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07 0
2005年,德国的一家锁具店里,一位中国商人对着一把智能门锁,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
他叫苏志勇,已经做了快20年的机械锁。
此刻他意识到,眼前这个价格不菲的新玩意,将会彻底颠覆他熟悉的行业,甚至改变未来千家万户的进门方式。
从那一刻起,一条从温州小厂通向全球的路,开始在他的脚下延伸。
如今,20年后的今天,苏志勇造出的智能锁已销往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台,在高端智能锁领域全球销量第一!
他的品牌你或许也听说过,那就是凯迪仕。
凯迪仕的背后,是苏志勇和他的儿子苏祺云两代人跨越几十年的漫长接力。
他们用一把小小的智能锁,讲述了国货出海最硬核的故事。
● 苏志勇(左)和苏祺云父子
智能锁行业到底有多卷?
2018年前后,一场硝烟弥漫的“千锁大战”,将智能锁行业的腥风血雨推到了公众面前。
那个时候,全国智能锁品牌足有3500多家,各大公司纷纷涌入,都想在这一新兴市场分一杯羹。
● 相较于日韩,中国的智能锁占有率很低。图片来源:凯迪仕官网
有人分门别类,将这些公司分成5大派,颇有一股“华山论剑”的架势:
第一类是老牌传统锁企,如凯迪仕、德施曼等;第二类是拥有雄厚资金和技术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如小米、华为、360等;第三类是安防企业,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第四类是家电巨头,包括海尔、美的、创维等;第五类则是智能家居创企,以鹿客、果加等为代表。
在各大企业的发力下,市面上的智能锁具新品层出不穷。
从密码输入到指纹识别,再到掌纹识别、静脉识别、虹膜识别等,搭配上高清大屏、超清录像等功能,挑得人眼花缭乱。
然而喧嚣的背后,各种问题开始显露出来。
由于许多企业自身并不具备研发制造能力,采取贴牌生产,导致市面上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暴露出极大的安全隐患。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口碑。
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到2022年下半年,大部分玩家都已黯然退场。市面上的在售品牌数量仅剩300家左右,而能收获融资的更是屈指可数,只余寥寥几个头部品牌。
作为一家老牌锁企,凯迪仕在这场战役中存活下来,并逐渐跻身中国乃至全球智能锁行业的前列。
“能存活下来主要靠产品、技术和供应链,这是品牌的核心优势。”苏祺云如此说道。
● 苏祺云
凯迪仕创始人苏志勇是苏祺云的父亲,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苏志勇便进入锁具行业。
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用的都是机械锁,苏志勇专注于机械锁的制造和销售,一干就是20年,逐步把企业做到了上亿规模。
2005年,决定开拓海外市场的苏志勇前往德国考察,在一家门店内,他发现了一款精致但售价不菲的智能门锁。
凭借多年锻炼出的行业嗅觉,苏志勇断定这将是一种颠覆性的产品。传统机械锁的许多痛点,都能在智能锁身上得到很好的解决。
比如出门忘带钥匙,或者钥匙丢了,再也不用费劲巴力地去找开锁师傅,一串密码就能开门;
半夜回家晚了,怕敲门吵醒熟睡中的家人,轻按指纹识别也能开门;
还有双手大包小包拎满东西的时候,只需要把脸部往门前一凑,门随之打开,完全避免了放下东西翻找钥匙的焦躁……
于是从德国归来后,苏志勇便在制造传统机械锁的同时,开始了智能锁的设计研发。
2009年,苏志勇正式成立凯迪仕品牌,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锁产品。
然而在那个年代,智能锁在国内是个很新鲜的东西,市场认知度不高。如何让产品被消费者接受,成了摆在苏志勇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为了拓展销路,苏志勇前往深圳,组建专门的研发和销售团队,为凯迪仕铺建线下渠道,后来干脆将总部搬到了深圳。
可以说,创业最初的几年完全是硬扛过来的。
● 凯迪仕总部大楼。图片来源:Kaadas官网
所幸,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4年后,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智能家居的兴起,智能门锁逐渐闯入大众视野,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尝鲜体验。
凯迪仕作为最早的一批锁企,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风口,产品销量一路大涨。
到2017年,其年营收已达亿元级别。
也是在这一时期,苏祺云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毕业,回国进入父亲的工厂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阿尔伯塔大学是加拿大最顶级的学府之一,诞生过第16任加拿大总理和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同时也是世界百强大学之一。
● 阿尔伯塔大学
为了熟悉公司一线业务,苏祺云用将近3年的时间,把公司几乎所有的关键岗位都做了一遍。
他在车间打过模具,在销售部跑过业务,在品牌部写过文案,在产品部学过画图和设计,还在海外部拓展市场。
从生产到技术、从品牌到市场,这位“厂二代”一点点淡去自己的名校海归光环,在厂里逐渐扎下根来。
他说:“我会记住零部件的成本,包括一颗螺丝钉多少钱、制造费组装费多少钱等,来了解生产环节的各个工艺。”
● 苏祺云
2019年,苏祺云接棒父亲出任公司董事长,此时国内“千锁大战”激斗正酣。
面对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大大小小的智能锁企业,苏祺云进行了两项关键性的举措,帮助凯迪仕坐稳战局:
一是推出千元级的智能锁K7,性价比直接拉满,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邀请明星代言,在央视、机场、高铁站等高流量场景中大规模投放广告,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渠道渗透率。
核心产品+有效宣传,让凯迪仕从复杂残酷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一路高歌猛进。
公司同时获得资本市场关注,2021年完成高达近1亿美元B轮融资,刷新行业单轮融资最高纪录;2022年又完成6亿元C轮融资。
在巨额资金的加持下,苏祺云带领凯迪仕,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全球化进程。
他非常坚定地表示:“凯迪仕是一定要做全球化的,科技型企业是有一口气想要为国家争光的,所以我们要么就不做,要么就是要做世界第一。”
出人意料的是,苏祺云出海的第一站就选择了美国市场。
在业内看来,美国市场标准严苛、体系复杂,以此作为全球化战略的切入点,是一件相当冒险的事情。
但苏祺云还是一头扎了进去。
他前期找到美国本土品牌,给它们做代工,积累对当地产品的认知;之后开始做亚马逊自营和独立站,并通过合作伙伴进入沃尔玛、Home Depot(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之一)等线下商场。
苏祺云并未照搬国内的产品设计思路,而是针对当地用户,对产品做了一系列的调整。
由于北美用户对隐私安全高度敏感,他便采取精简策略,主动砍掉了人脸识别和指静脉解锁等功能,专注于密码、刷卡、钥匙等基础功能的优化,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此外,市面上的大部分智能锁需要专业的安装师傅才能安装,而美国的人工费用非常高昂。
曾有一位美国用户表示,他曾花费399美元购买了某国际大牌旗下的智能锁,后续却用2周时间才找到3名会安装的师傅,最低安装报价也要400美元,比锁本身还贵!无奈之下,他只能自行安装,耗费了整整10个小时。
为了解决当地用户的这一痛点,苏祺云推出主打“轻安装”的智能锁,用户可以自行轻松完成安装工作,极大地降低了入门门槛,深受当地消费者追捧。
一系列的举措,让凯迪仕逐渐发展成为美国智能锁市场的头部玩家。
● 2025美国消费电子展,海外消费者现场体验凯迪仕智能锁
但苏祺云并未止步于此。
在东南亚,语言多样性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也是语音控制类产品面临的最大挑战。
凯迪仕进入东南亚市场后,极具创新性地推出了多语言控制系统,涵盖泰语、越南语、印尼语等十多种当地主流语言,满足不同语种用户的需求,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同时,针对中东、印度等新兴市场,苏祺云也正持续推动产品适配升级,深度契合当地标准与用户需求。
如今,凯迪仕旗下的智能锁已销往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接连斩获美国CES创新科技大奖、欧洲设计奖金奖、缪斯设计奖金奖等多项国际重磅荣誉,入选“2024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领军品牌TOP30”,是其中唯一的智能锁品牌。
在数以千计的锁具品牌中脱颖而出,从苏志勇、苏祺云父子的身上,我们大致可以一窥凯迪仕成功的关窍:
一是重视产品和技术研发。
凯迪仕是全球为数不多的集智能锁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拥有深圳、长沙、洛杉矶三大研发中心,累计获得700多项专利,稳居行业第一。
同时,其在温州、中山、珠海设立三大智能制造基地,共同组成全球最大的智能安防科技产业园区,这是其纵横商海最坚实的后盾。
● 位于浙江瓯海的凯迪仕安防产业园。图片来源:Kaadas官网
二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做大“蛋糕”。
凯迪仕的全球化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进行“量体裁衣”。
如在北美市场推进“轻安装”设计、优化“密码+刷卡”开锁方式等;在东南亚市场推出多语言控制系统、雨季防泼水面板等,就连售后团队都能讲越南语、泰语等多国语言。
这种入乡随俗的本地化操作,让它更易获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出20000多个网点。
三是坚持长期主义,能够耐得住寂寞,在一个领域持续深耕。
苏志勇在锁具行业坚守了近40年,苏祺云受父亲影响,也放下名校海归光环扎根工厂。他们都经历过行业的危机与阵痛,但一路坚持下来,始终积极应对。
例如2018年门博会上的“小黑盒暴力开锁”事件,一度引发公众对智能锁安全性的担忧。
● “小黑盒”利用特斯拉线圈原理,产生电磁脉冲干扰甚至破坏智能锁
凯迪仕立即跟进,自主研发出“电磁屏蔽锁体”,有效抵御暴力开锁;并搭配防撬报警、胁迫报警、逗留报警等功能,以多重防护守护家门安全。
“产品和技术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是让品牌能够穿越周期,持续赢得顾客的重中之重。”苏祺云说。
此外,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同样不能忽视。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如何提高曝光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品牌和产品能走多远。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凯迪仕曾遇到过一起引发全网关注的投诉。
被网友们称为“颜之有理”的郑女士,因凯迪仕智能门锁安装师傅操作失误,导致母亲被锁在屋里近一天。
郑女士一气之下,把这件事捅到了媒体。
● 郑女士向媒体陈述事件经过。图片来源:1818黄金眼
面对这场舆论危机,凯迪仕向人们展示了什么是教科书级别的公关:
立即调派经验丰富的师傅现场解决安装问题;区域负责人登门致歉;延长郑女士所购智能锁质保期,期间若出现任何问题,一律提供免费上门维修服务;主动提出陪同郑女士及母亲前往医院体检,以确保身体健康。
更绝的是,不久后,郑女士被请进了凯迪仕直播间。在“郑女士说的都对”的话题加持下,平日里原本场均1万人次的观看量,被一举拉升到88万,大幅刷新了直播间最高纪录。
一场公关危机就这样被化解,顺带圈了一波粉,凯迪仕用实际行动告诉同行们,只有对消费者真诚相待,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
从昔日的机械锁小厂,到如今的国际智能锁巨头,苏志勇父子走过了40年的风风雨雨。
他们用两代人的摸爬滚打,书写着国货品牌的全球叙事。
一把小小的智能锁,牵动的是千万家庭的安心与信赖。做好这件“锁”事,既是对技术的挑战,更是对承诺的坚守。
正如苏志勇所说:“这是守护老百姓家庭安全的事业,能够保障大众的人身安全,这让我非常骄傲。”文/牧龙闲人
相关文章
最近,不少新闻都转载报道了朝鲜首家“电脑游戏馆”的相关新闻。今年4月,金正恩就亲自视察了这家刚刚完成装修,拥有300个座位,但是尚未开业的网吧。由于当...
2025-11-07 3
2005年,德国的一家锁具店里,一位中国商人对着一把智能门锁,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他叫苏志勇,已经做了快20年的机械锁。此刻他意识到,眼前这个价格不菲...
2025-11-07 3
第八届进博会11月5日在上海正式开启,连续八年参展的德勤中国以 “众行致远”为主题,展示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每年进博会德勤都会带来首发报告和新理念,...
2025-11-07 3
张大爷今年七十有二,身子骨还算硬朗,就是总改不掉老一辈的习惯——舍不得花钱,买棵菜都要货比三家,给孙子发红包时却眼都不眨。自从学会用支付宝,他更是把这...
2025-11-07 3
在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CEO埃隆·马斯克表示,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已接近无需人工监督的水平,预计一到两个月内推出至少L4级能力的版本,允许车主在...
2025-11-07 3
证券之星消息,鲁 泰A(000726 11月0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提问:您好!已知公司现有抗菌面料、C2M等概念,作为全...
2025-11-07 3
每经编辑:吴永久11月6日,指数小幅震荡,电网设备出海、固态电池表现出色,热门赛道人形机器人、AI硬件股表现疲软。沪深两市成交额19991亿元,较周四...
2025-11-07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