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机器人比什么?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吗?直击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今日新闻 2025年08月16日 15:41 0 aa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正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机器人比什么?这些技能未来是否可以应用到生活中?记者现场探访。

竞技赛:新增过热保护程序,机器人顺利跑完1500米

运动会的竞技赛包括田径、足球3v3、足球5v5等。和人类比赛一样,赛场气氛热烈,当机器人进球、得分时,观众会欢呼鼓掌。如果机器人摔倒,在解说员的带动下,现场观众也会为它们加油打气。

尽管今年4月,大家已经见识了机器人跑“半马”的风采,但在此次运动会上,机器人在田径场参加竞技赛比拼仍是一大看点。鸣枪后,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往往大步流星、一马当先,有的机器人跌跌撞撞,有的机器人尺寸较小,双脚紧捯,也只能快走,跑不起来,让人忍俊不禁。记者注意到,无论是1500米还是400米比赛,都有不少队伍选择使用宇树机器人。

机器人比什么?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吗?直击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400米决赛现场。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此次,我们对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进行改造,平稳跑过了1500米,用时约14分钟。”城市之间科技队的薛清恒说,他所在的公司基于其他品牌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和场景应用。之前参加机器人“半马”的经验,被用到了这次比赛中。“发电机温度过热时,机器人会摔倒或自主停止运转,所以我们特意新增了过热保护程序。”他说,在技术深化上,团队设计了拟人步态,使机器人跑起来和真正的运动员姿态差不多。

据薛清恒介绍,机器人在场馆里跑1500米,比在柏油路上跑马拉松简单。场馆中有标注线辅助的情况下,机器人可以实现自主跑。但为了速度,大部分队伍还是选择用遥控器。另外,柏油路更硬、地形坑洼复杂,场馆中的赛道比较平整,更有助于机器人“出成绩”。

近几天,工程师熬夜加班改进算法、提升稳定性,通过赛前不断试错,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机器人在赛时的失误率。“不管是参加竞技性比赛还是其他比赛,对我们这种公司的技术储备都有非常大帮助,这不仅是对机器人本体硬件跟软件结合的考验,也增加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薛清恒说。

场景赛:机器人可整理房间、拆药分装

随着智慧药房、智慧酒店的出现,一些机器人已经走入现实生活场景,协助人们进行药品分拣、清洁等工作。此次运动会的场景赛包括工业场景、医药场景、酒店场景和仓储场景。

在酒店场景中,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改装了宇树机器人,通过自主或遥控的形式参加了两个项目的比赛。一个是机器人在酒店门口和大堂拉箱子,把箱子送到各个房间门口;另一个是进行酒店房间内部清洁,从柜子、桌子等物品上捡垃圾,再扔到垃圾桶里。

“我们对机器人改装,并使用自己的算法。比如要跑一些模型,机器人的算力不太够,我们就会加装小的计算设备。”据研究员贾宝雄介绍,大部分队伍可以实现机器人自主拉箱子,因为拉杆高度相对固定,可以使用固定模式抓取。但垃圾分类相对困难,瓶子、塑料袋等物品高度不同、形状不同,所以团队在机器人身上加装了灵巧手,通过开发软件实现抓握。

他说,此次比赛大部分团队使用了轮式机器人,相较于双足机器人走路更稳、定位更准。“不过,我们还是决定使用一个双足人形机器人,看一看我们的算法到底能不能把机器人推进到‘能用’的阶段,虽然在时间上不占优势,但可以检验技能。”

医药场景包括药品分拣和拆药分装。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学生赵艺涵和周钰添暑期专门留在了北京,就是为了准备参加此次运动会。一次性看到参赛的上百台机器人,同学们都难掩兴奋。比赛时,选手和机器人隔了一堵墙,他们通过机器人的摄像头了解实地场景,用VR手柄摇操机械臂,使其跟人手做同步动作,比如拿起装胶囊的药板,将药挤入塑料盒中。考虑到决赛中要拆分软胶囊,他们还在夹爪内侧添加了柔性材料。

“操控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因为药板很滑,机械爪只有两片开合板,将它拿起来有难度。另外,将药粒完整挤出来也不容易,不能挤到桌子外面,也不能使药板脱手飞出去,还要避免左右臂互搏的情况。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打补丁、写代码、做调试。”赵艺涵说。

周钰添告诉记者,由于大型场馆环境复杂,很多机器人使用无线路由器通信,加上媒体设备和观众手机信号,无线网络通信会受到极大干扰,一些队伍的机器人连动都动不起来,这些都给比赛带来挑战。8月16日上午,他们所在的RUC-HuHa战队获得拆药分装技能竞技的银牌。谈及未来应用,他们认为,在使用场景上,遥操其实没有减少人力,但在个人娱乐场景下,未来遥操可以提供更多服务。

机器人比什么?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吗?直击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机器人进行拆药分装比赛。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外围赛:机器人打篮球既要投得准,也要有配合

本次运动会的外围赛包括自由搏击、篮球、集体舞蹈、功夫搏击等。篮球场位于“冰丝带”环廊,参加这场比赛的机器人虽然不是人形,但移动速度很快,投球命中率较高。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徐世蒙告诉记者,机器人篮球比赛通过雷达、视觉和激光测距等方式定位。考虑到视觉技术路线存在被阻挡的问题,他们的机器人主要采用雷达定位,感知360度的环境信息进行综合判断。2v2篮球赛不仅比拼谁投得快、投得准,还要考虑两个机器人之间的配合,比如传球、挡拆战术。“我们自己研发的机器人可以跳起来扣篮,得到更多奖励分,其中一个机器人还创新设计了机械臂。”

他们使用的机器人,一个通过摩擦轮挤压的方式投篮,连贯性更好,在各个位置都能投篮,但劣势是出手点比较矮,球容易被拦截;另一个通过机械臂投篮,出手点高,二者相互配合,胜算更高。

在功夫搏击赛场,小型人形机器人的格斗赛同样吸睛。这些小机器人很灵活,跌倒后会马上爬起来,有的机器人张开双臂,通过转圈的方式用胳膊攻击对手。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无线电协会的杜昊洋说,这项比赛除了考验操控能力,还有编程技能。小机器人身上有16个舵机,他们事先要将小机器人的外形结构、攻击方式和动作编辑设计好,并进行调试。“一个动作如果舵机差一度,机器人就完不成。”赛事结束后,现场观众还可以拿起手柄,体验操纵小机器人的乐趣。

表演赛:机器人看视频自学咏春拳

包括群体舞蹈、灵机一动、武术等在内的表演赛也有不少看点。在武术项目中,视界战队获得季军。

机器人比什么?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吗?直击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机器人进行武术表演。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为了让机器人打出咏春拳,我们自研了一套端到端的教机器人自主学习人类动作的系统,不需要遥操设备,也不需要动捕,给机器人看人类的视频,它就能学会这些动作。”北京视界求索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总经理夏菁说。

据她介绍,大多数队伍通过动捕设备或者VR设备,让人实际操作一次,再使机器人同步做相关动作,优势是动作比较完美。但他们为了磨练团队,决定自研算法系统。这种方式在速度、人力成本上颇有优势,调试流程也比较短,机器人观看2D视频一两分钟,就可以学会动作。“我们不需要造数据,而是把人类已有的数据利用起来,实现机器人的运控以及动作,未来迁移到其他场景中,想象空间是很大的。”

夏菁说,未来用户想要教机器人动作,不管是取水还是拧螺丝,都无需购买昂贵的遥操设备,无论是在工业场景还是家庭交互场景,用户的使用感都会更好。“机器人接入我们的大模型中,除了动作,它们也在加速理解现实世界。”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刘军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