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晶体产生的可见图案可用于数据存储和防伪设计。使时间晶体在显微镜下可见可以开辟一系列新的应用。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科学家们已经开...
2025-09-16 0
现在半导体行业已经摸到了2纳米技术的门槛,这不是实验室里仅供观赏的概念,而是真能落地改变电子设备的新东西。
小到我们手里的手机,大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以后的性能、续航,可能都要靠这2纳米技术撑着。
今天就顺着技术发展的脉络,聊聊2纳米是怎么来的、有啥硬实力,还有它要落地得闯过哪些关。
1965年有个叫戈登·摩尔的人,后来成了英特尔的联合创始人。
他当时说,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差不多每18到24个月就会翻一倍。
没想到之后几十年,整个行业真就照着这个节奏跑,这就是后来大家常说的摩尔定律。
但技术总有瓶颈,当晶体管做到20纳米以下时,以前常用的平面晶体管出了问题,关断的时候会漏电流,电流流动也不稳定。
2010年代初,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出现了,它把沟道做成垂直的鳍片,栅极从三面把鳍片包住,漏电流的问题才算解决,这也撑着行业走到了3纳米节点。
解决了晶体管结构的问题,“画图”又成了难题。
要在芯片上刻出10纳米以下的电路,以前用的193nmArF准分子激光器根本不够用。
无奈之下,行业先搞了浸没式光刻、多重图案化这些过渡技术,直到极紫外(EUV)光刻出来,7纳米及以下的电路雕刻才成了可能,这也为2纳米铺路。
2021年,IBM拿出了2纳米原型芯片,里面用了三层硅纳米片做的环栅晶体管。
这算是个里程碑,跟7纳米芯片比,它性能能提不少,功耗还能降很多。
现在台积电、三星也在跟上,台积电计划2024年试产,三星想2025年量产,能玩得起2纳米的,也就这几家巨头了。
2纳米技术能立足,核心是环栅(GAA)晶体管的设计。
以前的FinFET是三面围栅极,GAA不一样,它用纳米片或纳米线当沟道,栅极把沟道整个包起来。
这样对电流的控制更严,漏电流更少,晶体管做得更小,性能还能往上走。
IBM那款原型芯片,就用了三层硅纳米片的GAA结构,一平方毫米的面积里,能装500亿个晶体管。
这密度很夸张,以前的7纳米芯片,同等面积装的晶体管还不到它的一半。
而且性能和功耗的平衡做得更好,比如手机用2纳米芯片,续航可能比现在多1倍还不止。
更关键的是,2纳米能撑住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需求。
AI服务器需要极高的算力,还不能太费电,2纳米芯片刚好能满足。
物联网设备大多靠电池供电,数量又有几十亿个,2纳米技术能让它们本地跑AI模型,不用总把数据传到云端,既省点又保护隐私。
2纳米不只是“小”,还结合了3D集成、新材料这些技术。
比如把多个芯片堆叠起来,或者用更高迁移率的材料做沟道,这其实是为“后摩尔时代”做准备,毕竟晶体管不能无限缩小,得靠其他方法补算力。
2纳米的第一个坎是制造,工艺步骤超过1000道,原子级别的误差都可能让晶体管失效,良率控制特别难。
现在全球能把2纳米良率做到可量产水平的,也就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这几家,其他公司连边都摸不到。
设备也是个大问题,EUV光刻机是做2纳米的核心设备,一台要1.5亿美元,还得从ASML买,而且ASML的产能有限,2025年全球能用上的EUV估计还不到50台。
更何况,美国对EUV的出口还有管制,有些企业想买都买不到,这就把很多玩家挡在了门外。
地缘政治也给2纳米添了麻烦,现在半导体供应链越来越集中,2纳米初期产能主要在台积电(中国台湾)和三星(韩国),一旦有什么波动,全球的芯片供应都可能受影响。
这种集中化不是好事,但短期内也没什么好办法改变,如此看来,2纳米不是终点,而是行业换赛道的起点。
现在已经有人在研究1纳米及以下的技术,比如用二硫化钼做二维材料晶体管,或者搞量子点技术。
以后可能不只是靠缩小晶体管,还得靠异构集成,把光子芯片、存算一体架构跟2纳米芯片结合,这路难走,但走通了就是新天地。
说到底,2纳米技术是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里程碑,它既延续了摩尔定律的余温,又为后摩尔时代开了头。
虽然现在有制造、设备、地缘这些难题,但它能让AI更高效、物联网更实用,这是实实在在的价值。
未来行业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难题一个个解开,让2纳米从“高端技术”变成“常用技术”,到那时候,我们手里的电子设备,才会真正迎来一次大升级。
相关文章
时间晶体产生的可见图案可用于数据存储和防伪设计。使时间晶体在显微镜下可见可以开辟一系列新的应用。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科学家们已经开...
2025-09-16 0
芯片之争远未结束,但天平正在悄然改变。美国的贸易保护就像抱薪救火一样,薪不尽,火不灭,而特朗普在关税大战这条路上越走越远。2025年不是美国第一次开启...
2025-09-16 0
现在半导体行业已经摸到了2纳米技术的门槛,这不是实验室里仅供观赏的概念,而是真能落地改变电子设备的新东西。小到我们手里的手机,大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以...
2025-09-16 0
Canonical 今天宣布他们将正式支持 NVIDIA CUDA 工具包,并通过 Ubuntu 存储库提供它。作为与 NVIDIA 合作的一部分,C...
2025-09-16 0
小白测评2025-09-12 19:24:122023年12月,华为发布了旗下首款开放式耳机:FreeClip耳夹式耳机,售价1299元,随后这款耳机...
2025-09-16 0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用华为手机?#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用华为手机?技术、体验与民族自信的三重奏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陷入增长瓶颈的2025年,华为却以品牌价...
2025-09-16 0
在中端手机市场中,华为nova14与荣耀400 Pro均有着较高的市场热度,两款机型虽同属热门中端产品,但在核心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最终选择哪款,主要...
2025-09-16 0
2025年9月初,字节跳动在其官方平台正式推出了即梦4.0版本。这款AI图像生成工具自上线以来,迅速在中文互联网掀起热议。在此之前,谷歌的Nano B...
2025-09-1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