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找到一只还没被买爆的小众机器人基金

AI科技 2025年08月19日 10:51 1 aa

这段时间,机器人的利好不断。

一个是7月底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另一个是8月8日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最后一个是这周末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也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的运动会,对机器人这种看产业趋势,同时需要利好事件催化的板块来说,早就眼花缭乱了。

尤其是机器人运动会,大家都看新闻了吧。

机器人百米飞人决赛,北京天工队的“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以21.50秒的成绩夺得100米短跑项目的冠军,据说这台机器人是运动会上唯一采用全自主导航系统,全程无需人工遥控。

机器人百米赛跑让我想到一件事,未来人形机器人如果能量产、全面应用,关键趋势必然是轻量化。

因为你只有实现了轻量化,机器人的灵活性才能提高,而且越是轻量化,他的单位能耗才能越低(省电),续航能力越好,这样的应用场景才更广泛,而且还能降低机器过重带来的安全隐患。

轻量化是人形机器人重要的产业趋势

我看研报,此前特斯拉在2023年12月发布Optimus Gen 2,体重从第一代的73kg降到63kg,减肥10kg,然后行走速度提升了30%,平衡性和全身控制力也有所提升。

宇树科技去年5月发布的Unitree G1重量才35kg,采用的是铝合金与工程塑料结合,兼顾了机身的强度与轻量化。

而人形机器人想实现轻量化主要分两部分——

结构轻量化和材料轻量化。

结构轻量化通过参数优化、拓扑优化、形态优化及集成化设计来实现机器人减重。

材料轻量化是通过低密度、高性能材料替代传统金属,满足机体强度的同时减重。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材料上,主要是镁合金、PEEK、碳纤维,最近几个月比较热的其实是PEEK材料。

前面说到的Optimus Gen 2,能减重10kg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于用PEEK骨架代替了金属。

PEEK材料学名叫“聚醚醚酮”,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的特性,材料密度仅为铝合金的58%,但在碳纤维增强后,拉伸强度可达200MPa,在性能、商业价值上都处于工程塑料的王者位置。

找到一只还没被买爆的小众机器人基金

国金证券做了个测算,每10万台人形机器人将拉动195吨PEEK需求,所以假如人形机器人是确定的产业趋势,PEEK材料的需求也是确定的。

这种感觉可以类比新能车、动力电池和锂矿,具体不赘述。

重仓PEEK行业的机器人基金

我挑了两只PEEK大牛股做了一次牛股选基,大家可以发现,目前重仓PEEK材料方向的大概是这些基金——

找到一只还没被买爆的小众机器人基金

因为中研股份市值比较小,全市场在二季度能把它买到前十大的基金只有,方正富邦信泓一个。

我也看了一下方正富邦信泓的前十大重仓股,基本确定这是100%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基金了。

找到一只还没被买爆的小众机器人基金

从今年以来的收益角度看,方正富邦信泓在众多主投人形机器人的基金里,收益也是很能打的。

下图是全市场比较纯粹的,重仓机器的主动基金。

找到一只还没被买爆的小众机器人基金

今年收益好的机器人基金,业绩在60%以上还是有的,因为一季度资金追逐过一轮机器人,所以今年上半年业绩出名的主动基规模都迎来一轮膨胀。

而从近1个月、近3个月、6近半年的收益情况来看,方正富邦信泓在机器人主题基金里排名前列,大有在人形机器人板块成为后起之秀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方正富邦信泓基金经理李朝昱有超过10年投研经验,其中有5年深耕科技板块,从前十大重仓股也可以看出他挑选个股眼光独到,擅长主动管理。

买早期产业趋势、追逐成长性的基金,很重要的一点是,趁基金规模还不大,但已经展现出牛基苗头的时候迅速出手,在行情大贝塔可以持续的背景下,能吃到最肥美的阿尔法。

截至二季度,方正富邦信泓规模才1亿,还没被机构买爆,策略容量还是很大的。

等待产业趋势的兑现,期待下一个特斯拉/宁德时代?

我在方正富邦找到了两只机器人主题的基金,一只是前面的信泓是重仓PEEK材料的,另一只方正富邦远见成长,看持股聚焦的应该是丝杠方向的股票,从4月8日以来涨幅也有35.76%。

反正PEEK解决的是人形机器人的材料问题,丝杠解决的是动力传输问题,二者都是机器人行业最重要的细分子行业。

当机器人行业逐渐落地商业化,丝杠的精度决定了机器人的动作上限,PEEK减重决定了能耗下限。

这和上轮牛市里,新能车的“动力系统”与“轻量化车身”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7月底,马斯克在特斯拉二季度的财报会上,聊到了Optimus Gen3,原型机(Prototype)大概最快会在10月份推出,2026年初开启量产,目标是尽快达到每年100万的产量。

马斯克觉得Optimus Gen3是一个精致的设计和正确的设计。他认为这个版本已经没有根本性的设计缺陷,具备了所有必需的自由度。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应用,一方面利用美国在高端芯片和人工智能方向的积累,在机器人的交互能力上肯定是有优势的;另一方面,如果机器人想大规模量产,注定也会依赖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供应链。

参考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双赢,中国在这个产业趋势里有希望与美国优势互补,有希望在整个趋势里带动上下游供应商的成熟。

找到一只还没被买爆的小众机器人基金

如果从上市以来开始算——

2010年特斯拉上市总市值约22亿美元,目前总市值1.07万亿美元,涨了480倍。

2018年宁德时代上市总市值786亿人民币,目前1.28万亿人民币,涨了15倍。

未来几年,PEEK、丝杠行业的头部公司,是有可能出现类比上一轮特斯拉供应链的大牛股的。

在供应链成熟的背景下,无论宇树、智元、优必选等国产机器人公司,还是国内电车新势力的智能化,都能在这场产业趋势里成为获益方。

而关于机器人板块的投资,市场主流观点是这样的——

第一 ,产业趋势是确定的,没有仓位的话建议先建仓,哪怕机器人行业短期涨多了有点泡沫,但后面产业趋势的确定性还是很高的,而且越来越接近基本面兑现的窗口了。

第二,想象空间是无限的,现在机器人还没有量产,处于从0到1的阶段,未来如果每个家庭像配置新能源车一样,配置一台机器人,走1-10、1-100的渗透率逻辑,那市场空间必然巨大。

目前A股已经创近10年新高,无论未来是否继续走牛,资本长期买入机器人都是大趋势。

第三,有仓位的也别太着急止盈,别把筹码早早卖飞,控制好仓位的情况下最好就别动。

第四,逢跌买入,分配好仓位的情况下越跌越买,等后面中美机器人产业的共振。

大家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看自身情况配置就好。

反正规模小的基金调仓更灵活,更有机会买入弹性更高的机器人标的,20亿规模以下的基金更容易有超额收益。

以上。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