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月27日讯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参加Bg2 Pod访谈——一档科技与投资主题的双周开源对话播客栏目。其间,针对AI前景,以及与Ope...
2025-09-28 2
《科创板日报》9月27日讯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参加Bg2 Pod访谈——一档科技与投资主题的双周开源对话播客栏目。其间,针对AI前景,以及与OpenAI合作等话题,黄仁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先是关于对OpenAI的投资,黄仁勋认为,OpenAI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超大规模公司。至于其他投资者对AI泡沫的疑虑,他表示,OpenAI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与这家公司对维持收入的信心相关。黄仁勋强调,OpenAI当前正在经历两重意义上的增长,即客户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以及AI计算量的指数级增长。
然而事实上,OpenAI至今似乎尚未实现盈利。据The Information此前报道,根据未公开的内部财务数据及业内专家的分析,2025年OpenAI预计亏损超50亿美元,其收入亦未能覆盖建设数据中心所需的资本开支。
在访谈中,黄仁勋表示仍然看好未来全球AI资本开支增长。他预计,若想令AI为全球GDP带来10万亿美元的增值,则全球每年需要5万亿美元的资本开支,以确保生成大量Token产出价值。在他看来,这部分价值并非如过去由软件来生成,而是要让AI持续地工作,这就需要一个可支撑起庞大算力需求的“AI工厂”。
由此逻辑可推导出他对未来算力市场竞争图景的预判:未来AI竞争将不仅仅关乎于制造一款GPU,而是将演变为可持续进化的“AI工厂”。在这个系统中,将存在数十万个协同工作的GPU。根据黄仁勋的演算,每部署1吉瓦(可同时为10万个家庭供电)的数据中心,就需要大约50万个GPU。
基于上述判断,英伟达或许的确做到了“知行合一”。
一方面,这家科技巨头持续押注GPU而非ASIC,因为在黄仁勋看来,GPU才是能导向“AI工厂”未来的选择。他表示,即使ASIC厂商将芯片价格定为零,客户仍会选购英伟达的GPU系统,因为在同样的电力消耗下,GPU系统能够产出更高的效率。
另一方面,英伟达自身亦积极推动“AI工厂”计划,早些时候,英伟达宣布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从而试图将世界各地孤立的数据中心联结起来。当地时间9月22日,其又宣布了对OpenAI最高1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双方将共同部署至少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和运行下一代模型。
对于这番AI宏愿,有机构给出积极看法。中金公司9月26日研报表示,AI基础设施需求可见度正在向2027 年、甚至更远期延续,英伟达给出2030年3-4万亿美元AI基础设施投入的图景,叠加其他海外多家云厂商和AI硬件厂商的业绩、指引、订单等方面均能印证AI算力需求持续性高。
就投资层面而言,该机构判断,海外AI投入愈加火热,云厂商必须大规模投资AI以确保自身的市场领先地位,以及AI商业化收益初见成效的背景下,中短期云厂商Capex占经营性现金流的比例不构成明确限制。现阶段AI算力需求确定性较高,行情可持续。
(科创板日报 张真)
相关文章
《科创板日报》9月27日讯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参加Bg2 Pod访谈——一档科技与投资主题的双周开源对话播客栏目。其间,针对AI前景,以及与Ope...
2025-09-28 2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市场监管总局再次约谈货拉拉,这家拥有120万月活司机、1400万月活用户的货运巨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合规挑战。”你知道...
2025-09-28 2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我们研发的项目是基于智能成像的空间多组学设备,通过分子成像技术实现对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精准诊断。”9月26日,在第三届对话滹沱·...
2025-09-28 2
中经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近日,从央视“意外”曝光多款国产AI芯片与英伟达芯片的性能对比,到腾讯、阿里等多家互联网大厂表态已适配国产主流AI芯片,再到华...
2025-09-28 2
前言如今AI 越来越发达,人工智能代替了不少岗位的工作。就比如送外卖,以前都是外卖小哥,现在无人送货车就可以做到。这让很多人不免担忧,害怕自己随时能被...
2025-09-28 2
可控核聚变被大众喻为“人造太阳”,是解决人类能源和碳排放问题的“终极方案”,已成为企业与科研机构竞相布局的前沿科技领域。在“十四五收官年”与“双碳目标...
2025-09-28 2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兴通讯(00006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用于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专利申请号为...
2025-09-28 2
海峡教育报记者许殊镌 文/图孩子们悄悄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暂时忘记自己学生的身份去成为另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也可能是造出中...
2025-09-28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