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中国首部超智融合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AI科技 2025年08月15日 06:30 0 admin

8月14日,我国高性能计算领域首部超智融合行业标准《超智融合集群能力要求》在2025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大会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超算、智算融合发展这一前沿领域又迈出关键一步,该标准实施后将推动超智融合集群算力发展,突破AI算力瓶颈,并降低产业链协作成本,加速高性能计算+AI技术在材料、生物、气象、工业等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全国信标委算力标准工作组组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迟学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屹力,上海超算中心主任李根国,京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佳滨,中科曙光高性能计算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柳共同参加了标准发布仪式。

《超智融合集群能力要求》标准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中科曙光共同牵头发起,并组织专家研讨编写。其首次系统性构建起超智融合集群的架构设计、功能性能、安全可信及评估方法能力体系,以解决超智融合系统建设过程中跨厂商兼容性差、集群协同效率低等共性问题,为智能制造、科学智能、智慧城市等场景提供统一技术规范。

中国首部超智融合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图说:《超智融合集群能力要求》发布现场)

当前,伴随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在AI for Science等前沿创新领域,海量复杂任务需求使得单一计算架构难以应对多样化场景挑战,通过整合超算的强大处理能力和智算的算法优化优势,超智融合技术可在科学计算、工程计算、大模型训练推理、混合精度运算等领域提升计算效率并降低算力成本,以破解非融合单一型算力基础设施存在的算力精度不全、算力结构单一、异构资源管理调度困难、通用性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难题。

而作为国内首部超智融合标准,《超智融合集群能力要求》规定了超智融合算力平台的基础能力、平台能力、系统管理能力和配套能力的相关要求,并就超智融合算力平台的设计、建设、运营及评价给出了详细规范指引。

如明确超智融合集群需支持 FP64 至 INT4 全精度算力,并拥有高带宽、低延迟的存储与交互网络,且具备智能调度、科学计算与AI应用支撑,以及计算智能体能力,以实现跨域算力资源动态分配与多元计算场景应用开发。

《超智融合集群能力要求》还重点标注了低碳节能标准,让超智融合算力平台能以液冷技术、高效供电系统来实现绿色计算,既能让高性能高功率计算部件稳定、高效运行,又能帮助大规模高密度算力中心节省相当的电费支出。

据了解,遵循《超智融合集群能力要求》设计研制的首个标准化超智融合算力平台——曙光Nebula800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也将在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大会上正式发布。依托曙光专注高性能计算领域三十年的深厚技术积累,该平台有望打破超算、智算集群分离建设带来的“孤岛效应”,实现多元算力的统一管理与融合调度,成为标准落地标杆性实践。

业内人士指出,《超智融合集群能力要求》行业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超算、智算基础设施进入深度融合发展的开端,伴随业内更多企业和行业用户的广泛参与,超智融合必将在基础设施、数据、算法模型、业务应用等层面持续深化,成为材料化学、生物信息、气象海洋、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实现科研与业务创新范式升级的关键路径。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