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2025-09-27 0
在新疆广袤的戈壁滩,人们最近抬头看见了一幕新奇的景象——天上飘着一条巨大的“白鲸”,它不是飞船,也不是气象气球,而是一台真正的“飞行风电厂”。这就是中国刚刚完成试飞的 S1500 空中风电系统,单站容量高达 1兆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风电设备。
说得直白一点,它就是把一个飞艇拴在天上,里面装着十二台小型风机,每台 100 千瓦,加起来就是 1 兆瓦。风机在 1500 米的高空呼呼转动,产生的电通过一根像“脐带”一样的缆线源源不断输送到地面。这看似科幻小说里的画面,如今在中国真实发生了。
这次试飞成功,不只是一个工程实验,而可能意味着新能源行业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通道。
大家对传统风电早就习以为常:一根根大风机高高竖在山脊、草原和海上,叶片比飞机机翼还长。可问题也很明显:地面风并不稳定。
风能的大小和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地面风一会儿呼呼刮、一会儿彻底没风,导致风电场的出力忽高忽低。很多时候,风机装机容量很大,但真正的发电利用率可能只有 25%~30%。这就像买了一辆跑车,但大多数时间只能开到三四十码。
而高空就完全不同了。在 1.5 公里的高度,风更强、更稳定,波动小得多。科学家早就算过,如果人类能大规模利用高空风能,它的能量甚至足够全球用电需求的几十倍。高空风电的想法,核心就是把风机搬上天,去“吃”那份更稳定、更浓缩的风能。
换句话说,这是给风电插上“外挂”。
S1500 的研发者,是中国的 凯飒新能源(Kailasa New Energy)。这家公司背后聚集了一批既懂飞行器又懂新能源的人,他们盯上了一个别人不敢轻易碰的赛道:把飞行器和风电融合。
其实,空中风电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想法。谷歌在 2010 年前后就曾推出“Makani 风筝风能”计划,用巨大的无人机风筝在天上飞,带动风机发电。但最终,项目因技术难度太大、成本居高不下而被砍掉。欧洲也有过类似尝试,比如德国和意大利的几家初创公司都做过小型验证机,但大多停留在几百千瓦级别。
相比之下,中国这次直接把功率做到 1 兆瓦,等于是一步跨过了“玩具”阶段,迈进了“可工程化”的大门。
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个“大气球”,但要让它真的飞得起来,还能稳定发电,可不是那么简单。
可以说,S1500 既是风电设备,也是飞行器,两套行业的技术难点它都得解决。
算笔账:1 兆瓦的装机容量,如果满功率运行 24 小时,就是 24 兆瓦时,也就是 2.4 万度电。
换成人话:
再对比传统风机。一台地面风机功率常见是 2~3 兆瓦,看上去比 S1500 强,但因为地面风不稳定,利用率只有 25% 左右。S1500 虽然只有 1 兆瓦,但如果高空风更稳定,它的实际发电量可能差不多,甚至在某些场景下更高。
这就像一个体型不大的选手,却能靠耐力跑赢块头大的对手。
这种灵活性,正是地面风电做不到的。
新疆几乎是空中风电的天然试验场。
这里地广人稀,空域开阔,没有民航干扰。高空风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风都不小。而且,新疆本来就是中国新能源的大本营,光伏、风电的装机容量全国第一。电网基础也很完善,特高压输电可以把新疆的电源源不断送到东部负荷中心。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S1500 才能发挥最大优势。
放眼全球,空中风电一直被认为是“未来的方向”,但迟迟没有突破。
相比之下,中国的 S1500 一口气上到 1 兆瓦,已经是全球体量最大的。更重要的是,它是在真实环境里完成试飞的,而不是只停在实验室或概念验证阶段。
这意味着,中国在空中风电这条赛道上,率先跑到前面了。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从工程角度看,S1500 已经证明了可行性。但要走向商业化,还有几个坎:
不过,一旦这些难题被逐步解决,空中风电的想象空间就很大。
未来,S1500 这样的飞行风电场,可能有几个应用场景:
换句话说,S1500 不仅是一个能源项目,还是一个潜在的出口产业。
从光伏到风电,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八成,风电装机容量全球第一。但这些都是“传统打法”。
S1500 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中国企业敢于探索“非传统路线”。别人觉得太难、不靠谱的赛道,中国企业却真刀真枪做出来了。
这背后,是产业链的雄厚支撑。飞艇材料来自国内先进复合材料厂商,缆线由特种电缆企业制造,风机则由成熟的风电厂商小型化改造。这种跨行业的融合,正是中国制造体系的独特优势。
一句话:中国不仅会造“最多的风机”,还开始造“最特别的风机”。
今天的 S1500,只是一个开端。它能不能规模化、能不能走进商业应用,还有很多考验。但它至少证明了一件事:风机不一定只能在地上越做越高,它还可以飞到天上去。
在新能源的赛道上,中国人一次又一次突破“想不到的边界”。
未来某一天,当几十台 S1500 在戈壁和海洋上空排成矩阵,像巨大的“空中电池”一样,源源不断地把能量送下来,人们或许会记得,这一切,始于一次看似疯狂却实实在在的试飞。
风能的未来,不只是塔基和叶片的较量,更是想象力的较量。
相关文章
在新疆广袤的戈壁滩,人们最近抬头看见了一幕新奇的景象——天上飘着一条巨大的“白鲸”,它不是飞船,也不是气象气球,而是一台真正的“飞行风电厂”。这就是中...
2025-09-27 0
当 Mini LED 电视被行业追捧为 “主流显示主力” 时,决定画质优劣的两大因素之一对比度,基本上已经不是问题,特别是TCL后来推出的万象分区配上...
2025-09-27 0
中新网上海9月27日电 (郑莹莹 马帅莎 陈葆娟 9月27日3时28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8星(H星 ,星、...
2025-09-27 0
作者|棱镜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曾说:“有一天,计算可能会被组织成一个公共事业,就像电话系统是一个公共事业一样。”如今,他的这一预判已经成为现实,而...
2025-09-27 0
2050年的地球,有人说能剩下的只会有三类人生物。这个大胆预测最近又在网络和科技圈刷屏,地点不限,影响遍及全球,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里。不用复杂的...
2025-09-27 0
△Haven-1近日,美国太空初创公司Vast公布其“Haven-1”私人空间站计划,预计于2026年发射升空。该站被称为全球首个专为商业任务设计的私...
2025-09-27 0
正当市场上大家还在猜测华为今年秋季到底要发几款产品时,9月24日下午答案揭晓——新一波智能设备和音频产品硬核集结,价格从1299元到10999元都有覆...
2025-09-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