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桥面俯视,脚下是深达600米的峡谷裂缝,仿佛地球在此撕开了一道口子。而这座大桥,正是人类用智慧与勇气缝合这道伤口的“数字针线”。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
2025-11-02 0
作者:唐晨 ,编辑:何玥阳
2025年,OPPO迎来成立三十周年的里程碑,却也背负了新的舆论重担。
一方面,最新旗舰OPPO Find X9系列上市首日销量近12万台,追平上一代,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热度。但与此同时,一场关于品控的“信任危机”也在发酵——多位用户在社交平台投诉其OPPO手机屏幕无故出现绿线,涉及Find X、Reno及一加等多个系列,且大部分手机使用时间在四年以内。
热销与投诉齐飞,这一矛盾现象直指OPPO当下的深层困境。在存量时代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品质打磨的不足与用户体验的落差,迫使这家三十岁的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产品定义与市场操盘逻辑。
特别是在高端化与AI技术成为行业核心赛道的今天,品控危机不仅暴露了企业发展的短板,也折射出其在构建核心竞争力上的紧迫性。
当最基础的“可靠”属性被动摇,再华丽的产品故事和高端布局都将受到挑战。
作为年度旗舰,OPPO Find X9系列自10月下旬开售以来,收获了不俗的市场反响——首销当天线上线下渠道同步迎来高人气,多地门店出现排队现象,部分热门配色迅速售罄。
这股热销势头进一步巩固了OPPO高端化的成果。
从产品端看,以影像为主打卖点的Find X9系列实现了行业首个亿级像素多帧融合方案。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将其定位为“旅拍神器”,甚至直言:“OPPO Find X9 Pro是万元以内最值得购买的「相机」。”
市场层面,业内人士认为本代旗舰产品有望超越上代。一个积极的信号是,Pro版销量占比超过60%,相比上代Pro版约15%的占比大幅攀升。其中,定价万元的「追光红」配色需求最旺,这表明OPPO高端机型的市场接受度正在提升。
OPPO冲刺高端市场多年,此前Find X8系列首销季度出货量同比上一代增长66%,成为2024年各大厂商新一代旗舰中提升幅度最大的产品。
一切看起来都在向好发展,但与此同时,OPPO的“信任危机”却再度降临。
近期,关于OPPO手机“绿线门”的事件持续发酵,黑猫投诉平台上的相关投诉量逼近千条,涉及Find X、Reno、Ace以及一加等多个系列机型。用户普遍反映,手机在“没有摔到,也没有碰撞到”的情况下,屏幕突然出现绿线。
对此,OPPO的官方回应是:“对于存在该屏幕线条问题的设备,购机4年内提供免费更换屏幕服务;购机超4年的,仍然提供远低于市场价的优惠换屏政策。”这一回应并未直接阐明屏幕出现绿线的具体原因。
事实上,这并非OPPO今年首次陷入品控舆论风波。早些时候,Find X8系列就曾因被指“新老机型区别对待,忽视旧款旗舰用户权益”而遭到百人联名投诉,甚至有媒体评价Find X8 Ultra在影像方面仅是一台「半成品手机」。
而在10月15日,即X9系列发售前,刘作虎还在微博援引第三方数据称,OPPO同品牌换机用户占比达45%,是安卓阵营第一。
这番言论无疑是对OPPO用户忠诚度的肯定,但它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OPPO的产品打磨能力仍有待改进。
单纯从技术角度审视,“绿线”问题通常与手机软件或硬件有关。在正常使用寿命内,屏幕液晶层老化、内部受潮、主板显示芯片故障等都可能导致此类问题。
一位手机行业资深人士指出,产品设计定型后,便进入物料备料和模具制造阶段。如果制造工艺符合国家标准,那么供应链往往是影响屏幕质量的关键变量。
其实,连苹果公司也曾因采用三星屏幕而爆发过类似的“绿线门”投诉。
大手机品牌用的都是相同几家屏幕供应商的屏 ,OPPO集中出现问题,更凸显出了对供应商约束力以及品控的重要性。
当然,将问题完全归咎于采购环节,也不够深刻。
据不少用户的反映,绿线出现时,手机使用时间在四年左右。
回望2021年,OPPO想要成为“高端市场”的第三个玩家,2021年,一加品牌和OPPO完全合体,2021年也是华为芯片供应中断的次年,手机厂商自然都想填补华为空出来的高端手机市场。与此同时,机海战术还在“服役”阶段。
多品牌、多机型、多价格带全面覆盖的背景下,2021年,OPPO成为了中国智能手机的TOP1,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但多品牌、多机型、冲高战略、产销放量,也意味着对供应链和品控的极致考验。
此后的2022–2023年机型也有不少绿线案例,侧面反映品控颗粒度并未随迭代显著改善。
什么都想要,就难免顾此失彼。或许正是这种追求速度和规模的战略,为日后大量瑕疵品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客观来看,在各主流投诉平台上,头部品牌均有一定比例质量投诉。但区别在于,像OPPO这样,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其旗舰机等多款产品因品质或服务问题多次引发集体投诉并演变为舆论热点,在行业头部厂商中并不多见。
纵观OPPO近年的产品表现,从X8系列的用户权益争议到折叠屏的折痕问题,OPPO真正需要直面的,是一个综合性挑战:即产品整体打造与用户服务能力尚需全面提升。
比如,“绿线”问题或许并非OPPO独有,但矛盾之所以升级,很大程度上与OPPO处理投诉的方式有关。例如,有网络投诉显示,部分用户曾因“无法提供发票”等理由被拒绝保修;Find X8系列的老用户也曾抱怨在系统更新上受到“区别对待”。
这些做法,无疑放大了产品缺陷对品牌信任的伤害。
尽管长期、巨额的高端化投入推动了OPPO旗舰产品规模的增长,但已上市产品在体验、品质乃至权益保障上暴露出的问题,仍在持续考验着这家曾以“性价比”深入人心的国民品牌。
OPPO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在Find X9系列发布会上,官方宣布将投入超10亿资金自研屏幕双产线,构建从发光材料研发、高端制造到超高精度校准的全链路自主体系。此外,10月14日,京东方与OPPO、一加联合发布了全球首块165Hz高分屏“东方屏3.0”,这也标志着双方的合作正从传统的采购模式迈向更深度的“共创”。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时代,高端化和AI技术已成为厂商竞争的核心赛道,也是锁定行业头部位置的关键。
IDC分析指出,高端功能是推动智能手机升级换代的主动力。
目前,OPPO正通过Find系列和折叠屏Find N系列精准切入高端市场。OPPO Find系列产品负责人周意保曾在9月透露,爆款机型Find X8系列的总销量达到了X7系列的2.5倍。如今,X9系列的首销表现也开局良好。
但困扰,也同样如影随形。
时至今日,高端化已不再是简单的价格上探,而是技术价值与品牌实力的综合体现。行业竞争已从比拼硬件参数的“性价比”,演进到软硬件生态与AI能力的全面抗衡。在此背景下,OPPO在核心硬件与系统软件上,仍需培育更多的“不可替代性”。
所谓“不可替代性”,即企业在核心硬件、系统软件或生态构建上拥有独特且难以被复制的优势。例如,苹果通过iOS系统与A系列芯片的深度整合,构建了封闭而流畅的生态,用户粘性极高;华为凭借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实现了软硬件协同,在高端市场稳居一席之地;三星则掌控着屏幕、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产能力,在成本和技术上具备双重优势。
以此视角审视OPPO,其在争夺行业头部的道路上,确实尚有进步空间。
而过去所依赖的影像和快充优势,正被竞争对手快速追赶和抹平——小米有了徕卡加持,vivo的快充功率不断突破。
在创新技术布局上,根据IPRdaily发布的人工智能专利报告,OPPO虽位列中国企业前十,显示出一定的技术储备。在10月的2025 OPPO开发者大会上,公司也发布了ColorOS 16,并提出AIOS战略,展示了端侧智能计算和多模态记忆功能。
AI的发展的确在重塑行业格局。
2024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同比激增591%,市场渗透率从2023年的3%大幅跃升至22%。预计2025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将突破1.18亿台,占据整体市场的40.7%。苹果、华为、小米等品牌均已纷纷推出搭载自研AI芯片和专属功能的机型,全力抢占技术制高点。
在AI领域的较量,是一场持久战,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决出胜负。但可以确定的是,关键技术能力自主至关重要。
市场数据清晰地反映了竞争的残酷性。在去年全年和今年以来的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中,OPPO均未能进入前四。全球范围内,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销量报告,OPPO同样是Others。
最新的IDC数据显示,OPPO在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出货份额已排到第五位。
三十而立,对于OPPO而言,这是一个总结过往、直面问题的关键时刻。销量的高光与品控的阴影、规模的扩张与核心能力的薄弱、传统优势与时代变革的碰撞,共同构成了其“而立之年”的复杂烦恼。
相关文章
站在桥面俯视,脚下是深达600米的峡谷裂缝,仿佛地球在此撕开了一道口子。而这座大桥,正是人类用智慧与勇气缝合这道伤口的“数字针线”。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
2025-11-02 0
作者:唐晨 ,编辑:何玥阳2025年,OPPO迎来成立三十周年的里程碑,却也背负了新的舆论重担。一方面,最新旗舰OPPO Find X9系列上市首日销...
2025-11-02 0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会找谁倾诉?最近几年,deepseek、GPT、豆包等聊天 AI 兴起之后,找 AI 倾诉成为了不少人的选择。而且很多人会发现,...
2025-11-02 0
据TrendForce 最新调查显示,随着 AI 服务器需求快速扩张,全球大型云服务商正扩大采购英伟达 GPU 整柜式解决方案、扩建数据中心等基础建设...
2025-11-02 0
随着全球环保法规趋严,工业烟气脱硫(FGD)系统成为燃煤电厂、钢铁冶炼、化工等行业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湿法石灰石-石膏法因脱硫效率高(90%~98%)...
2025-11-02 0
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
2025-11-02 1
核心洞察:一场"美丽的误会"CEO黄仁勋在2025年10月华盛顿GTC大会上的原话,强调的是更宏大的市场机遇:“目前已经可以看到,今年及2026年(自...
2025-11-02 1
IT之家 11 月 2 日消息,蓝色起源公司重型运载火箭“新格伦”(New Glenn)的第二次飞行之路在美国东部时间周四晚间变得更加清晰,该公司在佛...
2025-11-02 0
发表评论