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AI科技 2025年10月03日 07:17 0 admin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不久前表示,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部署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当前,人工智能在我国制造业的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营销服务等环节均有应用,赋能作用明显。

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载体,智能工厂是智能装备与各类生产管理工具、软件、系统集成协同的“舞台”,智能装备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提供关键支撑。“十四五”时期以来,我国已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7000多家先进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智能装备取得群体性突破。各省因地制宜发展智能制造,皆见成效。例如,广东省依托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持续赋能本地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智造强省地位不断巩固;安徽省坚持先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辽宁省聚焦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智能化转型,沈鼓集团、沈阳机床、大连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纷纷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近年来,围绕智能制造,一系列顶层设计陆续推出。2021年12月份,工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任务。2024年12月份,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聚焦应用场景、区分企业类型,分步组织实施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顶层设计的逐步细化,加之财税、金融等政策的持续赋能,使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前景光明。

在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过程中,不少挑战依然存在。例如,虽然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整,能为人工智能提供海量的训练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但我国制造业数据的互通性和开放性不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化程度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对智能化转型的成本敏感、成效存疑。未来,需多措并举,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走深走实。

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尽快围绕制造业细分行业打造高质量数据集,加快工业多模态算法技术攻关和算力高端软硬件研发,适度超前建设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推动智能装备加速迭代升级,不断增强与我国制造业的适配度。从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到营销服务,全流程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深化人工智能参与程度,使“中国智造”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并在更多领域实现需求引领。通过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相互赋能、彼此成就。

支持不同类型制造业企业开展差异化“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制造业大型企业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全流程、全场景开展整体性智能化重塑,并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升级;支持制造业中型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围绕工艺设计、生产调度、质量控制等经典场景开展智能化转型。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根据自身运营、发展需要,开展轻量化转型。此外,我国存在很多非标准件生产企业,可鼓励其先在运营管理、营销服务环节探索部分场景的智能化改造。

促进智能制造与品质消费良性互动。支持制造业企业在内部打通各环节之间的数据孤岛,在外部打破与上下游企业、购物平台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销售数据与研发、生产数据互联互通,助力制造业企业深度挖掘消费者的个性化产品需求,并及时响应,迅速排产,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转化为消费体验。坚守科技向善底线,避免智能红利异化为智能“枷锁”。规制利用人工智能诱导非理性消费的行为,保护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作者:孙喜宁 来源:经济日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