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 文图】随着AI技术在广告领域的应用,部分AI广告违背公序良俗,、侵权抄袭、虚假宣传等问题日益凸显。巨量引擎数据显示,仅今年第...
2025-10-25 0
“今年‘双11’启动得很早”“究竟在‘双11’哪一天买最便宜?”“这个‘双11’是要从国庆中秋开始一直卖到11月11日吗?”……今年的“双11”大促已步入第十七个年头,从“一日的消费狂欢”变成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零售节日。相比去年,今年电商零售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这个“双11”的竞争亦呈现出不同趋势——AI技术的全面渗透、新兴平台与巨头们分庭抗礼、即时零售成为新增长点……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双11”不只是简单的价格厮杀,而是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一场消费体验重构与效率革新。不过,业内也提醒,过长的促销期会让消费者产生疲倦,而过度营销会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
Part.01
巨头借“双11”寻找新一波流量入口
今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照例开启传统项目——大力发放优惠券,“直降+价保”成为多家电商的标配。
消费者吐槽:大额券抢不到,价格一直在变
以淘天为例,10月15日晚间8点开启预售后,天猫“双11”将发出创新高的3250元88VIP消费券包,含1350元无门槛9折消费券,及家电券、外卖红包、飞猪旅行券等多项权益。此外,平台还发出大量美妆、家电家居、运动户外、服饰等行业品类券。京东则强调“简化”,主打“官方直降”,消费者购买单件商品,即可直接享受价格立减优惠,无须凑单。抖音电商在大促期间推出“立减折扣”“一件直降”等优惠活动。
不过,在第一波现货售卖后,在社交平台出现了不少用户吐槽:无法理解大促游戏规则。记者查阅发现,这些“吐槽”主要集中在:大额券抢不到,现货期优惠与预售期价格没有差别;价格一直在变,每天看的价格不同;买个东西算了一个晚上最后全退了。
参加了多年“双11”的消费者何小姐提出疑问:今年“双11”什么时候买最划算?她认为还不如所有优惠都集中在11月11日。有平台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平台有保价机制,消费者如果担心买贵了,可以申请保价。
第一波现货销售拉动了电商的流量和销售数据
相比去年,平台制造更长的销售周期、现货发售,以及一波又一波发券领券高潮,背后有自己的“算盘”——赢得流量+话题度+销量。10月9日“双11”开启后,不到一周京东公布第一波数据,截至10月14日12点,包含家电、手机、数码、电脑在内的带电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
10月20日,抖音电商发布“双11”第一阶段数据,商城带动销售额破千万元的商家数同比增长102%。小红书披露,10月11日~12日“双11”开门红,明星章小蕙直播间开播6小时突破1亿元。
从上述数据来看,各家平台的第一波现货销售,拉动了10月整体电商的流量、话题度以及销售数据。阿里与京东等平台在上半年“外卖大战”被叫停后,借大促找到新的流量入口。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今年的“双11”无缝衔接“金九银十”及中秋国庆假期,一方面有助于延续消费热度,从旅游服务消费过渡到实物消费;另一方面有助于平台和商家更从容地安排发货、促销定价与活动策划,减轻运营压力,同时也缓解用户的购物焦虑,提升整体体验。
京东宣布与广汽集团、宁德时代一起“造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双11”,除了常规促销外,京东宣布与广汽集团、宁德时代一起“造车”。京东回应,自身并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而是打破常规“裸车”消费模式,除标准版外,用户可灵活选购“车衣定制版、车品配装版、养护加持版”等多种套餐。虽然这款车尚未揭开真身,但已赚足了眼球。
Part.02
新老平台大战 争抢消费者、商家“资源”
“双11”除了是拉动线上销售的关键节点,更是一场新老平台对消费者、商家“资源”的抢夺。
今年抖音电商“抢闸”在天猫、拼多多前启动“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双11”,抖音电商在“消费端”与“供给端”双向发力,一方面通过让利和补贴激活消费潜力,另一方面以免佣、物流保障、内容激励等方式帮助商家减负增收。不过,记者看到,抖音今年在促销上并没有特殊抢眼的玩法。
从上半年“618”开始,小红书电商的攻势就越来越猛。今年8月以来,小红书表示,未来一年对全部商家实施免佣政策,GMV百万元以内的交易佣金将在服务费结算时自动减免,商家无需申请。另外,大促期间,小红书主导“市集”模式,据悉,目前平台首页新增的“市集”固定主入口,结合社区搜索、兴趣等推荐算法,让商家能稳定经营。数据显示,“双11”开启48小时内,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高达25亿。
相比以往,快手电商在今年“双11”也相当“给力”。为了扶持商家备战“双11”,9月底快手电商就公布了在AI产品技术能力、多元化流量扶持、多类型商品补贴三个方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Part.03
AI全面渗透 电商新形态层出不穷
“AI和电商的深度融合是今年‘双11’的一个新玩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专家委员会专家李鸣涛表示,AI将从流量分发、消费者体验、电商经营等方面服务消费者及商家。
AI工具把复杂的购物决策变得简单
一位做宠物用品的商家告诉记者,有些养宠物的用户会烦恼家里的狗会去猫砂盆挖沙子,在选购能解决此类问题的商品时,大数据只能根据以往购买习惯推荐商品。但现在AI可以根据这个问题自动向用户推荐“封闭式猫砂盆”等。“过去,大数据只是告诉商家,这类消费群体可能是潜在客户,但现在AI可以帮助商家精准地拉来消费者。”平台人士表示,AI工具,例如数字人、AIGC工具、AI客服等,在今年大促使用得相当普遍。
今年在天猫上,消费者想挑件风衣,输入“适合秋冬通勤的防水风衣”,“AI万能搜”就能立刻读懂需求,推出精准商品,还附上天气适配建议;怕线上买衣服不合身?“AI试衣”一键上身,尺码难题迎刃而解……这些AI工具把复杂的购物决策变得简单。在商家侧,AI赋能更显实效。数据显示,AI美工月均生成2亿张图片/500万个视频,商品点击率提升10%;AI数据分析累计生成超1000万份报告,获85%商家好评;AI客服店小蜜5.0帮助商家日均降本2000万元。
商家可用AI生成短视频 与直播高效联动
快手电商洞察发现,商家“短直”(短视频+直播)双开相比于只做短视频,GMV有5倍的倍差;短+直联动相比仅直播的曝光能提升80%,涨粉效率高20%,通过短视频引流进入直播间的成交GMV年同比增长60%。对此,建议商家可使用AI图生视频功能,一键生成短视频并完成发布,将短视频内容与直播高效联动。
李鸣涛表示,各个平台非常关注如何利用好AI工具带给消费者更加便利化、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应用,中国电商行业的新形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如直播电商、融合线上线下优势的即时零售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球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海外市场将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李鸣涛说。
记者观察:平台大促 变新零售探索
今年的“双11”不是一场单纯的消费大促,而是演变成新的零售探索,消费“人货场”的重构,比如这两年流行的“种草”、即时零售等消费新模式,就在“618”“双11”这些大促中获得充分验证。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认为,作为流通环节的一个盛会,“双11”通过数实融合的各种创新激发出来的消费潜力非常重要,它对于双循环的畅通和高水平均衡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
从此前的“做奥数题”,到现在的“化繁为简”;再从过去各大平台热衷“卷”最终的GMV,到如今“默认”不公布大促最终销售数据等,平台与商家合力在创造新体验,大促手段逐步规范,消费模式在变化,消费者的购物感受与认知被不断满足、挖掘,是一种零售行业的升级与迭代。
专家观点:促销期过长可能 引发消费者疲劳
近年外界除了对“双11”的规则吐槽外,更有业内人士表示,“双11”过长时间的促销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疲劳,会影响促销的效果。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认为,尽管“双11”总有新花样,消费者热情被接连点燃,一些隐忧仍需要注意:过度营销易引发消费者疲劳,如每年的满减、折扣、红包等优惠活动形式大同小异,消费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逐渐降低。复杂的活动规则,部分商家虚假宣传也会增加消费者决策成本,降低对商家和电商平台的信任度。同时,他提醒,“双11”的价格战使得商家为了参与活动不得不降低商品价格,虽然销量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利润空间却被大大压缩。如果平衡不当,导致过度竞争,或会影响整个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邓莉
相关文章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 文图】随着AI技术在广告领域的应用,部分AI广告违背公序良俗,、侵权抄袭、虚假宣传等问题日益凸显。巨量引擎数据显示,仅今年第...
2025-10-25 0
最近联想上架了2026款的ThinkPad P16,号称是【塔图级实力移动工作站】。和我们早前介绍过的P16v相比,它升级酷睿Ultra 200HX处...
2025-10-25 0
“今年‘双11’启动得很早”“究竟在‘双11’哪一天买最便宜?”“这个‘双11’是要从国庆中秋开始一直卖到11月11日吗?”……今年的“双11”大促已...
2025-10-25 0
中国广核集团2025-10-25 15:12:3010月23日,2025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核电产业发展分论坛在苏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核电赋能未来...
2025-10-25 0
10月23日,谷歌扔出了量子计算圈的“王炸”用最新的Willow量子芯片,首次让量子计算机在硬件上跑通了“可验证算法”。同样的任务,它只花了2小时,传...
2025-10-25 0
董宇辉首次参加杨凌农高会,并且在开幕式上进行了演讲。杨凌农高会开幕式的导演是懂流量的,拿出一个机位专门拍董宇辉。与辉同行的杨凌农高会直播比预告时间晚了...
2025-10-25 0
沃尔核材:主要涉及电子材料、通信线缆、电力、新能源汽车及风力发电五类业务。春秋电子:涉及PC及智能终端结构件 、 模具 、 通讯电子等业务。联芸科技:...
2025-10-25 0
香港《南华早报》10月24日文章,原题:瑞士在创新方面击败中国?新排名引发有关偏见的质疑 在一项久负盛名的(全球)创新指数中,今年中国在知识和技术产出...
2025-10-2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