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中国的桥都应该有武汉的一席之地,武汉的大桥多建桥的国家队也多

今日快讯 2025年08月27日 14:20 0 admin


中国的桥都应该有武汉的一席之地,武汉的大桥多建桥的国家队也多

武汉是中国著名的“ 桥都 ”,拥有近700座规模以上的桥梁,涵盖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多种结构类型,而且武汉的桥梁产业规模也超千亿元。 ‌截至2022年9月,武汉共有803座城市桥隧,其中长江和汉江上的桥梁尤为密集,例如白沙洲长江大桥 、杨泗港长江大桥、晴川汉江桥等,形成了“百桥飞架南北”的城市壮丽景观。武汉作为新中国桥梁建设的发源地,拥有武汉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等经典工程,并培育了众多桥梁设计企业,其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特别是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它不仅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桥, ‌也是新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武汉这座城市,被誉为“中国的桥梁之都”,这一称号来源于其作为长江中游这座核心城市拥有众多桥梁建筑的历史与现状。武汉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发源地,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于1957年建成通车,其独特的铆钉结构设计和“会呼吸”的桥体设计(通过预留缝隙应对热胀冷缩),至今仍能保持相当安全的稳定运行。武汉这座桥都现阶段的桥梁建设情况怎么样呢? ‌杨泗港长江大桥‌主跨1700米,采用双层设计(上层行车、下层行人/自行车),主缆由27199根钢丝组成,锚碇高度超过十层楼。双柳长江大桥‌采用“一跨过江”设计,避免桥墩对水域生态的影响。 ‌

中国的桥都应该有武汉的一席之地,武汉的大桥多建桥的国家队也多

武汉市不仅仅是我国的大桥之都,而且武汉这座城市里还驻扎着我国的数支建桥“国家队”。武汉拥有强大的桥梁建设团队,被誉为“中国桥梁建设之都”,其建桥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领先地位。武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其“ 设计之都 ”的称号,特别赞誉武汉的桥梁设计与建设能力都居全国领先地位,因此武汉这座城市还被誉为“ 桥梁博物馆 ”。 ‌武汉被称为“中国的大桥之都”,主要源于其作为长江中游重要枢纽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上的桥梁建设成就以及现代桥梁技术的创新发展。 ‌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长江与汉江在此形成“两江交汇,其跨江交通需求旺盛。 ‌

是跨江交通的需求旺盛成就了武汉被戴上了“桥都”的皇冠。同样也是跨江交通的需求旺盛成就了武汉组建了数支“建桥国家队”。建国初期,国家由于要在武汉的长江江面上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所以就在武汉市成立了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后来的中铁大桥局),该局具备桥梁科研、设计、施工及装备研发能力,是中国唯一集四位于一体的桥梁专业机构,承担了全国80%的大型桥梁建设任务,并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桥梁项目。截至2025年8月,中铁大桥局已累计建造超过4000座桥梁,总里程超4000公里,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6项、鲁班奖20项。‌‌

中国的桥都应该有武汉的一席之地,武汉的大桥多建桥的国家队也多

中交二航局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的总部也在武汉市。中交二航局为何也要落户武汉市呢?这主要是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联。长江委因为长江干流在湖北境内的长度最长(1061公里),且武汉作为建国初期中南大区的首府,成为其天然驻地。中交二航局最初是从事码头抢修工程的,后因为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区位优势,总部设于武汉。1991年,由于码头抢修工程的不景气,中交二航局抓住交通部投资建设黄石长江大桥的机遇,成功将水工技术应用于桥梁施工,逐步向路桥领域转型。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巩固了该局与武汉的深度绑定。 ‌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增长,中交二航局依托武汉这座城市,逐步发展成长为涵盖桥梁、隧道、交通等领域的综合性企业,成为我国建桥领域的另一支“国家队”。 ‌截至2024年10月, 中交二航局已建成300多座桥梁,涵盖跨江、跨海及跨高山峡谷的特大桥,现阶段还同时在建设9座跨长江大桥。截止目前,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等武汉建桥大军主导了多项世界级桥梁建设,包括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主跨1092米)、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等,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而且武汉桥梁产业已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链,因此中国的“桥梁之都”应该是有武汉这座城市的一席之地的。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