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AI科技 2025年07月17日 23:01 2 admin

发生在2001年的南海撞机事件,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大国耻之一。

撞机事件发生后,EP-3E机鼻脱落,左翼一个发动机的螺旋桨受损变形。

在未经中方允许的情况下,这架EP-3迫降海南陵水机场。

那么,这架侵犯中国领空,造成南海撞机事件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一架怎样的飞机 ?EP-3的最后命运又是如何呢?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EP-3的来袭

21世纪初,美国在斗倒了苏联之后,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世界霸主,其恐怖的军事能力是世界第一梯队。

不过,老话说得好——“趁着敌人羽翼丰满之前,将他扼杀在婴儿时期”。

为了巩固自己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多次对潜在敌人进行了军事侦察。

中国作为人口众多、面积广袤的“五常之一”,自然也是美国侦察的对象。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4月1日,美国一架EP-3侦察机(Bureau Number 156511)一早飞离冲绳嘉首纳基地,朝着中国南海飞去,目的是监视中国的雷达部署,有可能的话还要对海南的核潜艇基地拍摄几张照片。

EP-3在当时,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的电子情报侦察机,配备了强大的电子侦察设备和高增益天线,专门用于拦截和分析敌方的雷达信号、通信信号以及其它电子情报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撞机事件中,EP-3型号为EP-3E Aries2。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其中,Aries代表机载综合电子侦察系统,其初代型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役,后在90年代进行了迭代升级。

实战中,这套侦察系统历经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的检验,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EP-3的机组人员构成复杂,有海军、海军陆战队以及空军机组人员,人员总数一共24人,这也符合美军出动任务的一贯尿性。

晃晃悠悠,EP-3来到了南海上空,飞行高度为22500英尺(大约8000米)。在此高度上,EP-3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截获了陵水航空基地的通信。与此同时,陵水航空基地也不是无能之辈,通过雷达发现了EP-3。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晚上8时36分,一阵急促的战斗警报声骤然响起,担负战斗任务的王伟和赵宇两任飞行员接到起飞任务,迅速行动,驾驶歼-8,全速向EP-3飞去。

就职几个小时前,王伟还给妻子阮国琴打去了电话,说:“队里人手紧张,我替别人顶班,今晚就不回去了。”

阮国琴万万没有想到,这次通话竟然是夫妻二人最后的告别。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只用了几分钟,王伟和赵宇驾驶歼-8就飞到了EP-3附近。

起初,三架飞机并排飞行,王伟和赵宇两位飞行员一直在密切观察EP-3的飞行轨迹。

不过等EP-3接近其侦察半径的极限,却突然大动作转向,朝着王伟的飞机撞了过来。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9时05分,王伟躲避不及,歼-8飞机的垂直尾翼前缘和EP-3左舷外侧的发动机螺旋桨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王伟的战机结构损坏,朝着地面一头俯冲坠落。歼-8一边翻滚,王伟一边报告:“飞机控制失灵……。”

赵宇则命令道:“赶紧跳伞,王伟。”

然而,赵宇再也听不见王伟的声音,只能目睹王伟和飞机一同坠毁。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另一边,美国的EP-3不受控制下降了8000英尺。

机组成员回忆道:“我们像一块石头一样坠落,每个人都以为我们会死掉。”

然而,由于EP-3不止一个发动机,飞行员依靠过硬的技术,很快就重新控制了飞机。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飞行员沙奥·奥斯本随即命令其余的23名人员准备跳伞。

彼时,EP-3内警告灯飞快闪烁,但这时奥斯本改变了主意,将EP-3安全降落到陵水机场。

随后,EP-3的机组成员遭到了中方的扣押。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几轮硬碰硬的较量

撞机事件,无疑是一场严肃的冲突,更关键的是冲突的双方还都是地区性的大国,所引发的后果显然是不可想象的。处理不好,恐怕会危及地区安全。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时任美国和大洋洲事务的周文重首先就紧急召见了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强调事件的责任完全在美方。

对于“撞机事件”,横行霸道的美方,是压根不愿承担责任,更不愿说一句软话。

普理赫声称:“美方无责,对于遇难的飞行员和坠毁的飞机,仅表示遗憾。还要求中方释放机组成员、归还EP-3,不准中方人员对EP-3进行检查。”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第二天,事件升级,发声的都是大使级别人员。小布什更是发表了讲话,意思和普理赫一样。

另外,小布什还多说了一句“这一事件可能破坏两国来之不易的关系”,很明显就是暗示中方不要上纲上线。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连续几天,双方达不成共识,紧张关系越演愈烈,民间的情绪也开始沸腾。

4月上旬,有许多大学生来到美国大使馆,进行抗议、示威。

4月6日,王伟的妻子阮国琴还修书一封,寄给了小布什,要求讨还公道。

经过多次斗争,美方也不愿再僵持下去,态度有所软化。小布什的口风更是一改强硬作风,说:“我们同中国的关系十分重要,不应该让这个意外事件干扰中美关系的稳定。”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接下来的日子里,中方外交人员不断奔走于美国各大主流媒体,有的还和民主党的议员进行了会面。

美国的舆论也渐渐有了改变,兴起了一股讨伐小布什的声音。重重压力之下,小布什开始让步,尽管步子迈得很不情愿。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4月8日,普理赫在道歉稿件中,加重了语气,相关表述都改用了“very sorry”的措辞。

除此之外,美方还同意、接受在信件中增加“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的内容。

在撞机事件中,双方争论的焦点就是“道歉”一词的表述上。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当时,外交部最权威的英文专家是裘克安,他学贯中西、翻译造诣很深,长期参与重要外交文件的英文定稿工作。

裘老表示,在英文含义中,道歉有多种表示方法,主要就是三个词汇,分别为“apologize”、“sorry”、“regret”。

最正式、最官方的道歉应该用“apologize”,语气最弱的就是“regret”。

本来中方是想逼迫美方用“apologize”,但碍于双方的实力差距,中方妥协了,也进行了一定的让步。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下一步就是机组人员及侦察机的处理事宜,对于机组人员,中方没有为难他们。

4月12日,中方移交了EP-3侦察机上的24名人员,并没有为难他们,尽到了一个大国最大的善意,还允许他们乘坐美国政府租用的一架商务包机从海口出镜回国。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处理美方军机成员,中方本着人道主义,允许24名机组成员尽早返回国内,和家人欢度西方复活节(4月14日)。

可以说,中方始终是一个礼仪之邦,当时的海南省外办主任陈辞还说过一句名言:“中方欢迎美国游客,不欢迎美国间谍飞机。”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将EP-3大卸八块

如何处理军机?是这次撞机事件的第二个难点。EP-3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侦察机,美方担心中方通过侦察机,获取一定的、关键的军事技术,强烈要求物归原主。

中方则不愿意,由于EP-3非法进入中国领空,中国有权力处置。不论是销毁,还是怎样,美方在原则上都不得过问。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双方是你来我往,进行了多轮磋商。双方商定,由美国先派一个技术评估小组,赶赴海南陵水机场查看EP-3侦察机。但让中方人员没有想到的是,美方竟然要求EP-3从中方的领土上飞回美国。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这一要求简直是欺人太甚,EP-3是肇事飞机,处置权原则上要归为中方所有,但美方凭借着国家实力,一点也顾及中方的尊严,还要踩上一脚。对于这一无理要求,中方断然拒绝。

接着,双方人员又开始了谈判,中方将EP-3不可能修复后整机飞回作为最后的红线,是一点也不能越过。

中方强调,EP-3的性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事关一个国家的尊严问题。飞机修复后,如同无事发生,整机飞离中国,这完全不可能。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最终,美国考虑再三,提出EP-3可以不飞回美国。但是,EP-3是一架大型飞机,长35米,高10米,翼展达30多米。

无论从陆路,还是海运,都不可能离开陵水机场。从陵水机场走陆路,到海口,必须经过隧道。飞机要是不拆卸,根本无法通过。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在现实面前,美国也不愿意再纠缠下去,同意EP-3进行拆解,分批运输。当然,拆解的全过程,都得美方人员动手,还是防止中国获取关键的军事技术。

这里就不得不多提一嘴美军的专业性,早在EP-3迫降陵水机场的前夕,美军机组人员就尽可能毁坏了计算机屏幕,将飞机的电子元器件破坏了一部分。至于信号搜集系统,美军也是能毁尽毁,还包括一些密码本。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6月15日,美方派出的负责拆解飞机的12名技术人员乘坐专机,抵达了海南。

次日,美方从俄罗斯航空公司租用的安-124远程重型民运运输机,也抵达了陵水机场。安-124装载了拆解飞机用的铲车、吊车、工具箱和用于包装的木材等设备。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2天以后,拆解工作正式开始。拆解人员首先拆除的是EP-3的发动机、尾翼和机翼。这三样东西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发动机了,故而美军最先拆卸。

其次,就是EP-3上的电子通信设备以及一些硬件设备,这是EP-3的核心系统。

最后,就是EP-3的起落架、天线等无关紧要的东西。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整个拆解过程持续了十多天,直到6月29日全部结束。飞机一边拆,安-124一边运。

7月3日,是安-124运输机第十个架次,也是最后一个架次。至此,EP-3侦察机的拆解全部结束。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飞机拆卸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如此重大的事件自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拆解工作一开始,就有不少记者在机场外逗留,拿着高清摄像机,拍摄了一些照片,流传到互联网。

美方还一直抗议,中方仅回复道:“媒体、大众的自发行为,我们管不着。你们要想避免照片外泄,最好是加班加点。”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结语:

从国际法分析,EP-3的飞行空域尽管不属于中国领空,但也是在“专属经济区”内。

专属经济区是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法律概念。经过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成为一个普遍接受的制度规定。

2001撞机事件中的美国EP3在海南机场被分解全过程

照理来说,EP-3完全没有外交豁免权力。

且在撞机过程中,是EP-3率先掉头,是主动肇事的一方,这体现了美军一贯蛮横的态度。

本来处置EP-3的权力完全在中方手中,但碍于国家实力,中方不愿破坏改革开放的成果,做出了让步,说是国耻是十分贴切的。

参考资料

《回忆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 党的文献 2009年第五期

《重温旧文:美军解密报告这样描述南海撞机》凤凰网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