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美国经济专家:中国囤积了大量进口设备,把美国政客耍的团团转

今日新闻 2025年08月19日 18:00 0 admin

前沿导读

美国经济历史学家克里斯·米勒在世界知识论坛的演讲中表示:中国能在美国的重重封锁下制造先进芯片,并且还在ai领域与美国企业形成制衡的局面,这背后离不开中国企业的高瞻远瞩与思维清晰的产业部署。

美国经济专家:中国囤积了大量进口设备,把美国政客耍的团团转

在美国刚开始制裁中国企业的时候,中国企业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从荷兰的ASML订购大量未被限制的设备材料。除ASML之外,中国企业还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企业订购了大量制造芯片所需的设备材料,提前为美国更严厉的制裁做好准备。

去美化供应链

根据中国机电商会在2025年发布的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进口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金额为443.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1%。日本和荷兰成为了中国进口设备的主要国家,分别占据了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的29.2%和22%,进口额同比增长了21.9%和29.8%。

曾经美国企业是中国进口半导体设备的主要供应商,其巅峰时期占据了中国进口金额的24.7%。

美国经济专家:中国囤积了大量进口设备,把美国政客耍的团团转

但是受制于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导致许多美国企业无法与中国市场进行交易,2024年我国进口美国的半导体设备仅有44.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7%,并且已经连续三年呈现出下降趋势,只占据了中国进口金额的10%。

美国的制裁措施让中国企业将供应链的重心放在了其他国家身上,一边开发自主设备,一边采购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设备。

美国经济专家:中国囤积了大量进口设备,把美国政客耍的团团转

根据北京半导体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有将近200亿美元的进口设备来源于日本和荷兰,其次是新加坡和美国。

从2018年美国启动对中兴和华为的制裁之后,中国企业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去解决设备断供的难题。从2018年至2024年之间,中国从日本企业手中年采购的半导体产品数量增量了两倍,去年的进口设备金额高达9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8.23%,创下近五年内的历史新高。

除日本外,荷兰的ASML公司也是中国进口设备的核心企业。2024年中国进口荷兰的半导体设备金额高达95.3亿美元,同比大幅度增长了31.6%。

美国经济专家:中国囤积了大量进口设备,把美国政客耍的团团转

随着中国半导体市场的不断扩大,自主设备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与海外企业的合作也是需要推进的工作。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的数据显示,受到中国企业的需求推动,2024年韩国对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额较上一年增长了42.2%,其金额达到了14亿美元。这些出口到中国的设备,有大约一半会交付给中国的制造商,另一半则是交付给了西安的三星工厂,以及SK海力士在无锡建设的工厂。

来自于日本东京电子的供应链人员表示:

中国企业在近些年采购了许多来自于日本和韩国的制造工具,这些制造工具对于希望提升技术,但难以获得美国工具的中国企业来说极具吸引力。

产业链发展

荷兰半导体观察者马克·海金克在其个人作品中表示:

美国在2024年对荷兰政府进行施压,让其撤销ASML对华出口DUV光刻机的许可证。当全球芯片产业链都在稳步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依然还在大量囤积ASML的进口设备,这种异常的情况引起了美国政府的警觉,迫使美国政府再次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

美国经济专家:中国囤积了大量进口设备,把美国政客耍的团团转

中国企业在芯片产业的发展上面思路清晰,既然美国禁止本土企业给中国提供设备,那么中国企业便从荷兰、日本、韩国等地采购设备。美国的长臂管辖,只能针对于采用美国供应链制造设备的企业,而日本、韩国的部分制造设备,并没有采用美国技术,这给了中国企业喘息的机会。

先采购国外的设备学习产业技术,然后一步步开发出自主可控的中国设备,甚至是开发出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链,这是中国芯片产业的最终目标。

芯片产业是全球分工的行业,美国率先切断了供应链,这必然会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

据产业报道指出,中国成熟芯片的份额预计将会从2025年的28%,上升到2027年的39%,这将加大对全球竞争对手的压力。

美国经济专家:中国囤积了大量进口设备,把美国政客耍的团团转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半导体分析师David Dai表示:

中国在半导体产业上面的大幅度支出,不仅是为了囤积库存,也是为了支持本土生产的大规模扩张。北方华创的净利润飙升逾44%,营收增长35%。该公司在2024年跻身全球设备制造商营收前六强,而这一领域此前一直由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主导。

在局势紧张和出口管制加强的背景下,美国芯片设备制造商在蚀刻、沉积和清洗等领域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中国本土竞争对手蚕食。而日本、韩国的设备制造商都受益于中国支出的激增,在中美博弈的情况下实现了产业的逆势上涨。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