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全国科普月 | 专家呼吁:推动AI从“技术工具”向“决策伙伴”转变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19日 12:22 0 admin

青年学者共探自然资源智慧管理新路径

全国科普月 | 专家呼吁:推动AI从“技术工具”向“决策伙伴”转变

9月16日,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江苏省科协、中国土地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指导,江苏省土地学会、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长三角国土生态与土地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苏自然资源智库联合主办的“机遇与挑战:AI赋能自然资源管理”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暨全国科普月专题活动在南京举办。

全国科普月 | 专家呼吁:推动AI从“技术工具”向“决策伙伴”转变

▲顾迅建致辞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正在深刻改变自然资源管理格局,成为自然资源领域发现规律、优化决策、提升效能的‘智慧引擎’。”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顾迅建表示,今年被誉为“AI应用大规模落地元年”,广大专家学者应进一步拥抱人工智能,坚持理性应用,统筹安全与发展,夯实基础支撑,推动AI与自然资源管理深度融合。“自然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不断强化自然资源监测、治理、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拓展新路径,为实现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和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南京大学教授甄峰作以《AI技术赋能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路径与应用场景研究》为题主旨报告。他从当下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痛点出发,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场景碎片化、赋能路径单一、技术与业务脱节等痛点,提出AI技术赋能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系统构架,围绕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实施监测预警三大重点工作内容,详解AI技术赋能的重点应用场景的构建。他认为:“要立足全流程视角搭建顶层框架,贯通规划全周期业务,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转型,为数字中国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国土空间智慧治理提供重要理论与思路方法支撑。”

来自南京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省国土资源研究中心的5位青年学者围绕不动产登记智能化、空间治理焕新、耕地智能监测等领域作交流发言,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深入剖析AI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思路。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李满春认为,此次交流报告形成了一系列“技术-业务-场景”的实践样本,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在自然资源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的生动体现。他建议进一步加强AI赋能自然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以真实语料筑牢模型根基,快速搭建业务适配的服务框架,实现自动化业务响应,并通过持续创优迭代,推动AI从“技术工具”向“决策伙伴”转变,助力自然资源管理高质量发展。

全国科普月 | 专家呼吁:推动AI从“技术工具”向“决策伙伴”转变

本次学术交流会由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江苏省土地学会学术委员会、江苏省土地学会青年委员会、重点领域数字国土空间构成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联合承办。作为2025年度江苏省土地学会重点学术交流活动,本次会议同时也是省土地学会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之一,并被自然资源部列入2025年自然资源科普月重点活动安排,实现了学术和科普资源的广泛共享。会议紧扣主题,不仅明确了AI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实施路径,也为行业创新注入了新动能,成功搭建起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平台,实现了学术和科普资源的广泛共享。(曹华 葛思佳)

来源:江苏科技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