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机器人行业观察:智元加速出海;宇树期待“GPT时刻”

排行榜 2025年08月05日 03:05 0 aa

当前,机器人行业正加速推进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进程。一方面,机器人遥操作技术成为突破人形智能体自主性限制的关键路径;另一方面,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开源、生态共建和场景落地,推动产业进入规模化应用前夜。

企业动态:智元国际化布局提速,宇树押注大模型突破

智元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近期,智元机器人接连完成战略融资,由LG电子、未来资产集团联合领投,这是LG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首次全球布局。据公开信息,智元已在北美、欧洲、中东等地启动出海,重点布局汽车制造、零售服务等场景。其线下量产机器人超2000台,并斩获中国移动7800万元订单,用于全国营业厅导览工作。此外,智元发布“智元灵渠OS”开源计划,试图构建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的行业标准。

宇树科技聚焦大模型能力突破。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近期开源大会上提出,当前机器人硬件已足够成熟,但AI能力尚未达到通用化水平。他强调,机器人需具备实时学习和任意生成动作的能力,并预测具身智能大模型将在未来1-3年内迎来“GPT时刻”,实现技术临界点突破。宇树最新款R1机器人已支持用户化定制,其四足机器人技术亦在多场景中验证。

行业竞争转向场景验证。智元、宇树等头部企业正从技术研发转向场景试点,例如仓储分拣、高危搬运等。中国移动近期采购智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及宇树小尺寸机器人,标志着行业进入规模化采购阶段。智元合伙人姚卯青表示,下半年将是企业营收和落地效果的“交卷期”。

技术路径:遥操作打通人机协作,通信延迟成关键瓶颈

遥操作支撑高危场景落地。根据行业研究,机器人遥操作通过远程映射人类动作,在核电、钢铁高温等危险场景中替代人工,同时为AI训练提供数据采集通道。例如,人类操作员通过遥操系统控制机器人完成高危检修,同步积累动作数据以优化算法。此外,遥操作被视为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应急方案,可在算法失控时切换至人工接管模式。

通信延迟制约技术普及。当前遥操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信号传输延迟。视频数据的高码流传输、多模态大模型的高算力需求,加剧了实时控制的难度。行业尝试通过优化视频编解码技术、部署边缘算力节点等方式降低延迟,但远距离任务仍受限于网络基础设施。

触觉反馈技术待突破。力反馈设备的高成本与触觉推理能力的不足,限制了操作精度。现有方案多依赖视觉辅助补偿触觉缺失,但难以实现复杂操作。部分企业探索结合AI算法模拟触觉信号,但距离自然交互仍有差距。业内认为,触觉智能的突破将推动遥操作进入工业级应用。

机器人行业正步入技术攻坚与商业化并行的关键阶段。头部企业通过生态合作与场景深耕,加速产品落地;而遥操作等新兴技术的成熟,或将成为解锁高危、复杂场景的“钥匙”。随着AI大模型与硬件能力的持续迭代,行业距离规模化爆发或仅一步之遥。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