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机构狂买4亿股!存储芯片十大龙头,如何把握存储芯片投资机会

AI科技 2025年09月28日 17:13 2 aa

全球存储巨头集体涨价,国产替代浪潮下,A股存储芯片板块正迎来高光时刻。

9月4日,闪迪率先宣布存储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拉开存储芯片涨价序幕。随后美光暂停DDR4、DDR5等产品报价,计划提价20%-30%;三星也通知客户第四季度DRAM类产品价格预计上涨15%-30%。

涨价潮迅速传导至A股市场,存储芯片指数自9月4日以来涨幅超13%。

机构投资者早已悄然布局,二季度对十大存储芯片龙头加仓超4亿股。这场由AI算力需求驱动的存储革命,正催生国产厂商的历史性机遇。


01 行业变革:三大驱动因素重塑存储芯片格局

存储芯片市场的本轮复苏并非偶然,而是由供需基本面改变和技术变革共同驱动的必然结果。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正在重塑整个存储芯片行业。

全球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大幅增加,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腾讯2025年AI资本支出或达千亿元。这些投入直接拉动了存储芯片的需求。

以英伟达Blackwell平台为例,单台AI服务器SSD配置从64TB向96TB升级,大容量存储需求激增。

在供给端,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头部厂商自2025年4月起将产能从DDR4转向DDR5、LPDDR5及HBM高带宽内存,导致DDR4供应缺口扩大。

2025年6月下旬,DDR4 16Gb现货价格飙升至12.3美元,而同容量DDR5价格仅为6.05美元,前代产品的价格反超新一代产品。这种价格倒挂现象在存储芯片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更值得关注的是,天风证券最近提出的“以存代算”技术范式正在颠覆传统架构。该技术通过将AI推理过程中的矢量数据从昂贵的DRAM和HBM显存迁移至大容量、高性价比的SSD介质,实现存储层从内存向SSD的战略扩展。

02 国产突破:十大龙头企业引领替代浪潮

在全球存储芯片格局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厂商正凭借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机遇迅速崛起。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的预测,2025年全球DDR5市场规模将达到620亿美元,中国厂商有望占据30%以上的份额

经过深度梳理,十家国产存储芯片头部企业已成为这波行业红利的主要受益者。

澜起科技作为全球仅有的3家内存接口芯片供应商之一,在DDR5内存接口芯片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方面占据先发优势。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实现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58.17%;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95.41%。二季度有952家机构持股,加仓1.35亿股。

兆易创新是全球唯一在NOR Flash、SLC NAND Flash、利基型DRAM和MCU领域均排名全球前十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1.50亿元,同比增长15.00%;实现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31%。机构预测,其全年净利润将超15亿元,同比增长40%。

江波龙在嵌入式存储芯片与车规级存储芯片领域具有显著领先优势。公司二季度实现营收59.39亿元,同比增长29.51%;扣非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3.33%。机构预测,其全年归母净利润将达6.43亿元,同比增长29%。

下表为十大存储芯片龙头企业机构加仓情况汇总:

公司名称

机构加仓情况(二季度)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核心优势

澜起科技

加仓1.35亿股,952家机构持股

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95.41%

全球内存接口芯片三巨头之一,DDR5标准制定者

兆易创新

加仓8312万股,1183家机构持股

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31%

存储+MCU平台化布局,全球多领域前十

紫光国微

加仓4370万股,508家机构持股

净利润6.92亿元,同比-6.18%

特种集成电路龙头,智能安全芯片领先

东芯股份

加仓2089万股,116家机构持股

-

国内少数提供完整存储解决方案的厂商

江波龙

加仓668万股,241家机构持股

扣非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3.33%

嵌入式存储、车规级存储领先

佰维存储

加仓4575万股,322家机构持股

-

掌握研发与制造能力,进入全球一线品牌

北京君正

加仓4192万股,397家机构持股

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85%

车载存储全球领先,SRAM市占率29%

德明利

加仓168万股,154家机构持股

机构预测全年净利5亿元,增49%

一体化能力,RISC-V架构主控芯片

普冉股份

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新进或加仓

-

NOR Flash、EEPROM全球前六

聚辰股份

加仓734万股,263家机构持股

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43.50%

EEPROM全球第三,DDR5 SPD芯片合作澜起

03 技术革新:从主控芯片到“以存代算”的突破

国产存储芯片企业的崛起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上,更表现在技术创新的突破上。主控芯片作为存储器的“大脑”,一直是存储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壁垒。

联芸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数据存储主控芯片企业,已实现从SATA到PCIe5.0的全协议覆盖,构建了消费级、企业级和工业级的全场景产品矩阵。2024年,公司在全球独立第三方SSD主控芯片市场占据25%份额,出货量达4900万颗。

江波龙则已成功出货超过8000万颗自研主控芯片,其UFS 4.1产品性能超越市场标准。佰维存储也成功量产首款国产eMMC主控芯片,并正在开发UFS主控芯片,预计2025年准备就绪。

德明利量产的SATA SSD主控芯片更是国内首款采用RISC-V架构的产品。

AI带来的技术变革更为深远。“以存代算”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范式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将AI推理过程中的矢量数据(如KVCache)从昂贵的DRAM和HBM显存迁移至大容量、高性价比的SSD介质,实现存储层从内存向SSD的战略扩展。

其核心价值在于显著降低首Token时延、提升推理吞吐量,并大幅优化端到端的推理成本,为AI大规模落地提供可行路径。

04 风险与挑战:光鲜背后的隐忧

存储芯片行业的高景气度背后,同样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与挑战。存储芯片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当前的价格上涨趋势能否持续存在不确定性。

根据光大证券分析,存储芯片自2024年第三季度触底后,2025年第二季度进入明确复苏通道。但历史上,存储芯片市场多次出现“短缺-涨价-扩产-过剩”的循环。

AI应用发展的不确定性也是一大风险。如果AI应用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当前基于AI需求预测的产能扩张面临过剩风险。互联网厂商的资本开支节奏同样关键,若巨头们下修或不积极投入AI基础设施,存储芯片的需求支撑将减弱。

此外,技术迭代风险同样不容忽视。HBM4、CXL等新技术可能颠覆现有存储架构,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以跟上技术变革步伐。

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可能影响12英寸晶圆产能扩张,这对国内存储芯片厂商的先进制程布局构成制约。

05 投资策略:如何把握存储芯片投资机会

面对存储芯片行业的投资机会,投资者需要结合行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采取差异化策略。中银证券建议关注三大方向:利基存储、模组厂和存储配套芯片。

利基存储领域,兆易创新、普冉股份、聚辰股份、东芯股份等公司由于在细分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有望受益于海外大厂淡出利基市场带来的供需格局改善。

对于模组厂,江波龙、德明利、佰维存储等企业正从传统模组向核心技术延伸,通过自研主控芯片提升附加值。江波龙的企业级存储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6.93亿元,同比增长138.66%,显示出向高价值市场转型的成效。

存储配套芯片企业如澜起科技、联芸科技等,则受益于存储技术升级带来的配套需求。澜起科技作为DDR5内存接口芯片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在技术实力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从投资时机看,当前至10月下旬行业三季报披露窗口期是关键节点。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各公司库存周转天数、研发投入占比等关键指标变化。

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采取不同策略:稳健型投资者可关注已在多个细分市场建立领先地位的平台型公司,如兆易创新;积极型投资者则可关注正在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的成长型企业,如江波龙、佰维存储等。


随着AI服务器需求爆发和全球巨头产能转向高端产品,国内存储芯片厂商在利基型DRAM市场的机遇正在显现。机构预测,存储芯片涨价趋势有望持续到2026年,行业高景气度至少还将维持一年时间。

放眼未来,存储芯片的创新竞赛才刚刚开始。HBM4、CXL等新技术将逐步商业化,“以存代算”的架构革命有望彻底解决AI算力瓶颈。那些持续投入研发、绑定核心客户的企业,将在这一轮技术变革中赢得更大市场份额。

机构狂买4亿股!存储芯片十大龙头,如何把握存储芯片投资机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