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排行榜 2025年10月29日 02:03 0 aa

2025年社交平台上有人说,一个20块的芯片,能让50块的玩偶卖到500块。

这话听着有点玄,但看看市场上的情况,还真不是吹牛。

AI陪伴这个赛道,今年火得有点出人意料,尤其是硬件这边,不管是国外的智能穿戴,还是国内的AI玩具,销量都涨得很猛。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芬兰有个叫Oura的公司,做智能穿戴的,2025年初刚完成2亿美元的D轮融资,估值都到52亿美元了。

他们家的产品一年卖了250万枚,销售额足足5亿美元。

国内也不示弱,跃然创新搞了个叫BubblePal的AI挂件,往毛绒玩具上一装,玩具就能“活”过来,不到一年就卖了25万台,销售额直接破亿。

东莞那边更夸张,做AI玩具的工厂,一个月能卖20万台。

以前提到AI陪伴硬件,大家先想到的是智能手表、眼镜这些,比如Ray-BanMeta眼镜全球卖了超百万,占了陪伴类硬件一半的量。

但今年不一样,玩具反而成了增速最快的品类,京东数据显示上半年AI玩具销量环比涨了不少,这背后其实是中小厂算过的一笔账玩具门槛低,利润还高。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AI玩具成新宠:20块芯片撑起500块售价?

本来想只说AI玩具卖得好,但后来发现背后的利润差才更吓人。

有通信芯片行业的人透露,AI玩具用的芯片方案模组,就是WiFi芯片加音频芯片那套,成本也就十几到二十块。

还有个手作爱好者自己DIY了个AI语音机器人,算下来除了单片机十几块,其他零件都是几毛、几块钱,接入模型总共才花80块。

评论区里更有人说,芯片成本能压到个位数。

SevenUpCapital的创始人赵楠也说过,普通毛绒玩具终端售价也就150到200块,采购个AI模块30到50块,加完之后能卖到500块左右。

这相当于投几十块,能赚回近十倍的钱,换谁不心动?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而且现在AI玩具调用云端模型的费用也降了,2024年5月豆包主力模型在企业市场的定价,才0.0008元/千Tokens,同年12月字节的视觉理解大模型更便宜,3厘/千Tokens就能用。

成本这么低,难怪大家都往这个赛道冲。

像起源于“脑腐梗”的“AI山海经”野生IP,短时间内就出了毛绒玩具、手办等几十种商品,在亚马逊和TikTokShop上总销售额破了百万,利润率能到25%到30%。

这也难怪东莞的工厂忙不过来,汕头有家科技公司2025年2月的时候,意向订单就有几十万了。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很多人买了AI玩具后吐槽“钱白花了”,觉得是“人工智障”,这说明光靠低价和概念,长不了。

大厂们其实看不上小玩具的小利润,OpenAI花65亿收购硬件公司io,字节做陪伴玩偶和智能耳机OlaFriend,Meta在开发者大会上发三款智能眼镜,他们盯的是高端市场。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但中小厂不一样,没那么多钱搞研发,只能从玩具入手,毕竟投入小,回本快。

硬件这边热热闹闹,软件端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早几年大家都做“精神树洞”类的AI陪伴软件,觉得情绪价值能赚钱,但2025年不少软件都凉了。

比如“星野”的日下载量,从2万次骤降到7000次,“猫箱”的广告投放量更惨,从每天2000组跌到200组。

扎堆出现的聊天伴侣,终究还是被“复制粘贴式的可替代性”压垮了。

这也正常,你能陪聊,别人也能陪聊,没点不一样的东西,用户凭啥一直用你?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软件端大洗牌:从情绪陪伴到“偏路”求生

单纯靠陪聊赚不到钱,大家都看明白了,所以有的软件开始走“实用”路线。

情色是比较常见的选择,马斯克的xAI在IOS版GrokApp里上线了“智能伴侣”模式,搞了两个AI形象,一个是仿《死亡笔记》弥海砂的少女Ani,还有个毒舌红熊猫BadRudi。

SuperGrok订阅用户一个月花30美元,就能看Ani撒娇、说情话、跳舞,好感度到3级还能开“NSFW”模式,也就是成人内容,完全没安全限制。

结果上线24小时内,#宅男们的集体春天#话题在X平台浏览量破了3000万,有人说“这是我这辈子最浪漫的30美元投资”,可见这种模式多受欢迎。

OpenAICEO奥特曼也发文说,ChatGPT计划在2025年12月推出更全面的年龄分级系统,允许给成年用户提供成人内容。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本来想觉得这些转型有点“剑走偏锋”,但后来发现不转不行,市场早就饱和了,不找个细分领域根本活不下去。

除了情色,游戏攻略类的实用软件也跑了出来。

前B站副总裁刘斌做的“逗逗游戏伙伴”,主打游戏搭子路线,靠“神队友陪玩”攒了800万优质用户,最近还改名叫“HakkoAI”准备出海,想抢全球玩家的“神级搭子”市场。

还有更聪明的,直接“背靠大树”。

日本公司OddNumber做的“AI男子”,没自己搞App,而是直接进了即时通讯平台Line,寄生在上面,用户不用额外下载,顺着自己的社交习惯就能和AI对话,也挺方便。

不过就算转型,软件端还是有个绕不开的问题大厂垄断。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澎湃发布的2025年全球百大值得关注的AIAPP榜单里,字节、阿里、腾讯、百度的自有AI软件总数占了近四分之一,其中字节光软件就有12款,排第一。

a16z2025年8月发的互联网AI产品TOP50榜单,前30名也基本被硅谷科技巨头、硅谷创业公司和国内互联网大厂包了。

很显然,中小软件公司很难竞争过大厂。

大厂有更大的容错率,就算商业模式没跑通,也能持续投钱开发不盈利的尖端业务,还能靠生态快速连接用户、培养粘性。

更何况,TOC场景的核心数据都在大厂手里,在模型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数据好的AI应用自然更受用户喜欢。

中小厂没数据、没资金,想活下去只能找“偏路”,但“偏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搞不好就踩了伦理红线。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看着热闹,其实背后的坑不少。

2025年4月,美国有家叫Embodied的公司就破产了。

他们之前做的Moxie儿童陪伴机器人,2020年刚出来就很受关注,预售价格高达1500美元,买了之后每年还要交60美元订阅费,就算这样,还被《时代》杂志评为“2020年最佳发明之一”。

结果今年因为没完成关键融资,领投方最后关头退出,公司直接没了继续运营的钱,说倒就倒了。

这对中小厂来说是个提醒,AI陪伴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没资金扛着,很容易出事。

除了资金问题,安全漏洞也吓人。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2025年10月8日,网络安全研究机构Cybernews曝光了个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

AI陪伴应用ChatteeChat和GiMeChatAI的用户交互数据传输服务器,直接暴露在公网上,还没设任何身份验证或访问权限控制。

别人只要点进链接,就能看到服务器里所有内容,比如用户和AI分享的消息、媒体文件、活动日志。

这次一共泄露了超40万名用户的4300万余条私密对话,还有60万余张图片。

用户愿意把私密事告诉AI,是信任它,结果连这点安全都保证不了,谁还敢用?

AI陪伴硬件的“教唆危机”也开始被关注,2025年10月13日,美国加州州长加文・纽森签署了SB243法案,这是全美第一个专门针对AI陪伴型聊天机器人的监管法规。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要求运营方必须建立安全保护机制,防止技术滥用带来的心理和伦理风险。

其实不止加州,欧盟的《AI法案》也把AI陪伴产品归为“有限风险AI系统”,要求运营方披露数据来源;国内的《生成式AI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也要求AI产品必须通过安全评估。

监管一来,企业的合规成本肯定会涨,但长期看是好事,能淘汰那些只想“赚快钱”的不合规企业,倒逼行业往更健康的方向走。

2025年的AI陪伴产业,就像个热闹的集市,有人卖玩具赚了钱,有人做软件转型活了下来,也有人倒在了路上。

全球市场规模看着大,2024年就有28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预计2025年到2030年还会以不低的速度扩张。

但要想长久做下去,光靠“低成本赚快钱”肯定不行。

ChatGPT要开成人模式?AI陪伴软件转型,东莞工厂忙疯了!

得真真正正解决用户需求,不管是教育陪伴、老年陪伴,还是家政、医疗陪伴,得做出有价值的东西。

同时,数据安全和合规经营也不能少,不然就算一时火了,也迟早会被市场和监管淘汰。

毕竟风口总会过去,能留下来的,一定是那些踏实做事的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