨言没有;姥姥喜欢唱歌跳舞,因为姥爷不喜欢,就再也没提过。
他小时候也受影响,总想着迁就别人,直到上大学参加创业营,才改了过来。
那次创业营,他早就发现了问题,可别人都觉得没事,他就妥协了。
结果问题越来越大,他只能退出。
从那以后,他就告诉自己,“真问题要早说,别怕冲突”。
后来他遇到了三个贵人,都是老板。
第一个老板是哈佛毕业的,家境好还每天工作14小时,让他明白“优秀的人更努力,自己没资格偷懒”;第二个老板让他休学到VC工作,教他“不追热门,要做能坚持10年的事”;
第三个老板做AIagent,看重团队精神,因为他“选团队挣1000,不选自己挣100”,录用了他。
现在他敢直面冲突了,比如女友想跟男同学去深圳玩,他直接说“这是暧昧,突破底线了”,还说“你要是去,咱们就分手”。
他说以前会忍,怕吵架,现在知道“隐忍会留后遗症,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他还崇拜李宗伟,说李宗伟没拿过奥运冠军,得了鼻咽癌还不放弃,退役后还帮马来西亚建羽毛球学校。
“我想给世界带来增量,不想只做存量”,这话听着挺热血的,也让我觉得,00后虽然内耗,但心里都有股向上的劲儿。
这三个00后的故事,没有什么华丽的逆袭,都是在纠结里慢慢找方向。
其实内耗不可怕,怕的是陷在里面不出来。
他们有的在传统和互联网间找平衡,有的在职场里学会“灵活”,有的从妥协变成敢说“不”,都是在跟内耗较劲。
对00后来说,能看清自己要啥,不被外界声音裹挟,就算是赢了。
相关文章
用技术重塑竞争格局,晶科的Tiger Neo 3.0和BC作为高效组件的领先代表,各自用不同方式推动这一进步。Tiger Neo 3.0历经三年打磨,...
2025-10-06 0
有个洛阳的00后,现在在一线城市待着。一到周末,他就约朋友喝酒、尝试各种新鲜事,比如去体验新开的线下剧本杀,或是跟着博主学做手冲咖啡。可一回老家,画风...
2025-10-06 0
近日,由中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博士生潘伟担任第一作者、博士生导师蓝卫忠教授担任通讯作者的学术论文《The Need to Address the My...
2025-10-06 0
2025年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即将于本周陆续公布,全球科学界再次将目光聚焦斯德哥尔摩。生理学或医学奖将于北京时间10月6日17时30分率先揭晓,物理学奖...
2025-10-06 0
文 | 锐观经纬编辑 | 锐观经纬提到国外政务 AI,不少人会想到新加坡的 “虚拟公务员” Judy、爱沙尼亚的 X-Road 数据平台,这些技术曾一...
2025-10-06 0
你是不是也这样?每天早上睁眼第一件事,不是摸手机看时间,而是解锁智能手表,盯着那个带着曲线图的睡眠报告发呆——深度睡眠23%,睡眠评分82分,比昨天低...
2025-10-06 0
意大利科学家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颠覆了人们对二维材料刚度的传统认知。研究人员成功合成了一种全新的单层二维三氧化二硼晶体,其...
2025-10-06 0
最近朋友私信问了一个问题,他的孩子在玩原神,问什么样的手机合适,然后随手丢出来我曾经推荐的一款千元机,问我玩游戏能不能流畅。面对这种需求,只能说那个手...
2025-10-0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