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AI标注藏信任密码!高敏领域标注增好感,未来技术有四大方向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4日 22:58 0 aa

AI生成内容强标识落地,手动录入AI文本能算原创吗?

9月1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实施,一个新的时代来了:AI不能再“扮猪吃老虎”了

过去你刷视频、读文章,基本上猜不到眼前的这段内容到底是人写的,还是AI“摸鱼”生成的。尤其在图文音视频都能“深度伪造”的当下,真假难辨成了难事。

AI标注藏信任密码!高敏领域标注增好感,未来技术有四大方向

就比如:此前某人用了四年的数字人,某天突然发现有机构盗用了他公开的声音和视频素材,搞了个“AI版他”四处推广业务。对方还一脸无辜地说:“网上的啊,我们也没恶意。”用别人的脸和声音,怎么能不打招呼?

还有男大学生用AI“复刻”前女友形象,在同学群里操控“AI女友”发言;某高校教授则被AI合成的“朋友”视频骗走了400万。这类AI“套皮”行为,走进现实生活中带来的是风险。

AI标注藏信任密码!高敏领域标注增好感,未来技术有四大方向

所以,国家这次出手,不是为了限制AI,而是为了让大家用得更安心。并且现在该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三个:这是谁生成的?是不是AI干的?从哪儿生成的?只有把这些搞清楚,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留住一份“内容信任”。

那如果我把AI写的内容手动打一遍再发布,算不算原创?显然是不算的。检测系统不看你是不是亲手敲的键盘,而是分析内容:比如困惑度(AI写得太顺太规矩),突发性(句子节奏太均匀),这些都是AI的“小尾巴”。哪怕你抄了一遍,本质没变,系统照样能识破。

AI标注藏信任密码!高敏领域标注增好感,未来技术有四大方向

那检测技术成熟了吗?一些高校老师用AI检测工具分论文真伪,结果一大堆学生被误伤。有学生写得太平实、情绪太稳定,也会被误判为AI写的。所以平时写论文别忘了保存草稿,每一个版本都是你“人类创作”的证明。不然真被误会了,连翻案都没证据。

除了内容创作者,企业也被AI标识规范推着往前走。大企业还能扛得住合规成本,但中小企业就犯难了。买一套标识系统、加上防篡改的技术,费用不低。以前山西小煤矿不愿买安全设备,现在中小平台也可能在AI标识上“能省就省”。但这些小平台一旦成了监管的漏洞,违规内容就可能借道“溜出去”。

AI标注藏信任密码!高敏领域标注增好感,未来技术有四大方向

跨境传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AI内容在国外生成,传到国内出事,责任该怎么划分?哪儿生成的听哪的法律,哪儿传播的也得按那儿的规定办。一个AI视频在美国做的,在中国播,那就得同时符合中美两地的规则。不然哪边都可能出事。

目前中国在AI内容标识方面是走在全球前面的,美国相对缓慢,欧盟的《AI法案》进度快一些,对深度伪造有强制标识的要求。但如果未来没有实现国际社会的统一说法,AI内容跨境就成了“无国籍游客”。

AI标注藏信任密码!高敏领域标注增好感,未来技术有四大方向

AI标识未来怎么发展?有四个方向:

一是标准统一,大家都用一个格式,方便监管;

二是模型签名化,大模型生成内容自动“盖章”,源头可查;

三是流媒体场景技术整合,直播视频这种“流动内容”会用多层水印+界面提示+回放检验的组合;

四是平台协同闭环,从内容生成到传播、申诉、责任追溯,全链条打通,实现全过程可查可控。这四个方向,需要平台、企业、监管一起配合。

而未来AI内容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用得“明明白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